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77篇
化学   129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42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61篇
物理学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陈莹莹  刘欢  程彦  谢青季 《化学学报》2020,78(4):330-336
微/纳多孔金属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等优点,在电化学等领域广受关注.本工作通过动态氢气泡模板法,在镀金玻璃碳电极(Aupla/GCE)上电沉积三维蜂窝状多孔纳米AuPtCu (3DHPN-AuPtCu)复合材料,再阳极溶出Cu,制备了3DHPN-AuPtCu/Aupla/GCE.采用循环伏安法(CV)、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等手段表征了相关修饰电极.所制3DHPN-AuPtCu/Aupla/GCE在含0.2 mol/L HCOOH的0.5 mol/L H2SO4水溶液中,电催化氧化甲酸的峰电流密度为12.5 mA·cmPt-2(CV,-0.3~1.0 V,50 mV/s),优于有关对照电极和很多已报道的Pt复合物修饰电极,表明通过这种动态氢气泡/牺牲铜双模板法可制备出电催化性能优异的金属蜂窝结构.  相似文献   
82.
本文采用并行直接求解方法计算了0.7和4.3两个Pr数的二维湍流热对流,最高Ra=10~(13).高和极高Ra数的二维湍流热对流传热Nu数与反映羽流运动的大尺度环流路径随Ra数的变化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并具有两个Ra数转折点.第一转折点出现在大尺度环流由椭圆变为圆形,其周长C_(LSC)随Ra数变化突然减小,第二转折点出现在大尺度环流周长C_(LSC)最小值处,随后羽流变为旋涡团状而周长C_(LSC)随Ra数增高而增大.Pr数较小对应的转折Ra数较低.传热Nu数的变化规律用Ra~(0.3)补偿后发现, Nu的局部标度律在大尺度环流周长C_(LSC)较小的情况下减小,出现偏离GL理论预测倍数线的现象.当Ra数大于第二转折点后,极高Ra数二维湍流热对流Nu数随Ra数的变化与GL理论预测倍数线符合良好,走向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83.
光谱电化学测定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元保  谢青季 《分析化学》1992,20(8):881-884
  相似文献   
84.
提出了一个优化量子MonteCarlo波函数的新方法,与前人的方法相比,它不使用变分原理而是极小化Schrodinger方程的剩余量;不按Ψ2取样而是按Ψ2(EL-E)2取样;不用差分而是用分析导数;不使用传统的速降法而是使用一个步长自动调节的下降法,它具有拟牛顿性质,因而是超线性收敛的.由于这四项新技术的使用,使得波函数的优化快速、准确,收敛速度比前人提出的方法快3~5倍.  相似文献   
85.
本文构造了Liapunov泛函,得出了Josephson结中的sine-Gordon方程组的高模态的衰减性质,从而给出了渐近惯性流形。  相似文献   
86.
无刷直流陀螺电机的高精度恒速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一种能够实现三相绕组无刷直流陀螺电机的锁相恒速控制方法,所提出的定脉冲三相移电路是将高精度的参考脉冲信号移相成频率不变、相位差为120°的三组脉冲信号,分别与各相反电势检测整形的反馈信号进行相位比较,由该比较输出的数字脉冲信号直接控制电机的三相绕组导通工作。锁定时,使电机反电势的频率脉冲与参考脉冲成为一一对应的关系,电机就处于高精度恒速运行。通过样机试验,其恒速控制精度达到0.001%。  相似文献   
87.
本实验采用LEED及角分辨俄歇两种手段,对硫在Ni_(110)表面的偏拆作了详细的分拆。角分辨俄歇表明:Ni_(110)表面硫的偏折存在一硫的深度分布,分布层厚度大约为2~3镍原子层厚度。而LEED观察表明,当退火温度达到900℃退火4~5秒,将得到清晰的C_(2×2)图形。  相似文献   
88.
The piezoelectric quartz crystal(PQC)impedance analyzer was used to monitor in situ the generation of monodisperse silica particles during the hydrolysis of tetraethyl orthosilicate (TEOS) and their adsorption onto and Au electrode in alcohol solutions containing water(6-15mol/L)and ammonia(0.2-2.0 mol/L).The equivalent circuit parameters,the resonance frequencies and the half-peak width values of the conductance spectra of the PQC resonance were obtained.The resonant frequency decreased notably while the motional resistance changed very slightly(within 1Ω during the hydrolysis reaction,suggesting that the mass effect dominated the adsorption of generated monodisperse silica particles on the gold electrode in this system.Changes in f0 indicated that the ammonia concentration affected the hydrolytic reaction obviously,and the influence of water concentration on the reaction was small while the water was significantly excessive.Kinetics of monodisperse silica particle adsorption occurring at the electrode i solution interface was analyzed using a first-order reaction scheme.In addition,the electrolyte-induced precipitation of the monodisperse silica of adsorbed particles per area and the converge of monodisperse silica particles were obtained from scanning electron nicroscope(SEM)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89.
 本文建立了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的潜在型引发体系;研究了在碳酸盐法聚合体系中,添加不同量氨、尿素、EDTA—2Na,以及聚合体系pH、单体浓度、聚合水浴温度对聚合产物分子量及其溶解性能的影响规律和原因;解决了产物高分子量与产生不溶聚合物之间的矛盾;指出了获得高分子量阴离子型速溶粉末产品的关键.从而,用碳酸盐法得到了溶解性能优异的[η]高达28dl/g的胶体产品和[η]高达22dl/g的速溶粉末产品.  相似文献   
90.
2—羟基—4—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丁酸的氢迁移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益民  季怡萍 《分析化学》1997,25(10):1138-1142
在甲烷为反应气的化学电离质谱条件下,质子化的2-羟基-4-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丁酸的单分子质谱碎裂产生了m/z148的碎片离子,表明其碎裂过程发生了氢迁移反应,AM在分子轨道的理论计算结果为可能的质子化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建立在氘代同位素标记和碰撞诱导解离实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此离子的形成可能同时存在单氢迁移和双氢迁移,一些质谱图中的物征碎片中离子为可能的McLafferty重排和离子/中性(碎片)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