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17篇
力学   107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地处电离层赤道异常区的桂林和武汉两地进行了电离层闪烁和总电子含量(QTEC)起伏的同时监测.分析和比较了两地闪烁和QTEC起伏的特征.结果表明:振幅闪烁活动主要发生在日落后至黎明,最大振幅闪烁出现率在午夜及其前后数小时,表现出对地方时的强依赖性.大部分闪烁为中等偏弱闪烁,振幅闪烁指数(S4)大小为0.2≤S4〈0.3,也不时有强闪烁(S4≥0.3)发生,闪烁出现率逐日变化幅度很大,其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于卫星仰角25°至50°的区域.对于大多数事件,伴随振幅闪烁活动及其强度的增强,都出现明显的QTEC的耗空和QTEC变化率(RT)的快速起伏,RT的标准差(IR)指数也明显增强,该研究说明QTEC起伏的观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引起闪烁的电离层不规则结构的存在.  相似文献   
92.
巷道围岩的关键圈理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在分析巷道围岩应力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关键承载圈这一概念.探讨了圆形巷道在弹性和弹塑性应力状态下关键承载圈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阐述了关键承载圈的特征和变化规律.最后论述了关键承载圈理论的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93.
岩质圆形隧洞围岩应力场弹塑性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动态接触问题的有限元并行计算,提出了一种新的接触算法. 新算法引入局部拉氏 乘子技术来计算接触力. 由于同时考虑了无穿透的接触约束条件和相邻接触对的相互影响, 较之广泛使用的罚参数法,新算法使接触约束条件和系统平衡方程得到更充分的满足. 虽然 为提高接触计算精度而在局部采用了迭代技术,但算法仍然具有较高的效率,且与显式时间 积分方案完全相容. 此外,通过构造专门的区域分解方案,实现了将现有为串行程序开发的 搜索算法平滑移植到并行环境的目标. 数值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接触算法具有很好的并行性, 在保证了接触问题并行计算精度的同时,取得了满意的并行效率.  相似文献   
94.
乌东德水电站预可行性研究阶段,陆车林、尖山包、河门口、白滩、三台子、乌东德六个比选坝址中,热水塘断层穿过其中河门口和白滩两个坝址。为了查明该断层规模、性状、活动性,作者在航片解译的基础上,经过野外验证和地质追踪调查,分析了沿断层带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溶发育特征,确定了该断层的性质。通过取岩样测年及显微构造等多种方法对断层的活动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该断层在中更新世前有一定的活动性,但后期活动性明显减弱,晚更新世后没有活动。综合地震资料分析,该断层不是工程活动断层,为坝址比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5.
nanoKAZ是一种体量小且底物专一性低的新型荧光素酶,具有高潜在应用价值,然而nanoKAZ与底物的作用方式未见报道。这里使用分子对接技术构建了nanoKAZ与底物coelenterazine结合后形成的复合体构象,使用软件GROMACS对该复合体进行常温水溶液态的全原子动力学模拟并综合模拟过程中的酶主链运动特性,酶与底物间结合自由能变化与形成氢键情况分析nanoKAZ与底物作用方式。结果显示coelenterazine进入nanoKAZ空腔后借由与β桶区域内7个氨基酸残基产生强结合能并与其中Q12形成氢键以稳定分子朝向,同时coelentazine还促使催化腔口区域片段V27-V38(V27与coelenterazine形成氢键)和片段P61-H87在空间上彼此靠近从而关闭催化腔,稳定疏水的底物分子以促进催化反应发生。以上结果阐明了底物与nanoKAZ活性腔的结合方式,提出了nanoKAZ-底物反应中间体的构象,为nanoKAZ的理性改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6.
厦门海底隧道围岩稳定动态反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旭峰  王春苗 《力学学报》2007,15(2):228-232
位移反分析法作为联系理论与实际的桥梁,为工程决策、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切实可行和有效的方法。为解决海底隧道勘察、设计与施工技术难题,减小设计与施工风险,通过对先行服务隧道建立动态反演预测模型,及时对主隧道前方地质情况进行超前预报,并对围岩稳定性进行准确判断,根据反馈信息,对主洞前方设计与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地组织,必要情况下须对原设计的隧道支护参数与施工方法作调整和修正,做到动态信息化设计与施工,确保海底隧道顺利穿越。  相似文献   
97.
根据地下洞室群的特点 ,选取岩体质量综合级别、块体状况、开挖位移及破坏区、岩爆烈度四因素为分类指标 ,建立了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分类体系。针对不同稳定性等级 ,提供了相应的开挖方式和支护处理建议。最后 ,运用该分类体系对某地下洞室群的主厂房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98.
本文在连续十余年原位监测试验资料的基础上,描述了全断面开挖的软弱围岩变形u-t全过程曲线;阐明了不同变形阶段的变形速率、变形量以及这些变形的时空效应;探讨了岩体工程地质特性、埋深、洞径、开挖方式和支护及时性等主要因素对围岩变形特性的影响;并针对具体工程提出了围岩稳定性状态划分及其判别标准、失稳险情预报原则、变形控制标准与初期支护抗力的确定原则、后期支护最佳施作时期的选择以及合理开挖方式。  相似文献   
99.
利用锚杆轴力量测定围岩破坏区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玉银 《力学学报》1995,3(3):67-72
本文系统总结了锚杆轴力分布型式,分析了各轴力分布型式的力学机理。结果表明,在围岩不同区内,锚杆所受剪切力具有不同的特点,而且,锚杆所受剪切的特点在锚杆轴力分布中得到了反映。根据以上关系,提出了利用锚杆轴力量测确定围岩破坏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
巷道围岩流变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采用锚杆支护的巷道,根据流变力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在两向等压条件下锚杆区围岩应力 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与时间有关的锚杆支护破坏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