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64篇
  免费   624篇
  国内免费   1198篇
化学   11105篇
晶体学   138篇
力学   116篇
综合类   47篇
数学   1832篇
物理学   2248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589篇
  2018年   265篇
  2017年   507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337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1010篇
  2012年   900篇
  2011年   1030篇
  2010年   812篇
  2009年   1008篇
  2008年   1067篇
  2007年   919篇
  2006年   830篇
  2005年   653篇
  2004年   653篇
  2003年   566篇
  2002年   468篇
  2001年   342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222篇
  1998年   220篇
  1997年   225篇
  1996年   177篇
  1995年   189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0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1.
92.
采用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同时分析抗癌药物2-氨基-6-巯基嘌呤和8-氮杂鸟嘌呤的新方法.在长50 cm、内径为25μm的未涂层毛细管中,采用20 mmol/L磷酸盐(pH为7.0)缓冲液作为运行液,当分离电压为21 kV时,两组分在12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在上述最佳分离条件下,当电极电位为1.050V、进样时间为10 s时,2-氨基-6-巯基嘌呤和8-氮杂鸟嘌呤的峰电流和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20、.999 0,检测限分别为3.0×10-7、2.0×10-7mol/L.7次重复实验2-氨基-6-巯基嘌呤和8-氮杂鸟嘌呤的日间峰电流RSD分别为2.44%3、.46%.利用该法检测了牛血清蛋白中的2-氨基-6-巯基嘌呤和8-氮杂鸟嘌呤,回收率分别为100%-113%,93.0-102%.  相似文献   
93.
Using the ligand pyridazine-3,6-dicarboxylate (H2pzdc), a coordination polymer [Cd2(pzdc)2(H2O)4]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thermal analysis, IR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the tetragonal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I41/a. The crystallographic data are: a=1.470 6(4) nm, c=1.489 8(6) nm, V=3.222 0(19) nm3, Z=16, μ=2.725 mm-1Dc=2.594 g·cm-3R1=0.017 8, wR2=0.044 6. In the complex, the cadmium(Ⅱ) ions with the eight-coordinated dodecahedral geometry are linked by the pzdc ligands to generate one-dimensional chains, which are associated into the three-dimensional architecture via O-H…O hydrogen bonding. CCDC: 658853.  相似文献   
94.
V anadium髨coordination com pound1is achievedby the hydrotherm al reaction of V2O5and ethyl6-m ethyl-4-hydroxy-3-quinolinecarboxylate(em hq)w ithwater as solvent.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studyof com pound1(Fig.1)shows that com pound1crystal-lizes …  相似文献   
95.
Cu(phen)22+与6-巯基嘌呤及DNA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Tris-NaCl(pH=7.2)缓冲溶液中,应用伏安法、电子吸收光谱分析、溴化乙锭荧光分析、粘度测量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技术研究了Cu(phen)2^2+(phen=1,10-邻菲咯啉)与6-巯基嘌呤(6-MP)及DNA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u(phen)2^2+与6-MP发生了明显的相互作用,其作用产物不仅与小牛胸腺DNA具有更强的相互作用,并且在H2O2和抗坏血酸存在下对质粒pBR322 DNA具有更强的断裂能力,与DNA的作用模式可能为部分插入模式。  相似文献   
96.
7-氮杂-3,6-二氧杂-二环[3.3.0]辛-2-酮类化合物合成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甲氧基-2-(5H)-呋喃酮与氮酸硅烷基酯通过1,3-偶极环加成反应可以为7-氮杂-4-甲氧基-3,6-二氧杂-二环[3.3.0]辛-2-酮类化合物提供新的合成途径。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13CNMR、MS等波谱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97.
多组分单体接枝聚丙烯/尼龙6反应共混物结晶行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多组分熔融接枝的方法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GMA)和苯乙烯 (St)共同接枝到聚丙烯 (PP)上 ,制得具有较高GMA接枝率的多单体接枝聚丙烯 ,PP g (GMA co St) .将PP g (GMA co St)与尼龙 6 (PA6 )进行共混 ,利用扫描电镜 (SEM) ,差示扫描量热计 (DSC)和广角X射线衍射 (WAXD)对共混物的形态和结晶进行了研究 .在共混过程中 ,PP g (GMA co St)与PA6反应原位生成了PP g PA6 ,有效改善了共混物的相容性 ,分散相尺寸明显减小 .在PP g (GMA co St) PA6为 3 7的体系中 ,PP g (GMA co St)出现分级结晶现象 ,其在较低温度下的结晶属于均相成核结晶 .在PP g (GMA co St) PA6为 7 3的体系中 ,由于PA6相分散细微 ,在通常结晶温度下不结晶 ,而是在低温下均相成核与PP g (GMA co St)同时结晶 .WAXD证实体系中接枝PP ,PA6为分别结晶 ,无共晶或新的晶型产生  相似文献   
98.
Summary Irradiation of solutions of excess cyclohexene and 2-acetyl-5,5-dimethyl-1,3-cyclohexanedione (1), and 3-acetyl-1,5,5-trimethyl-2,4-pyrrolidinedione (4) results mainly in the formation of 1,5-diones2 and5. These originate from intermediate cycloadducts of cyclohexene and theexo-enols of the cyclic 1,3-diketones. The yields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polarity of the solvent. In solution2 and5 are in equilibrium with the cyclic hemiacetales3 and6.
  相似文献   
99.
证实了18C6和水合硝酸钕在乙腈、丙酮和无水醇中均可形成Nd(NO_3)_3·18C6和[Nd(NO_3)_3]_4[18C6]_3两种类型的配合物如果按盐、醚摩尔比≤1:1配料,室温下充分反应,必然生成1:1型配合物;如果按盐、醚摩尔比≥4:3配料,室温下充分反应,必然生成4:3型配合物。两种配合物都是固液同成分化合物。两种配合物在上述三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都非常小。实现了两种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相互转变,讨论了转变的条件。提出了用红外光谱和热重曲线定性鉴别两种配合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
研究了电子受体氯冉酸(CL)和2,3 二氰5,6 二氯1,4 对苯醌(DDQ)与电子给体氧氟沙星之间的荷移反应。实验发现,氧氟沙星与以上两种电子受体在氯仿中可生成稳定的n π络合物,其荧光强度较之氧氟沙星分别增强了22和54倍。据此建立了两种基于荷移反应简便可靠地测定氧氟沙星的荧光光谱新方法。CL法和DDQ法测定氧氟沙星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 06~2.4μg/mL和0 16~2.0μg/mL时,荧光强度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已用于药物制剂中氧氟沙星的测定,其回收率分别为98.4%~100.9%和98.5%~10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