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8篇
  免费   1002篇
  国内免费   2424篇
化学   4640篇
晶体学   173篇
力学   433篇
综合类   123篇
数学   54篇
物理学   2031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372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375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纳米Fe3O4粒子(nano-Fe3O4)和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制备了nano-Fe3O4-RGO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nano-Fe3O4-RGO/GCE),采用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CV),方波伏安法(square wave voltammetry,SWV),计时电流法(chronoamperometry,CA),计时库仑法(chronocoulometry,CC)研究了吡罗昔康(Piroxicam,PC)在此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电化学动力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与GCE相比,nano-Fe3O4-RGO/GCE对PC的电化学氧化作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氧化峰电流显著增加;对各种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测得峰电流Ipa与PC浓度在2.0×10-6~2.0×10-4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5.3×10-7mol·L-1,加标回收率为100.0%~104.0%。该方法快速,灵敏,并将nano-Fe3O4-RGO/GCE用于市售吡罗昔康片剂的测定,结果符合定量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62.
本文研究了芬苯达唑(Fenbendazole,FBZ)在石墨烯(RGO)与离子液体(N-丁基吡啶六氟磷酸盐)复合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及电化学动力学性质。同时用CC法(计时库仑法)、计时电流法(CA)测定FBZ在RGO-[Bupy]PF6/CPE上的电极反应动力学参数,并用方波伏安法(SWV)测定FBZ氧化峰电流(Ip)与其浓度c在4.0×10-8~1.0×10-5mol·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μA)=1.471+5220.78c(10-3mol·L-1),R=0.9995,检测限(S/N=3)为1.4×10-9mol·L-1,在此基础上用SWV法对FBZ片剂中FBZ含量进行了电化学定量测定,RSD在0.2%~0.9%之间,回收率在99.0%~101.4%之间。  相似文献   
63.
分别采用高压有机溶剂法和回流法不同的制备方法,制备了含铂20%(w)的催化剂Pt/C-HP(高压有机溶剂法)和Pt/C-Reflux(回流法)。实验发现:对于甲醇的阳极氧化过程,高压有机溶胶法制得的催化剂活性较高,催化剂Pt/C-HP甲醇氧化峰电流密度是Pt/C-Reflux的1.5倍,且远远高于商业催化剂JM3000含铂20%(w)Pt/C催化剂,催化剂Pt/C-Reflux甲醇氧化峰电流密度与商业催化剂JM3000催化剂相当。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循环伏安法(CV)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的结果表明:高压有机溶胶法制得的催化剂分散性比回流法制得的催化剂好,使得前者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比表面积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64.
建立了一种毛细管电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CEC-ESI-TOF/MS)联用分离分析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和盐酸氯丙那林混合手性药物的方法。利用实验室自制有机-无机杂化开管柱作为色谱分离柱,考察了缓冲溶液的浓度、p H值、运行电压、分离温度、鞘液的种类、鞘液添加剂、鞘液的流速等分离检测条件对分离度和电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分离检测条件下,两种混合手性药物的4个组分在18.5min内实现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65.
从电学、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数学方法建立和分析了一种电-力振动模型。这是一种较复杂的电力混合作用的线性振动系统,由模型的特殊结构(类扬声器结构)作者确立了两种磁场,即感生磁场和外磁场两者正交独立,并规定了电学、力学两种不同物理量的坐标取向关系。该模型需要求得三阶正系数常微分方程的收敛解,再求得包含暂态、稳态项的完整解。另外,文章从能量和做功的角度,通过对电压电流间的相位差分析,对所建模型的正确性作了论证,同时也为这类建模引荐了一种论证手段。  相似文献   
66.
A few additional data from our previous experiments were plotted to emphasize the shear-thickening behavior of deoxy sickle erythrocyte (SS) suspension. A constitutive equation (named as FX equation) was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a cylindrical pipe flow of a shear-thickening fluid. A blunt velocity profile and its volume flow rate were calculated. The flow was non-viscous (potential)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pipe (i.e. the central core or the central plug-flow), and became more and more viscous towards the wall of the pipe after a specific radial distance, which was determined by a critical shear rate of (named as Fungs shear rate). Furthermore, combining the FX equation with the original Cassons equation, the author obtained a modified Cassons equation by introducing .The English text was polished by Yunming Chen.  相似文献   
67.
电流变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郝田  陈一泓 《力学进展》1994,24(3):315-335
电流变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学科。本文从电流变学的发展概况,电流变流体,电流变效应的机理和电流变体的应用等4个方面对电流变学的概貌做了阐述,力求能准确地反映国际上电流变学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68.
 介绍了在所研制的非牛顿流体力学实验装置上,进行的基础性-提高性-研究性实 验. 基础性实验包括爬杆、射流胀大、无管虹吸演示实验;提高性实验包括流变特性、出口 压力测试实验;在以非牛顿流体润滑脂为例的流变特性实验时,发现存在壁滑移,进行了存 在壁滑移时的流变特性和在管道流动中的壁滑移减阻研究性实验.  相似文献   
69.
某软土深基坑工程时间效应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土地区的深基坑因土体的固结作用和流变性而具有了时间效应。本文以Biot固结有限元法为基础,用三元件模型中的第一个线性弹簧模拟固结作用,弹性模量考虑了开挖应力路径和应力历史的影响;另外一部分(KELVIN模型)来模拟土体的流变性,以实际变形的反演来得到两个参数的大致取值,再对基坑的变形情况以及进一步开挖进行分析。假定为正常固结饱和粘土,平面应变问题。通过对某饱和软粘土地基深基坑开挖工程实例的分析,得到的挡墙水平位移曲线与实测曲线很吻合,表明程序较好地反映出基坑的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70.
电流变液在两平行电极板间流动行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电流变液流经两间距为1.1mm的平行电极板的流动行为,实验所观测到的由于电流变液在电场作用下非均匀固化所引起的固相颗粒淤积与饱和过程、河道分岔和失稳等现象,对现有的有关电流变阀均匀流动模型提出了质疑,这为进一步深入理解电流变液的力学行为,建立新的理论模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