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1篇
  免费   1632篇
  国内免费   1238篇
化学   1505篇
晶体学   166篇
力学   1000篇
综合类   129篇
数学   552篇
物理学   317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346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346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93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RESISTANCE EFFECT OF ELECTRIC DOUBLE LAYER ON LIQUID FLOW IN MICROCHANNE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oisson-Boltzrnann equation for EDL (electric double layer) and Navier-Stokes equation for liquid flows were numerically solved to investigate resistance effect of electric double layer on liquid flow in microchannel. The dimensio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resistance effect of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n be estimated by an electric resistance number, which is proportional to the square of the liquid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the solid surface zeta potential, and inverse-proportional to the liquid dynamic viscosity, electric conductivity and the square of the channel width. An "electric current density balancing" (ECDB) condition was proposed to evaluate the flow-induced streaming potential, instead of conventional "electric current balancing" (ECB) condition which may induce spurious local backflow in neighborhood of the solid wall of the microchannel. The numerical results of the flow rate loss ratio and velocity profile are also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resistance effect of electric double layer in microchannel.  相似文献   
92.
将表征热塑性复合材料AS4 /PEEK非线性行为和应变速率相关行为的三维弹塑性模型通过程序加以实现。将程序计算结果和文献实验结果相比较可以发现,二者吻合较好,验证了所生成程序的有效性。计算了厚的AS4 /PEEK角铺设层合板[±25]s4在不同界面上的层间应力。由层间应力的三维分布图,分析了不同界面上层间应力的分布特征,并说明了可能引起层间分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3.
含气多孔介质卸压层裂的间隔特征——突出的前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含气多孔介质在卸压下的拉伸破坏有两种模式-层裂和突出,达到或超过临界破坏条件,引发骨架层裂破坏,达到或超过更强一些的临界突出条件,则引发突出,从采煤实践中逐次掘进的长过程看,层裂是已达破坏条件而未到突出条件的情况,进一步发展可能引发突出。实验表明层裂显微镜规律的间隔特征,因而与层裂相关的瓦斯浓度变化和地音信息可以认作是突出的前兆,如果在内部形成破坏区,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有可以导致延时突出,石门自  相似文献   
94.
本文将Davis的量级分析方法改用匹配渐近展开方法,作为一级近似推导出了高超音速化学反应粘性激波层方程。证明了粘性激波层方程是NS方程在匹配渐近意义上的一级近似方程。进一步讨论了这一方程的基本假设条件。本文首次推导出的二级近似方程,是对Davis粘性激波层方程的修正。这种修正可以提高数值解的精度,有助于对问题获得更全面的了解,对进一步发展与完善高超音速钝头体绕流问题的数值求解方法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李克文  连淇祥 《力学学报》1992,24(2):145-151
本文使用一种新的流动显示方法——激光片光运动法和几种实验技巧对湍流边界层中的马蹄形涡进行了观测,发现并描述了其形成的四种方式:二次不稳定式、组合式、变形式和突发式。对这四种马蹄形涡的形成及发展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这些马蹄形涡在尺度、运动速度和变形上是有差别的。  相似文献   
96.
程友良 《力学学报》2003,35(2):213-217
给出两水平固壁间两层不可压缩理想流体中二维非线性界面波的演化方程,首先建立出这个演化方程,并由此方程在一定条件下得到二维非线性界面长波满足的近似方程,然后从理论上证明这个长波近似方程包含了以下两个描述一阶界面升高的著名的浅水孤立波方程;Korteweg-de Vries(KdV)方程和Kadomtsev-Petvishvili(KP)方程,所得特殊结果与前人的一致,表明所建立的二维非线性界面波演化方程正确且具有一般性。  相似文献   
97.
推导得到轴向极化的圆柱型正交各向异性压电弹性力学的三维状态方程,采用细分近似方法,得到了状态方程的解,并建立了圆柱壳内外表面边界量之间的传递关系,分析了内充可压缩流体的层合压电圆柱壳的自由振动问题,给出了频率方程的精确形式,并作了具体计算。  相似文献   
98.
附加约束阻尼层对星箭系统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星箭连接支架外表面附加约束阻尼层可抑制星箭对接界面的振动,从而降低卫星在发射过程中所承受的振动和噪声载荷.本文将有限元技术与矩阵特征值摄动分析方法相结合,就卫星支架局部修改(附加约束阻尼层)对星箭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已有星箭系统结构的模态信息为基础,给出了支架部位附加约束阻尼层后星箭系统动态特性变化的定量计算方法,并证明了该减振技术能够不明显的改变原星箭系统的固有特性.  相似文献   
99.
卫星减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某卫星发射对减振性能的要求,本文提出在适配器与星箭界面之间安装整星隔振器并且在适配器表面粘贴约束阻尼层的减振方案。并且利用振动台分别对卫星减振系统施加垂向和横向的基础激励,测量卫星上关键位置处的加速度响应,比较减振前后其频率响应特性的变化,以验证卫星减振方案的减振性能。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此卫星减振系统能够隔离卫星高频段的横向和垂向振动,降低卫星结构频率响应的幅值,能够减小运载火箭发射时传递给卫星的环境载荷,提高卫星发射的可靠性。本文对于相关的航天器的减振设计具有实用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
本文研究了红外探测器中红外焦平面列阵的象元———铁电薄膜微桥在红外辐射作用下的输出信号。用层合板壳作为微桥结构的力学模型,中间一层为压电材料,上下两层为金属材料电极。采用了力-电-热耦合的控制方程和变分原理,考虑了铁电薄膜的惯性力,推导出了基于Mindlin假设的压电材料层合板有限元公式。以红外探测器在夜间从飞机上探测地面的坦克为例,用有限单元法模拟了铁电薄膜微桥在红外辐射作用下的力、热、电输出信号,并对结果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