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8篇
  免费   529篇
  国内免费   3251篇
化学   6173篇
晶体学   85篇
力学   118篇
综合类   52篇
数学   27篇
物理学   1153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461篇
  2013年   483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361篇
  2007年   372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311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偶氮二异丁腈、十二胺为主要原料,通过Pinner反应制备了一种两端各带有12个碳烷基链的水溶性偶氮引发剂——2,2'-偶氮二异丁基十二脒盐酸盐AIBL.采用核磁氢谱、元素分析及液相色谱对AIBL进行了结构及纯度表征,采用TGA、DSC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其热分解现象和热分解动力学,采用表面张力仪对其表面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引发剂AIBL具有预想的结构和较高的纯度,其热分解反应属于一级反应,热分解活化能为134.80 k J/mol,70℃下水中的半衰期约为4 h;AIBL在水溶液中具有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为0.13 g/L,对应的表面张力为33.57 m N/m.以丙烯酰胺为单体、AIBL为引发剂制备了水溶性端基疏水聚合物SPAM.采用溴化法研究其转化率,应用乌氏黏度法、零切黏度法以及荧光探针对其缔合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IBL具有良好的引发丙烯酰胺聚合的能力;相对于不带疏水长链的引发剂所合成的聚合物PAM,SPAM具有明显的疏水缔合效应,这说明AIBL成功地将疏水长链引入到聚合物的端基中,从而形成端基疏水聚合物.  相似文献   
92.
李文涛  钟海  麦耀华 《化学进展》2021,33(6):988-997
聚合物电解质主要分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和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两种类型,均能够提升锂二次电池的性能。其中,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是利用增塑剂实现聚合物基质的凝胶化,将有机液态电解液固定在三维网络结构中,因此同时具备液态的离子扩散速率和固态材料的机械性能;而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是一种完全没有液态电解质的体系,利用聚合物基体的极性实现锂盐的解离,以聚合物分子链的运动实现离子传输。相对于传统的非原位法制备的聚合物电解质而言,原位聚合反应制备的聚合电解质能够有效改善电解质与电极的界面相容性、简化电池组装工艺、降低制造成本。本文综述了当前原位聚合电解质在锂二次电池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原位聚合电解质的应用前景和未来挑战。  相似文献   
93.
提出了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聚合物材料中镉和铅的测试分析方法及制样技巧。按照仪器分析条件测定同时含有镉和铅的6块不同浓度级别的标准物质来建立校准工作曲线,其线性范围分别在250ug·g-1、1100ug·g-1以内。镉和铅的方法检出限依次为4.7ug·g-1、4.1ug·g-1。该方法应用于测定欧洲标准物质ERM-EC680和ERM-EC681k,其镉和铅的实际测定值与标准物质证书的标称值相符,测定实际样品中的镉和铅的回收率介于90~110%。该方法测定标准物质和实际样品中镉和铅的精密度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94.
通过化学裁剪法打开碳纳米管获得了粒径一致、性能稳定、具有蓝色荧光的石墨烯量子点。该方法属于化学溶液法,具有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条件易控等优势。将该样品与半导体聚合物按一定比例混溶,通过旋涂技术形成基于石墨烯量子点掺杂的聚合物复合薄膜,进而制成柔性存储器。该柔性可弯曲存储器具有低驱动电压、接近103的ON/OFF 比率、较好的循环次数,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该研究结果为柔性有机存储器领域的研究展开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5.
新型多杂臂超支化聚缩水甘油的简易合成及自组装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新型的两亲性多杂臂超支化聚缩水甘油(HPG-h-arm)可以通过简单的三部反应制备: 先利用阴离子开环聚合制备HPG核, 再利用1,3-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缩合反应一步同时将疏水性的棕榈酸(PA)链和活性溴接枝到HPG上面, 最后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将亲水性的聚(N,N-二甲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 (PDMAEMA)链接枝到HPG表面. 红外光谱(FTIR), 核磁共振(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仪(GPC)证实了HPG-h-arm被成功制备. 利用动态光散射仪(DLS),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HPG-h-arm在不同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和形貌. 结果表明HPG-h-arm在不同的溶剂中可以自组装得到不同尺寸的球状胶束.  相似文献   
96.
本文成功制备了新型的1,5-二[4-(4-氨基苯氧基)]苯羰基-2,6-二甲氧基萘大体积单体,并且通过室温反应制得了具有一定分子量的含有酮醚萘结构的聚甲亚胺和聚酰亚胺。新型聚合物具有高Tg,高热稳定性,高模量,良好的溶解性能和成膜性。  相似文献   
97.
搅拌棒吸附萃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志刚  胡玉玲  李攻科 《分析化学》2011,(11):1766-1773
搅拌棒吸附萃取是一种新型的固相微萃取样品前处理技术,具有固定相体积大、萃取容量高、无需外加搅拌子、可避免竞争性吸附、能在自身搅拌的同时实现萃取富集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和生物样品分析的前处理。本文综述了搅拌棒吸附技术的最新应用进展,重点阐述了新型搅拌棒吸附萃取涂层的研制、新型萃取装置的发展以及搅拌棒吸附萃取技术的应用现状,并探讨了搅拌棒吸附萃取存在的不足,展望了搅拌棒吸附萃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8.
《分析化学》2011,(11):1778-1779
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免疫系统中细胞所产生的一种重要炎症因子,广泛参与到一些自身免疫疾病的病理损伤过程中。在健康人体内,TNF-α浓度非常低,而在病患者体内则会发生成倍的增长。TNF-α的过度表达会导致一些慢性炎症的病发,如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等,同时它还与败血性休克综合症、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存在关联,因而是癌症和感染疾病在发病初期的  相似文献   
99.
祝贞科  谭蓉  孙文庆  银董红 《催化学报》2011,32(9):1508-1512
以4-硝基苯甲醇与氯金酸的络合物为模板,利用聚合物空腔内胺基捕获NaBH4还原的纳米粒子,设计和制备了一种具有底物识别性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负载纳米Au催化剂(Au/MIP).运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同时以水为溶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在取代苯甲醇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  相似文献   
100.
A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 [Ni(3-bpo)(m-bdc)(C2H5OH) 2]n(1,3-bpo = 2,5-bis(3-pyridyl) -1,3,4-oxadiazole,m-H2bdc = 1,3-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was solvothermally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TGA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titl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the orthorhombic system,space group Pnma with a = 7.786(3) ,b = 17.253(6) ,c = 18.478(6) ,V = 2481.9(14) 3,Mr = 539.18,Dc = 1.443 g/cm3,Z = 4,R = 0.0353 and wR = 0.0589. The m-bdc and 3-bpo bridge two Ni(Ⅱ) ions through two carboxylate groups and two pyridyl groups forming a 1D infinite double-sinusoidal chain along the c axis. The photoluminescence of 1 shows a large red shift compared to that of free ligands in the solid st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