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1篇
  免费   315篇
  国内免费   314篇
化学   698篇
晶体学   29篇
力学   84篇
综合类   51篇
数学   329篇
物理学   80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NaVO3,Y2O3,Eu2O3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在不同pH值(pH =6.5,8.2,10.1,13)条件下合成了具有不同形貌与颗粒尺寸的YVO4∶ Eu3+纳米荧光粉.利用XRD,TEM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样品均为具有四方锆石结构的YVO4∶Eu3+纳米晶,溶液pH值对所合成样品的形貌与颗粒大小均有明显影响,而且光致发光性能与样品的形貌有关,YVO4∶Eu3棒状纳米荧光粉因具有较高结晶度而具有较高的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82.
典型的三聚氰胺致幼儿肾结石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得到经过医学证实的典型三聚氰胺肾结石,将2 mg肾结石与200 mg KBr一同放入玛瑙研钵中研碎,进行压片。用Perkin-Elemer公司生产的spectrum 100光谱仪得到了该结石的红外光谱。吸收峰在4 000~2 000 cm-1之间有3 487,3 325, 3 162, 2 788 cm-1,在1 700~1 000 cm-1之间有1 694,1 555,1 383,1 340,1 189,1 122 cm-1,在1 000~400 cm-1之间有993,782,748,709,624,585,565,476 cm-1。结石的红外光谱经过与文献报道的饲喂含氰尿酸、三聚氰胺宠物饲料后猫的肾结石的红外光谱图及普通人肾结石的红外光谱图对比,相差很大,说明该患儿结石与宠物结石及普通人肾结石的成分相同的可能性不大;分别与三聚氰胺与尿酸的红外光谱图对比,各有50%的相似性; 将三聚氰胺、尿酸按1∶1混合后,红外光谱出现的峰在4 000~2 000 cm-1 之间有3 469,3 419,3 333,3 132,3 026,2 827 cm-1, 在1 700~1 000 cm-1之间有1 696, 1 656, 1 555, 1 489, 1 439, 1 350, 1 311, 1 198, 1 124, 1 028 cm-1, 在1 000~400 cm-1之间有993,878,814,784,745,708,619,577,475 cm-1,将其与结石的红外光谱对比,发现两张图谱有83.3%的相似性,由此得出典型三聚氰胺尿结石的主要成分为三聚氰胺和尿酸。  相似文献   
83.
陶汝茂  司磊  马阎星  邹永超  周朴 《中国物理 B》2011,20(9):94208-094208
The propagation performance of high-power partially coherent fibre laser beams in a real environment is investigated and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a high-power fibre laser propagating in a real environment is established. The influence of a collimating system and thermal blooming is considered together with atmospheric turbulence and mechanical jitter. The laser energy concentration of partially coherent beams in the far field is calculated and analysed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model. It is shown that the propagation performance of partially coherent beams depends on the collimating system, atmospheric turbulence, mechanical jitter and thermal blooming. The propagation performance of partially coherent beams and fully coherent beams is studi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partially coherent beams are less sensitiv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rmal blooming, which results in that the energy degeneration for partially coherent beams is only 50% of that for fully coherent beams. Both partially coherent beams and fully coherent beams become less sensitive to thermal blooming when the average structural constant of the refraction index fluctuations increases to 1.7 × 10-14 m-2/3. The investigation presents a reference for applications of a high-power fibre laser system.  相似文献   
84.
建立了一套门控闪烁测量系统(门控ST-PMT系统), 测量了稠密等离子体聚焦(DPF)波形后沿中子峰下3~4个量级的物理图像, 分别讨论了长电缆对 DPF D-D, D-T中子峰下3~4个量级波形测量的影响, 采用数学方法分析了长电缆作为频率滤波函数在解逆卷积函数中的应用, 解析了电缆带宽对测量结果的影响。The influence of the Fourier Transform on long cable in the measurement of fall time of DPF neutron profile is discussed by mathematical methods. The application of anti convolution function with the Fourier Transform on long cable is analysed.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the peak time and the time that the height falls 3 orders of magnitude after peak is measured with gated detector array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PMT(photomultiplier tube) and organic scintillation crystal.  相似文献   
85.
分析了壁面具有不同渗透的涨缩管道内微极性流体的流动.对于壁面的胀缩,考虑常系数和时间函数的膨胀率两种情况.对于第1种情况,应用同伦分析方法得到该问题的速度和微旋转角度的表达式.并且画图分析了各个不同参数,特别是膨胀系数和不同的渗透率对流体的动力特征的影响.可以得到第1个重要的结论:壁面的膨胀率和不同的渗透对流体的动力特征有重要的影响.根据Xu的模型,考虑了第2种也是更具有一般性的情况,假设壁面的膨胀率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样的假设下,控制方程被转化成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并且同样也可以应用HAM方法进行求解.应用代数和指数的模型来描述膨胀率从初始状态到最终状态的演变过程.然而,结果表明包含有时间的解很快地趋向于稳态的解.这样可以得到第2个重要的结论,时间在壁面的膨胀收缩中扮演着次要的角色,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86.
复合物III是细胞呼吸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杀菌剂的重要作用靶标之一,近年来以复合物III为靶标的杀菌剂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在总结了复合物III结构和功能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抗霉素A、氰霜唑、Surangin B等Qi位点抑制剂,甲氧丙烯酸酯类、噁唑菌酮、粘噻唑、标桩菌素、UHDBT等Qo位点抑制剂,以及双位点抑制剂NQNO与复合物III的作用机理,并对各类杀菌剂的构效关系进行了归纳和讨论。  相似文献   
87.
王小卡  汤富领  薛红涛  司凤娟  祁荣斐  刘静波 《物理学报》2018,67(16):166401-166401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Cu_2ZnSnS_4体相的晶格结构、能带、态密度及表面重构与H,Cl和F原子在Cu_2ZnSnS_4(112)表面上的吸附和钝化机理.计算结果表明:表面重构出现在以金属原子Cu-Zn-Sn终止的Cu_2ZnSnS_4(112)表面上,并且表面重构使表面发生自钝化;当单个H,Cl或F原子吸附在S原子终止的Cu_2ZnSnS_4(112)表面上时,相比于桥位(bridge)、六方密排(hcp)位和面心立方(fcc)位点,三种原子均在特定的顶位(top)吸附位点表现出最佳稳定性.当覆盖度为0.5 ML时,无论H,Cl还是F原子占据Cu_2ZnSnS_4(112)表面的2个顶位均具有最低的吸附能.以S原子终止的Cu_2ZnSnS_4(112)表面在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态主要由价带顶部Cu-3d轨道和S-3p轨道电子贡献,此即表面态.当H,Cl或F原子在表面的覆盖度达0.5 ML时,费米能级附近的表面态降低,其中H原子钝化表面态的效果最佳,Cl原子的效果次之,F原子的效果最差.表面态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吸附原子从S原子获得电子致使表面Cu原子和S原子在费米能级处的态密度峰几乎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88.
基于乙二胺-β-环糊精的包结分离作用,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5种果蔬(黄瓜、葡萄、莴苣、茄子和土豆)中烯酰吗啉顺反-异构体的LC/MS方法。果蔬中残留的烯酰吗啉异构体用QuEChERS方法提取,然后用自组装的N-丙基乙二胺(PSA)、石墨化炭黑(GCB)和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MNPS)复合物进行快速净化。由于乙二胺-β-环糊精柱能与顺、反烯酰吗啉异构体形成稳定性不同的包结物,环糊精柱能高效分离几何异构体,结合液质联用技术,通过选择离子监测灵敏地测定5种果蔬中的顺、反烯酰吗啉异构体残留量。考察了不同柱温对烯酰吗啉异构体分离度的影响以及电喷雾离子化等优化条件。采用0.1%甲酸-乙腈(1090,v/v)作流动相,流速0.5mL·min-1,在20℃的柱温下,烯酰吗啉顺反异构体在环糊精柱上的分离度(Rs)为2.2,分析时间在10min内。烯酰吗啉顺反异构体的质谱定量离子m/z 388.20->301,Q1电压是-18ev,碰撞能量(CE)-21ev以及Q3电压是-20ev,碰撞能量(CE)-32ev。对于反式-和顺式-烯酰吗啉分别在0.12520μg·kg-1和0.37560μg·kg-1范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它们的最低检出限(LODs,S/N=3)分别为0.0350.066和0.0150.069μg·kg-1。基质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均在76%109.0%之间,对反式-烯酰吗啉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在3.2%8.2%和2.9%9.9%范围,而对于顺式-烯酰玛琳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在1.1%6.9%和2.3%10.1%范围。该方法简便、快速和准确,适用于果蔬中烯酰吗啉顺、反异构体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9.
采用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鳞状形貌的BiOBr/Bi2WO6复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2吸附/解吸附比表面测定仪(BET)、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等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对比Bi2WO6与BiOBr的SEM照片,结合KBr的浓度实验,提出了BiOBr/Bi2WO6的鳞状形貌的形成机理。选取有机染料为吸附质,BiOBr/Bi2WO6为吸附剂进行了复合物吸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BiOBr/Bi2WO6对阳离子染料表现出优越的吸附性能,10 min对次甲基蓝(MB)的吸附率高达99%,优于常规的活性炭吸附剂。此外,BiOBr/Bi2WO6对有机染料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反应速率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90.
袁振东  司雅红 《化学教育》2016,37(24):77-81
1892年,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通过创建电子论,为原子内部电子的发现提供了理论基础。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从阴极射线中发现了自由电子,打破了原子不可分的传统观念,由此引发了卢瑟福、玻尔等人对原子内部结构的探索。同时,化学家们将物理学中的电子引入化学,开始用原子结构中的电子来解释化学行为,提出了化学键的电子理论,推动了化学键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