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89篇
化学   150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37篇
物理学   2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杨景明  杨露姣  余煜玺  程璇  张颖 《化学学报》2009,67(17):2047-2051
为了研究合成温度对聚铝碳硅烷(PACS)结构的影响, 采用具有Si—C骨架结构的低分子量液态聚碳硅烷(LPCS)与乙酰丙酮铝[Al(AcAc)3]为原料, 在300, 360和420 ℃下分别合成了固态PACS, 并对合成的PACS样品进行元素组成及结构表征. 表征结果显示, 合成温度明显影响样品的Al, O含量及Si—H键数量. 合成温度升高, Al含量与O含量增大, 但PACS中的Si—H键数量急剧减少, 在360 ℃下合成的样品具有理论Al含量, 而在300和420 ℃下合成的样品的Al含量分别小于和大于理论Al含量. 27Al MAS NMR结果显示, Al与O形成AlO4, AlO5和AlO6 三种配位形式. 反应过程中消耗Si—H键形成Si—O—Al交联结构是PACS数均分子量及多分散系数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2.
This paper employs a first-principles total-energy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theoretical tensile strengths of bcc and fcc Fe systemically. It indicates that the theoretical tensile strengths are shown to be 12.4, 32.7, 27.5~GPa for bcc Fe, and 48.1, 34.6, 51.2~GPa for fcc Fe in the [001], [110] and [111] directions, respectively. For bcc Fe, the [001] direction is shown to be the weakest direction due to the occurrence of a phase transition from ferromagnetic bcc Fe to high spin ferromagnetic fcc Fe. For fcc Fe, the [110] direction is the weakest direction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an instable saddle-point `bct structure' in the tensile process. Furthermore, it demonstrates that a magnetic instability will occur under a tensile strain of 14%, characterized by the transition of ferromagnetic bcc Fe to paramagnetic fcc Fe. The results provide a good reference to understand the intrins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e as a potential structural material in the nuclear fusion Tokamak.  相似文献   
83.
秦波  张颖 《力学与实践》2024,(2):332-341
奇异非混沌动力学是非线性动力学领域中的新课题。本文以准周期激励Duffing振子为例,对其产生的奇异非混沌吸引子(strange nonchaotic attractors, SNAs)进行分析。通过三维庞加莱截面和定量方法如傅里叶变换、李雅普诺夫指数、李雅普诺夫维数、关联维数和盒维数检测SNAs是否存在。研究结果表明,傅里叶变换无法判断混沌与奇异非混沌行为。而李雅普诺夫指数、李雅普诺夫维数可以作为检测系统混沌与非混沌指标。关联维数和盒维数显著表明系统奇异与非奇异性,从而阐明适用于准周期驱动Duffing振子中存在SNAs的判别方法,并为其他类似系统检测SNAs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4.
刘晓莉  张颖  梁萍 《化学教育》2021,42(14):109-112
电极电势是氧化还原反应中重要的物理量,其概念的理解和运算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无机化学习题的基础上,将电极电势和四大平衡相结合,通过一题多解开拓学生的思维,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以灵活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学习效率及科学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85.
日本荚蒾是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群数量极为稀少,仅零星分布于部分海岛。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8个居群共125份日本荚蒾样品进行了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0条ISSR通用引物中筛选出7条引物用于ISSR-PCR,共扩增得到240个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232个。在物种水平上,日本荚蒾的多态性位点百分比(PPB)达96.6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27 3,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358 1,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居群水平上,日本荚蒾的PPB为32.61%,H为0.073 1~0.136 3,均值为0.108 8;I为0.109 2~0.205 1,均值为0.164 2;居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527 1,基因流(Nm)为0.448 7,遗传距离为0.098 2~0.254 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地理来源的日本荚蒾大多聚为一类,呈一定的地域分布规律。日本荚蒾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但主要存在于居群间,岛屿之间的地理隔离可能是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6.
FIXED POINT THEOREMS FOR FUZZY MAPPINGS IN PROBABILISTIC METRIC SPACESZhangShisheng(张石生);ZhangYing(张颖);YuanJiawei(袁家玮)(Receiv...  相似文献   
87.
屈服载荷是评判塑性金属材料由弹性变形转化为塑性损伤的重要指标,由于材料内部组织发生塑性变形的不同时性和不均匀性,导致无法在材料损伤的早期确定屈服载荷值,影响材料损伤评价的准确性。本文采用声发射和非线性超声技术,对Q245R钢双边"V"型缺口试件的单轴拉伸过程进行在线测试,分别得到声发射测试条件下的屈服载荷值F_(As)和非线性超声测试条件下的屈服载荷值F_(βs)。通过与试件名义屈服载荷值F_s间的比较得到F_(As)F_(βs)F_s,证明了利用声发射和非线性超声技术能够实现材料损伤的早期检出。  相似文献   
88.
在pH 3.2的邻苯二甲酸氢钾-HCl缓冲液中,酸性铬兰K(ACBK)-O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的显著增强,光谱最大散射波长分别位于420,678和340nm。体系的光散射强度与BS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增强,RRS在0~3.5 mg/L,SOS在0~3 mg/L,FDS在0~3 mg/L范围内对BSA的检出限分别为0.3,0.7和0.8μg/L,据此建立了测定BSA的共振线性(RRS)和共振非线性光散射(RNLS)分析法。以RRS法考察了酸性铬兰K-OP与白蛋白形成三元缔合物的适宜条件、影响因素等。方法可用于合成样品及血清样品中蛋白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9.
对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中,光学元件波前经过变形镜校正后的梯度均方根指标开展了研究。建立了变形镜校正效果的等效分解方法,分析了校正波前的部分相干叠加特性,对校正波前的梯度均方根与焦斑尺寸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研究。解决了在有变形镜校正时,如何制定元件波前梯度均方根指标的问题。研究结果对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的光学元件波前指标制定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0.
研究了在超临界乙醇中、氢气存在下,一系列金属-酸双功能催化剂的酸性、孔径大小、负载的金属对热解木质素加氢裂解过程的影响.制备并采用N2等温吸附和BET比表面、X射线衍射、NH3-程序升温脱附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酸性增强可促进热解木质素的缩聚反应,从而产生大量的焦炭和水,导致其液化效率降低.微孔催化剂比介孔催化剂孔径小,与强酸共同作用会导致热解木质素裂解生成更多的小分子气体.在催化剂上负载金属Ru可有效地抑制热解木质素的缩聚反应,促进其裂解液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