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化学   26篇
晶体学   21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纳米ZrB2粉体为原材料,采用热压烧结的方法制备了ZrB2-SiC超高温陶瓷,研究了碳含量对ZrB2-SiC陶瓷致密度、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粉体显著降低了ZrB2-SiC陶瓷的烧结温度,在1500℃即可获得95.1;的致密度,在1800℃实现了超高温陶瓷的致密化烧结;添加碳能够进一步促进ZrB2-SiC陶瓷的低温致密化,同时抑制晶粒长大.当碳的含量为1.0wt;时,材料表现出最佳的烧结性能,在1700℃热压烧结的ZrB2-SiC陶瓷致密度达到99;以上,而且烧结后的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2.
部分致密油井压后关井一段时间,压裂液返排率普遍低于30%,但是致密油气井产量反而越高,这与压裂液毛细管力渗吸排驱原油有关。然而,致密油储层致密,物性差,渗流机理复杂,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自发渗吸模型。本文基于油水两相非活塞式渗流理论,建立了压后闷井期间压裂液在毛细管力作用下自发渗吸进入致密油储层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值差分方法进行求解,并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渗吸体积、渗吸前缘移动距离与渗吸时间的平方根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与经典Handy渗吸理论模型预测结果一致,说明毛细管力自发渗吸模型可靠性较高。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毛细管水相扩散系数是致密储层自发渗吸速率的主控参数,毛细管水相扩散系数越高,自发渗吸速率越大。毛细管水相扩散系数随着含水饱和度先增加后减小;随着束缚水饱和度、油相和水相端点相对渗透率增加而增加;随着相渗特征指数、油水黏度比和残余油饱和度增加而减小。该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致密油储层压裂液渗吸机理,对优化返排制度、提高致密油井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
为了对比分析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contrast enhanced specral mammography,CESM)与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在致密型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3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乳腺外科就诊并经病理证实的137例患者。所有患者乳腺纤维腺体均为致密型,且在一周内行FFDM和CESM两种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了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致密型乳腺疾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了FFDM与CESM在致密型乳腺疾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显示,137例患者经病理证实共检出140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105个、恶性病灶35个。CESM诊断致密型乳腺疾病的特异度、阳性预测率和准确率均高于FFDM(P<0.05)。总之,与FFDM比较,CESM对致密型乳腺疾病的诊断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94.
磁化致密等离子体系统中具有丰富的非线性波动现象. 针对非均匀系统, 采用量子流体动力模型并考虑非线性效应、碰撞效应和某些高阶偏导项等因素, 构建了离子和中子间的碰撞频率与场量的变化率不同大小情况下的非线性控制方程. 利用不同的函数变换关系得到了一系列非线性离子声波的解析解, 其结果为阐明现实中所观察到的有关物理现象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5.
The transport of a relativistic electron beam in dense plasmas with a cold return electron current is examined by two-dimensional 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The filamentation and coalescence of currents and related magnetic field patterns,caused by the electromagnetic-benm-plasma instability,are observed.In the later simulation time,the electrons of the relativistic electron beam are trapped into the potential wells of the wave excited by the instability,and transport resonantly with the wave.  相似文献   
96.
致密砂岩逆向渗吸作用距离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致密油储量丰富, 但多数致密储层波及效率低, 衰竭开发效果较差. 逆向渗吸是致密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提高采收率途径, 目前许多学者主要针对致密油藏渗吸采收率及其影响因素开展研究, 而对于渗吸作用距离(表征致密油藏渗吸作用范围)研究较少. 本文采用CT在线扫描装置建立了致密岩心逆向渗吸作用距离量化方法, 明确了逆向渗吸的作用范围, 进一步研究了流体压力、含水饱和度、岩心渗透率和表面活性剂对逆向渗吸作用距离的影响, 阐明了逆向渗吸作用距离与渗吸采收率的关系, 为提高致密油藏采收率提供指导. 研究结果表明, 渗透率为0.3 mD的致密岩心逆向渗吸作用距离尺度仅为1.25 ~ 1.625 cm; 5 MPa条件下渗透率为0.302 mD的岩心逆向渗吸作用距离为1.375 cm. 在本实验条件下, 流体压力和初始含水饱和度对致密岩心逆向渗吸作用距离的影响较小, 而渗透率和表面活性剂对致密岩心逆向渗吸作用距离的影响显著, 渗透率为0.784 mD的岩心逆向渗吸作用距离相较于渗透率为0.302 mD的岩心提高2.63倍. 逆向渗吸作用距离是渗吸采收率表征的重要参数, 决定了逆向渗吸作用的波及范围.   相似文献   
97.
周然  郭华 《中国物理 C》2004,28(1):26-29
用手征强子模型研究在中微子束缚情况下对致密物质状态及其对前中子星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微子束缚效应提高了致密物质中质子的含量,使致密物质的状态方程变软,并使前中子星的最大质量与半径减小  相似文献   
98.
在已合成的锗分子筛中 ,Ge O4 四面体 ,Ge O6 八面体或 Ge O5三角双锥通过共角形成骨架结构[1~ 3] .但磷酸锗类化合物仍很稀少 ,仅有 MGe2 ( PO4 ) 3[M=Ag,Cu( ) ,Na,Li][4 ,5] 通过固相方法被合成出来 ,锌骨架的分子筛报道很少 .L i Jian- min等 [6 ]报道了首例 ( DABCO) Zn Ge( HPO4 ) 3的合成和表征 .本文报道新型非致密相磷酸锗锌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1 实验部分1 .1 仪器与试剂  Siemens D5 0 0 5 X射线衍射仪 ( Cu Kα射线 ) ;光学显微镜和 SEM Hi- 60 0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 ;Perkin- Elmer Optima330 0 DV I…  相似文献   
99.
超新星1987A二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宗伟 《物理》2008,37(10)
400年来最亮的超新星1987A(SN1987A)发现已20年。国际上在2007年举行了多次学术会议,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了哈勃空间望远镜(HST)拍摄的漂亮照片,美国还为此发行了纪念邮票。文章介绍了SN1987A的发现过程和它的最初的光度,阐明了它的光谱观测以及它的前身星的特性,综述了哈勃空间望远镜长期监测获得的丰富资料(特别是它的三环结构)以及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取得的一系列新结果,指出了至今仍未发现它的中心致密天体,还有许多谜团未解开。最后对未来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0.
周然  郭华 《中国物理 C》2005,29(3):273-277
把FST模型应用于温度对有中微子束缚的致密物质性质的研究中.结果表明中微子的束缚使得致密物质系统中的质子含量有所增加,温度对npe系统(无中微子束缚)的质子含量的影响比其对npeνe系统(有中微子束缚)的影响明显.温度的升高使两个系统的能量密度都有所升高,同时,由它们所组成的前中子星的最大质量和Kepler周期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