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8篇
  免费   744篇
  国内免费   756篇
化学   232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377篇
综合类   31篇
数学   87篇
物理学   214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应用碰撞诱导解离(CID)技术研究了电子轰击方法产生的脂肪胺分子离子和化学电离方法产生的质子化脂肪胺分子的碎裂反应。质子化脂肪胺碰撞活化后的主要碎裂通道包括丢失C~XH~2~X、C~XH~2~X~+~1、C~XH~2~X~+~2单元及NH~3和生成[C~yH~2~y~+~1]^+及CH~3CH=NH~2^+离子。脂肪胺分子离子碰撞活化后的主要碎裂通道是丢失C~XH~2~X、C~XH~2~X~+~1及NH~3和生成[C~mH~2~m~-~1]^+、CH~2NH~2^+及CH~3CHNH~2^+离子。随着碰撞能的增加,远电荷碎裂反应和电荷诱导碎裂反应之间竞争引起产物离子的分布发生变化,如[C~mH~2~m~-~1]^+和[C~yH~2~y~+~1]^+离子。自由基机理可以解释质子化脂肪胺分子的远电荷反应。分子内氢抽取可以解释脂肪胺分子离子的碎裂反应。  相似文献   
992.
He-LiH体系转动非弹性碰撞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在单双迭代耦合簇CCSD(T)势能面的基础上,运用密耦方法讨论了He-LiH体系的转动非弹性碰撞.计算结果表明,对LiH分子j=0→j′跃迁,跃迁截面主要由各向异性的短程相互作用和长程的“软”排斥共同作用的结果,未见明显的长程吸引势贡献.态-态跃迁总截面表现出振荡结构,长程“软”排斥分波只对j=0向j′=1、2、3的跃迁总截面有较大贡献,而j′≥ 4跃迁的积分截面则几乎由各向异性的短程部分贡献.  相似文献   
993.
采用准经典轨线方法研究了在不同碰撞能下,碰撞反应N(4S)+NO(X2Π)→ N2(X3Σg- )+O(3P)在两个最低势能面3A 和 3A'上产物与反应物之间的矢量相关. 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碰撞能,在两个势能面上反应产物的转动取向展示了不同的特征和趋势. 随着碰撞能的增加,发生在3A 势能面上的反应主要受外平面机理支配,而发生在 3A' 势能面上的反应倾向于受内平面机理支配. 这些差异来自于两个势能面的不同构型.  相似文献   
994.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枳壳中的黄酮苷类化合物.实验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二元线性梯度洗脱,分离并检测了枳壳中的6种黄酮苷类化合物;它们分别是新圣草苷(neoeriocitrin)、异柚皮苷(isonaringin)、柚皮苷(naringin)、橙皮苷(hesperidin)、新橙皮苷(neohesperidin)和新枸橘苷(neoponcirin);通过与电喷雾质谱联用获得了这6种黄酮苷的准分子离子峰([M+H]+)及分子加钠峰([M+Na]+),利用质谱的碰撞诱导解离技术获得了碎片裂解信息.通过这此质谱信息并结合文献,对这6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995.
铜氧团簇负离子的产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Smalley等利用激光蒸发/超声分子束载带(ix/un)法产生c。。问起,这种方法逐渐成为形成高质量气相团簇的常用实验手段,其中分子束载带的主要作用是缓冲气体通过提供三体碰撞稳定动力学激发的团簇并促进高质量团簇的形成.但0’Keef6门和Cre。Sy同的实验发现无需利用缓冲  相似文献   
996.
乳状液法制备憎液溶胶 I.BaCO3均匀粒子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niform colloidal particles of BaCO3 are produced in the system of n-octanol, BaCl2 and Na2CO3 aqueous solutions under the action of hexadecyltrimethyammonium bromide(CTAB) by the methods of single-emulsion, double-emulsion, solution and gas-blasting. The key factors, which determine the size, shape and uniformity of the particles, as well as the suitable methods to prepare uniform colloidal particles are figured out by comparing different (water-oil) phase ratios, kinetics of particles' growth and different methods of preparing hydrophobic sols.  相似文献   
997.
An intermolecular phenolic hydroxy methylation occurring between chiral N,N‘-bis(2-hydroxyphenyl)-2,2-dimethyl-1,3-dioxolane-4,5-dicarbamide and co-crystallized methanol under 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n conditions was observed. The result was confirmed by X-ray diffraction structural ananlysis of a co-crystalline of(R,R)-enantiomer and methanol.  相似文献   
998.
纳米颗粒的功能与其尺寸、电荷密度和表面化学性质等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其内在关系至关重要。近年来,基于纳米颗粒碰撞的电化学方法可以实现对单个纳米颗粒的尺寸、浓度和聚集状态快速检测,进而有效区分纳米颗粒的个体差异和探索单个颗粒活性-结构之间的关系。鉴于电极的尺寸、形状对单颗粒碰撞结果存在显著影响,本文将重点介绍不同颗粒(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与传统超微电极和纳米管电极之间的碰撞行为,并基于目前纳米电化学碰撞技术的不足,展望未来纳米电化学碰撞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9.
煤是重要的工业生产和生活能源燃料,磷元素又是煤中主要的有害微量元素之一,磷元素极易进入大气、水体和土壤,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严重污染,为快速准确测定不同煤质样品中磷元素的含量,建立了混合酸消解-KED碰撞模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多种煤中磷的方法。讨论了样品灰化温度、灰化时间、消解试剂等对磷元素测定结果的影响,试样经箱式电阻炉在815 ℃,灼烧1.5 h灰化后,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体系进行酸解,王水提取,以磷元素特定质量数31 (质荷比,m/z )定性,以磷元素和103Rh内标元素质谱信号的强度比值与磷元素的浓度成正比进行定量分析,向碰撞反应池中通入碰撞混合气,与相同质量数的多原子离子物质的发生有效碰撞使其质荷比发生变化,从而降低氧化物产率、消除双电荷产生的质谱干扰,准确测定试样中磷的含量。磷标准溶液浓度在0.5~50 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磷校准曲线方程为y=3985x-226.23,相关系数(R2) =0.9998。方法检出限为0.96 μg/g。选用17种不同种类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验证,测定值与认定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9.6%,(n=12),相对误差(RE) 均≤4.6%,各种标准物质磷元素测定t值均小于2.20(t 0.05,11值),该方法测定结果与标准物质认定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无显著性差异,该方法可用于不同煤质样品中磷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00.
给出“入射粒子能量为阈能时的核反应是完全非弹性碰撞”这一结论的更一般性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