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化学   60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7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矩阵理论的全球温度资料的尺度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支蓉  龚志强  郑志海  周磊 《物理学报》2009,58(3):2113-2120
采用1948—2005年NCEP/NCAR全球温度资料构建温度关联矩阵,研究表明:为了滤除关联“噪声”,采用信度为001的统计检验是比较合适的.对日温度序列做step=5d,10d,…的滑动平均继而构建关联矩阵发现:365—730d可能是温度场时间尺度上的一个转折点;全球平均关联系数Cglobal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随step的增加而增大,但趋势逐渐变缓;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3的正负强关联点对数也随之增加;位于赤道东太平洋海域的正关联中心(区域Ⅰ)(1625°W—775°E,75°N—125°S)和位于北太平洋海域的负关联中心(区域Ⅱ)(1575°W—325°E,275°—475°N )是值得重点关注的两个区域,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取长度为10 a滑动窗口研究Cglobal随时间的演变特征发现,Cglobal在1981—1987a之间发生了明显的跃变,并且这一跃变可能是年代际尺度上的行为;区域Ⅰ和Ⅱ对这一跃变也有清晰的反映,区域Ⅱ的跃变略滞后于区域Ⅰ;与此同时北太平洋海域关联系数的最小值点随时间演变还出现了明显的“位移”. 关键词: 温度场 关联矩阵 时间尺度 跃变  相似文献   
82.
温度关联网络稳定性分析Ⅰ——极端事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晓娟  龚志强  周磊  支蓉 《物理学报》2009,58(9):6651-6658
基于极端温度值、强El Niňo/La Niňa年、温度变化关键区域和极端事件频发年四个方面,研究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极端事件对温度关联网络性质的影响及网络性质相对稳定的可能条件.结果表明,滤除一定比例的极端温度会在一定程度降低网络的连通性, P=0.1和0.9时对应温度关联网络性质变化的拐点,极端低温和高温的界定可以控制在百分比为0.1所对应的温度;La Niňa年长程连边数较El Niňo年明显增加,遥相关作用比较显著,温度变化的关联稳定性较El Niňo年更好一些.热带地区温度变化正常年份的长程和短程连边数均较少,气候变化的各种信号不明显,更难判断气候变化的中长期特征.极端高温事件频发年对网络性质的影响较小,极端低温事件频发年网络长程连边数明显增加,其关联稳定性较极端事件频发年和正常年更强;四方面的研究均表明对网络性质影响最大的区域为180°E—80°E,15°N—15°S的赤道中东太平洋区,网络能否保持稳定的关键是该区域是否会受到重大外强迫等作用. 关键词: 极端事件 强El Niňo/La Niňa年 极端事件频发年 稳定性  相似文献   
83.
1—30d尺度温度关联网动力学统计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中的温度资料,从低频和高频振荡等多种尺度构建温度关联网络,并分析其动力学统计性质及转换条件.研究表明:1和30d尺度下温度关联网络分别属于小世界网络和类全局耦合网络.温度关联网络在两种类型之间转化的时间尺度条件为11—12d.1d尺度节点的连边数南北半球呈准对称分布,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存在三个连边数较大的区域:热带印度洋海域、赤道东太平洋海域和赤道东大西洋海域.海陆气候子系统的关联性差异导致30d尺度温度关联网络中陆地节点的联边数较少,节点之间的关联性相对海洋要差许多. 关键词: 多尺度 小世界网络 全局耦合网络 关联阈值  相似文献   
84.
We report a photoluminescence (PL) energy red-shift of single quantum dots (QDs) by applying an in-plane compressive uniaxial stress along the [110] direction at a liquid nitrogen temperature. Uniaxial stress has an effect not only on the confinement potential in the growth direction which results in the PL shift, but also on the cylindrical symmetry of QDs which can be reflected by the change of the 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of PL peak. This implies that uniaxial stress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uning PL energy and fine structure splitting of QDs.  相似文献   
85.
有源谐振静电陀螺支承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电陀螺(ESG)工程化应用是国防科技及惯性测量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支承系统(ESS)的工程化是关键之一。本文利用高压支承变压器高频载波下付边电感与负载电容的谐振特性,设计并研制了有源谐振的ESS。它有利于消除ESS的起支击穿,系统功耗比原有的ESS降低了50%,系统动态指标优良。  相似文献   
86.
氨基C酸偶氮氯膦,化学名称为2-[2-(5-氯苯膦酸)-偶氮]-7-[2-(4,8-二磺酸)-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具有良好的分析性能。 本文研究在盐酸介质中,与稀土元素发生的β型显色反应。主要试剂和仪器同文献[2]。试验是在25毫升容量瓶中,加入适量单一稀土标准溶液,数毫升10N盐酸,1毫升0.05%的显色剂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1厘米吸收池,以相应的试剂空白为  相似文献   
87.
不同条件下合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晶体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磷酸钠和硝酸钙为原料,在8种不同条件下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n-HA)晶体,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n-HA晶体的形态、组成、Ca/P摩尔比和结晶度。运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IR)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表征了不同条件下得到的纳米羟基磷石灰晶体的形貌、组成和结晶度。用化学方法分析了纳米羟基磷灰石晶体的Ca/P摩尔比。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合成的纳米磷灰石晶体均为含有HPO42-和CO32-的弱结晶结构,与自然骨磷灰石类似。  相似文献   
88.
蜡样芽孢杆菌的二阶导数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非破坏性地分析了蜡样芽孢杆菌,在获得完整全细胞组分的红外光谱信息基础上,进行了二阶导数光谱转换。结果表明,根据二阶导数光谱特征吸收峰可区分蜡样芽孢杆菌细胞的荚膜、芽孢、贮能物质等特殊结果物质。以1 654 cm-1附近的α-螺旋结构的蛋白酰胺带吸收峰与在1 601和1 403 cm-1附近显示的强羧基伸缩振动吸收峰可探测到细胞荚膜结构;根据1 617,1 372和1 569 cm-1附近的吡啶二羧酸(DPA)的吸收峰可认定细胞内芽孢的存在;此外,可在二阶导数红外谱图中同时找到多聚β-羟基丁酸(PHB)细胞粒、荚膜、芽孢的吸收峰。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可分辨重叠光谱来探测细胞多种结构物质,为从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角度,为研究蜡样芽孢杆菌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以多甘醇为原料,经氧化、取代反应制备了多甘酰氯,再与仲胺反应,合成了7个开链酰胺型冠醚化合物和1个酰胺型大环化合物,除冠醚(Ⅰ)外,其余均未见文献报道。它们的结构经红外、核磁、质谱和元素分析数据确认,并用四圆单晶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冠醚(Ⅱ)单晶的晶体结构,进一步从理论上说明了它是优良的钙离子选择电极的中性载体。  相似文献   
90.
自烷氧基乙酸乙酯的乙氧草酰化,继以热裂去羰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烷氧基丙二酸二乙酯(Ⅵ,R=n-C3H7,n-C4H9,iso-C4H9,iso-C5H11和C6H5CH2);进一步烷基化,得到烷氧基烷基丙二酸二乙酯(Ⅶ,R'=CH3,C2H5,n-C3H7n-C4H-9)。烷氧基烷基丙二酸二乙酯(Ⅶ)与脲、硫脲和与胍的缩合的容易程度相差颇巨。除苯甲氧基乙基丙二酸二乙酯曾与脲缩合生成相应的5,5-二取代巴比酸(I,Y=O)外,其他的各烷氧基烷基丙二酸二乙酯(Ⅶ)均未能与脲顺利地发生缩合。各烷氧基烷基丙二酸二乙酯(Ⅶ)与硫脲的缩合效果较佳,但其中仍有若干未能得到所期望的2-硫代巴比酸(I,Y=S)。两个系列的烷氧基烷基丙二酸二乙酯(Ⅶ,R=n-C3H7和C6H5CH2;R'=CH3,C2H5,n-C3H7,和n-C4H9)与胍的缩合非常顺利,生成相应的5,5-二取代-2-亚氨基巴此酸(I,Y=NH)。5-苯甲氧基-5-烷基-2-亚氨基巴比酸还进行了氢解,得到相应的5-羟基-5-烷基-2-亚氰基巴比酸(I,R=H,R'=烷基,Y=N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