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2篇
  免费   981篇
  国内免费   218篇
化学   571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281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34篇
物理学   175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所谓"混合劈尖"是区别于单纯的空气劈尖和水膜劈尖的一种新型劈尖,即在劈尖角θ及有效长度L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在空气劈尖内人为地制造出水膜特区,形成一劈两区的布局.实验中同一光束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在该劈尖上,在两区域内不  相似文献   
72.
设计了一种双旋流槽离心式喷嘴,采用高速录像系统,研究了液体推进剂模拟工质在喷口处的雾化角特性。在实验基础上,建市r离心式喷嘴内流的VOF模型,基于FLUENT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喷嘴内流场密度、速度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喷雾初期喷嘴内存在一个空气核,随后很快消失,雾化角变小并趋于稳定。雾化角计算值与测量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3.
针对大学物理实验现有测量空气比热容比装置存在的不足,研制了可测量不同温度下空气的比热容比的装置,包括贮气瓶、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水浴系统.该装置可使贮气瓶内空气保持在30~90℃之间的任一温度.每隔10℃测量空气的比热容比值,实验结果表明空气比热容比随温度上升而下降.  相似文献   
74.
彭璇 《物理化学学报》2014,30(11):2000-2008
采用巨正则系综蒙特卡罗(GCMC)方法研究了空气中微量苯组分在单臂碳纳米管(SWNTs)上的吸附净化.模拟表明,具有较大孔径的(20,20)纳米管比较适合吸附纯苯蒸汽,而对于移除空气中的毒性苯物质,苯的吸附选择性分别在(12,12)纳米管及4.0 MPa时和(18,18)纳米管及0.1 MPa时出现最小值和最大值.为了解释这一异常行为,我们进一步分析了N2-O2-C6H6混合物的局部密度分布、吸附分子构型和概率密度分布,发现(18,18)纳米管内外完全被苯分子占据,而对于(12,12)纳米管,由于存在更强的吸附质-吸附剂相互作用,空气分子更倾向于吸附在管与管之间的间隙.此外,吸附分子的空间有序参数表明大多数苯分子采取"平躺"在纳米管表面的定位,而线性的N2和O2分子则多数平行于孔轴方向.最后研究了温度和苯分子主体相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我们发现较大孔中的选择性随着温度的增加比小孔下降更加明显.与此对比,主体相苯浓度对小孔中的选择性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3种多环芳烃(萘、萘烷和四氢化萘)的含量。样品采用活性炭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20min,用DB-FFAP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火焰离子检测器检测。3种多环芳烃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在0.05~0.5 mg·L-1之间。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在89.3%~97.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2.2%~5.4%之间。  相似文献   
76.
2014年9月23日,中国,上海,珀金埃尔默——全球领先的环境和人类安全与健康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的第七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上发布了其最新研发的创新性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网络Elm  相似文献   
77.
计算气动声学的问题、方法与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简要介绍了气动声学理论的发展和现状,探讨了用数值方法处理气动声学问题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指出此方面研究急待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准确模拟波运动特征的差分方程和无反射边界条件处理,最后讨论了在有限条件下可作先行研究的数值方法和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78.
1.IntroductionBioaerosolsaremicroorganismsorparticles,gases,vapors,orfragmentsofbiologicalorigin(i.e.,aliveorreleasedfromalivingorganism)thatexistintheair.Bioaerosolsareeverywhereintheenvironment.Underfavorableconditions,bioaerosolsareabletogrowandpropagateonavarietyofbuildingmaterialsandindoorsurfaces,causingindoorairpollution.Therefore,owingtotheirubiquitouspresenceinnature,bioaerosolsasapollutionsourcearealmostinevitableinarangeofenclosedenvironmentsandincommunityair(Kodama&McGee,1986;Lig…  相似文献   
79.
PM10 (particulate matter with aerodynamic diameter less than 10 μ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simultaneously at nine urban sites and one urban background site during two intensive observation campaigns in 2006. Concentrations of elemental carbon (EC) and organic carbon (OC) in PM10 were analyzed using an element analyzer. The characteristics regarding spatial and season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OC and EC concentration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PM10 mass, as well as correlation between OC and EC,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average OC and EC concentrations for urban sites were 57.5 ± 20.8 and 8.3 ± 3.9 μg/m^3, respectively, both being around three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for urban background site. As a whole, EC concentrations did not show distinct seasonal variations, though OC concentrations were generally higher in autumn than in spring. For urban sites, total carbonaceous aerosol (TCA) accounted for 33.2% in spring and 35.0% in autumn of PM10 mass. The OC and EC concentrations were found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each other both in spring and in autumn, implying the existence of similar emission sources such as coal combustion. The OC/EC ratios generally exceeded 2.0, indicating the presence of secondary organic carbon (SOC), whose estimated concentration for urban Chongqing was 26.7 and 39.4μg/m^3, accounting for 48.9 and 61.9% of the total OC observed in the samples, in spring and in autumn,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80.
空气冲击波在坑道内走时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介绍了内爆炸试验的发展及现状,通过实验研究建立了可以对高能炸药在坑道内爆炸的空气冲击波到时进行预计的公式。该公式适用于爆点在固定横截面的直通道口外、口内及口部处爆炸的情况。利用该公式可以求出空气冲击波在坑道中传播速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