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5篇
化学   8篇
力学   5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9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用Monte Carlo方法研究了CsI∶Na转换屏中晶柱之间的粘连对其空间分辨特性的影响,给出了不同粘连程度下可见光在转换屏中的点扩展函数及相应的MTF曲线.通过几种不同粘连系数下模拟结果的比较可见,要获得一个高分辨的转换屏应尽可能减小晶柱之间的粘连.对于一个实际的转换屏其粘连系数至少应在40 %以下,最好控制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82.
83.
描述了利用Glauber模型计算反应截面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对Glauber模型中输入的密度分布形式进行了修正 ,计算了丰质子同中子核素 (N =3 )的激发函数 .对于该同中子素链 ,采用修正的密度分布得到的激发函数与HO分布得到的激发函数相比 ,在大于 1 0 0MeV/u的能量区域 ,两者都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而在中能区 (小于 1 0 0MeV/u) ,用修正的密度分布计算得到的激发函数与实验值之间的差距较HO分布明显减小 ,并保持对所有计算的核核芯密度基本相同 .  相似文献   
84.
过零时间法的实验模拟与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过零时间法的原理及在重离子核反应中的应用,通过精密脉冲发生器对过零时间法进行了模拟检验,并用Laplace变换方法对过零时间法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模拟和分析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5.
研究了计算同轴正弦型慢波结构耦合阻抗的方法,以及慢波结构参数变化引起的共振点变化对各次空间谐波振幅的影响。得到了1.6GHz同轴相对论返波振荡器耦合阻抗随其慢波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与相应的效率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近线性范围内耦合阻抗结果和模拟结果符合得很好。并用表面波理论对两种结果之间存在的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6.
蔡丹  刘列  巨金川  王海涛  赵雪龙  王潇 《物理学报》2016,65(4):45202-045202
采用电泳沉积法、碳纳米管纸和化学气相沉积直接生长法制备了三种碳纳米管阴极. 从强流发射性能、阴极等离子体膨胀、阴极起动、发射均匀性、工作稳定性以及脉冲放气特性等多个方面, 对比研究了碳纳米管阴极和化纤天鹅绒阴极的强流发射特性, 研究表明碳纳米管阵列和碳纳米管纸阴极发射性能明显优于普通化纤天鹅绒, 碳纳米管阴极发射性能与碳纳米管取向无关, 管壁的缺陷发射对无序碳纳米管阴极强流发射具有重要贡献. 碳纳米管阴极的起动场强约为普通化纤天鹅绒的2/3, 电场上升率相同时碳纳米管阴极比化纤天鹅绒阴极起动时间短12–17 ns. 碳纳米管阴极发射均匀性优于化纤天鹅绒, 尤其是碳纳米管阵列, 整个阴极表面等离子体光斑致密且均匀. 在二极管本底气压为6×10-3 Pa时, 碳纳米管纸阴极对应的二极管峰值气压不到0.3 Pa, 约为普通化纤天鹅绒阴极的1/5, 碳纳米管阵列阴极放气量在三种阴极中最少, 仅为0.042 Pa. 结果表明, 碳纳米管阴极在强流电子束源和相关高功率微波器件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
提出了一种多层螺线管线圈电感的精确计算方法,其思想是叠加螺线管单层线圈的自感和不同线圈层之间的互感。建立了用于计算单层线圈自感的显示表达理论模型,给出了两层线圈之间互感的数值计算方法。使用提出的精确算法,计算出一个实验中使用的螺线管线圈的电感为4.30 mH,与实验测量的电感值4.33 mH的偏差小于1%。  相似文献   
88.
杨君  郭金川  雷耀虎  易明皓  陈力 《中国物理 B》2017,26(2):28701-028701
In theory, we find that the actual function of the analyzer grating in the Talbot–Lau interferometer is segmenting the self-images of the phase grating and choosing integral areas, which make sure that each period of self-images in one detector pixel contributes the same signal to the detector. Furthermore, in the case of the lack of an analyzer grating, the shifting curves are still existent in theory as long as the number of fringes is non-integral in a detector pixel, which is 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creating shifting curve.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 is available for not only the Talbot–Lau interferometer and the inverse geometry of Talbot–Lau interferometer, but also the x-ray phase contrast imaging system based on geometrical optic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we propose a metho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existing systems by employing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 This method can shorten the system length, is applicable to large period gratings, and can use the detectors with large pixels and large field of view. In addition, the experimental arrangement can be simplified due to the lack of an analyzer grating. In order to improve detection sensitivity and resolution, we also give an optimal fringe period.We believe that the theory and method proposed here is a step forward for x-ray phase contrast imaging.  相似文献   
89.
质子滴线核12N在28Si靶上的核反应总截面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描述了50.4MeV/u的12N和42.3MeV/u的13N次级放射性束在28Si靶上引起的核反应总截面σr实验研究,结果发现12N的反应总截面σr比其相邻同位素核13N有着异常的增大.这可能是核形变及核子对效应造成的,试验中的测量误差也不可忽视.利用微观Glauber模型计算了12N在28Si靶上的核反应总截面,并与实验结果做了比较,发现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拟合较好 关键词: 质子晕 反应截面  相似文献   
90.
描述了50.4 MeV/u的12N和42.3MeV/u的13N次级放射性束在28Si靶上引起的核反应总截面σr实验研究,结果发现12N的反应总截面σr比其相邻同位素核13N有着异常的增大. 这可能是核形变及核子对效应造成的,试验中的测量误差也不可忽视. 利用微观Glauber模型计算了12N在28Si靶上的核反应总截面,并与实验结果做了比较,发现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