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2篇
化学   121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石墨粉为原料, 采用Hummers法液相氧化合成了氧化石墨(GO), 然后用化学一步还原制得石墨烯负载钯催化剂. 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表征表明, Pd在石墨烯载体上有较好的分散度, 粒径为3-5 nm. 电化学活性面积(EASA)、循环伏安(CV)、计时电流(CA)和计时电位(CP)等电化学测试表明, 与传统Pd/Vulcan XC-72相比, Pd/石墨烯催化剂对碱性介质中乙醇电催化氧化的催化活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2.
以EDTA为螯合剂,加入MX2结构化合物NiSe_2作为晶种,水热合成了FeS_2 纳米晶 .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为单一相黄铁矿型FeS_2 (pyrite) ,平均粒径约 4 0— 5 0nm .丝网印刷成膜且高温退火后FeS_2 薄膜光学直接带隙变宽 .随晶种量的增加 ,吸收边在紫外—可见光谱区红移、方块电阻升高、霍尔迁移率上升和载流子浓度下降 ,实现了n型掺杂 .并且对FeS_2 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3.
采用溶胶-凝胶水热法合成了单相黄铁矿结构的FeS2粉晶.用x射线衍射、傅氏变换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对FeS2粉晶进行了表征,以简化的数学模型及相变理论讨论了晶体生长过程.结果表明:FeS2晶粒的生长过程属于相变与扩散的混合机制,符合经时间指数修正的二次方动力学方程,是一个生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水热晶化温度高于453 K、反应时间超过18 h且有适量的硫参与反应时,可得到单相的黄铁矿型的FeS2.该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前期为白铁矿和黄铁矿的成核孕育阶段,中期为FeS2晶核以黄铁矿吞并白铁矿的相变方式逐渐长大的阶段,后期为小晶粒融合而大晶粒继续长大的扩散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74.
以石墨粉为原料, 采用Hummers法液相氧化合成了氧化石墨(GO), 然后用化学一步还原制得石墨烯负载钯催化剂. 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表征表明, Pd在石墨烯载体上有较好的分散度, 粒径为3-5 nm. 电化学活性面积(EASA)、循环伏安(CV)、计时电流(CA)和计时电位(CP)等电化学测试表明, 与传统Pd/Vulcan XC-72相比, Pd/石墨烯催化剂对碱性介质中乙醇电催化氧化的催化活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5.
以石墨粉为原料, 采用Hummers法液相氧化合成了氧化石墨(GO), 然后用化学一步还原制得石墨烯负载钯催化剂. 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表征表明, Pd在石墨烯载体上有较好的分散度, 粒径为3-5 nm. 电化学活性面积(EASA)、循环伏安(CV)、计时电流(CA)和计时电位(CP)等电化学测试表明, 与传统Pd/Vulcan XC-72相比, Pd/石墨烯催化剂对碱性介质中乙醇电催化氧化的催化活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6.
磁载光催化剂TiO2/SiO2/Ni0.5Fe2.5O4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磁载体(SiO2/Ni0.5Fe2.5O4),溶胶-凝胶法得到易于磁分离回收的磁载光催化剂TiO2/SiO2/Ni0.5Fe2.5O4。用XRD、SEM、IR和UV-Vis等进行表征。研究了太阳光下催化剂对亚甲基蓝溶液的脱色性能。结果表明,在太阳光下,磁载光催化剂TiO2/SiO2/Ni0.5Fe2.5O4可使亚甲基蓝溶液迅速脱色;3次循环使用后脱色率仍为95%以上,回收率为98.8%。  相似文献   
77.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PtRu/MWCNTs阳极催化剂,并以循环伏安、线性扫描、计时电流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测试研究了其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结果表明,水热合成的PtRu/MWCNTs较之同样条件下合成的PtRu/Vu lcan XC-72有更好的对甲醇氧化的催化活性和更强的抗毒化能力。  相似文献   
78.
Ni离子掺杂对CoAl双氢氧化物电化学电容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oAl LDHs with different molar ratio of Ni have been prepared by chemical co-precipitation method.XRD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materials have layered structures.Electrochemical tests show that Co(Ni)Al LDHs as electrode material have typical capacitive properties in a wide voltage range of 0.0 to 0.6 V;Co(Ni)Al LDH(Ni∶Co =4∶6)as an electrode material has the highest capacitance of 960F·g-1 and good cycling performance.But the poor capacitive properties of NiAl LDH electrode are showed in a narrow voltage range of 0.3 to 0.55 V.  相似文献   
79.
β-萘磺酸掺杂聚苯胺纳米粒子的固相反应法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 β 萘磺酸掺杂的聚苯胺纳米粒子 ,并以红外光谱 (FTIR)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透射电镜 (TEM) ,X 射线衍射 (XRD)以及粉末微电极等测试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固相反应法合成的 β 萘磺酸掺杂聚苯胺粒子直径为 30~ 5 0nm ,聚苯胺分子链排列有序 ,晶化率较好 .粉末微电极的循环伏安测试表明 ,β 萘磺酸掺杂聚苯胺有较好的电化学活性 .  相似文献   
80.
低温合成樟脑磺酸掺杂聚苯胺微管的电化学电容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温条件下合成了长约为2-3 μm, 外径约为300-400 nm 的樟脑磺酸掺杂聚苯胺微管. 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显示, 生成的聚苯胺微管管径受樟脑磺酸浓度的影响, 高浓度的掺杂剂有利于管状聚苯胺的形成. 采用交流阻抗、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等测试技术对不同产物的电化学电容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苯胺单体与樟脑磺酸的摩尔比为1:1时所得掺杂态聚苯胺电极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单电极比电容达到522 F·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