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70篇
化学   157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36篇
物理学   1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陈文彬  刁庚秀  吴琦 《发光学报》2006,27(2):243-248
以Alq3作为发光层,在OLED串联型制作系统上成功制备出ITO/TPD/Alq3/LiF/Al结构的有机发光器件,并建立了一套OLED电流(J)、电压(V)、亮度(B)自动测试系统,在氮气和空气环境下测试并分析了OLED的发光特性。结果表明,基于Alq3的双层OLED的正向J-V特性可以用陷阱电荷限制流来描述;反向工作时,低压下的反偏电流可能是针孔产生的漏电流,高压下反偏OLED的J-V特性应满足F-N隧穿机制。随着电流进入快速增长阶段,B-J曲线近似地呈线性关系;在低场下,发光效率随电压升高而增大,在高场下,发光效率随电压升高而减小。实验中,还观察到了在电压V=4V左右时,器件具有明显的负阻特性(NDR),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由针孔引起的丝状电流可能是负阻特性的成因。  相似文献   
62.
利用简单的氨还原方法制备了GaN:Tb纳米颗粒. 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纳米颗粒为六方结构, 根据Scherrer公式, 计算得到了GaN:Tb纳米颗粒的平均晶粒大小为21.2 nm; 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为GaN:Tb纳米颗粒尺寸均匀, 尺寸大小约为20 nm; 除正常的GaN Raman振动模式外, 还观察到了251和414 cm-1 2个额外的Raman散射峰, 前者是表面无序或尺寸限制效应造成的, 而后者则是八面体Ga-N6振动模式; 最后, 测量了GaN:Tb纳米颗粒的室温光致发光谱, 获得了Tb3+离子在可见光区(位于493.9, 551.2, 594.4和630.1 nm)的本征发光.  相似文献   
63.
依据化学仿生原理,将整体药物研究与分子药物研究法(以微量元素为指标)相结合,设计体外仿生消化法用于蕨类植物分析前处理。以单层脂质体为细胞膜模型,萃取分离食糜中微量元素形态(单层脂质体亲合态、水溶态);根据单层脂质体亲合态含量对微量元素的生物可给性和危险性进行评价。比较单层脂质体结合亲和态金属在胃、肠中浓度,可得金属主要吸收部位。沙椤茎、叶和蜈蚣草茎、叶成年人摄入安全剂量分别为210.4、153.5、828.2、367.5 g/day,最大摄入剂量分别为864.1、1208.8、2067.1、1977.3 g/day。  相似文献   
64.
65.
污水处理和再生回用是缓解我国水污染严重和水资源紧张的有效途径。二级出水水量大、稳定且水质相对良好,是污水再生回用的良好水源。然而,二级出水中广泛存在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ompounds,EDCs),对其再生回用形成了潜在的安全风险。臭氧氧化是去除EDCs的有效方法,但二级出水中存在着多种有机质,臭氧降解EDCs的过程中同时和有机质中的活性基团发生反应,引起一定程度的臭氧衰减,从而对EDCs的臭氧氧化造成影响。有机质中与臭氧反应的活性基团变化可反映为特征紫外和荧光光谱的变化。因此,可以采用特征紫外和荧光光谱变化来指示臭氧对EDCs的降解效果。本研究通过考察二级出水中主要的三类有机质代表(腐殖酸、牛血清蛋白和海藻酸钠)对臭氧衰减动力学的影响,进一步解析有机质对5种典型EDCs臭氧降解规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察特征紫外和荧光光谱与EDCs臭氧降解效果的关系,以期筛选出二级出水中EDCs臭氧降解效果的指示参数,并建立其与EDCs降解效率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以这些指示参数来预测EDCs的臭氧化降解情况,简化EDCs检测。该研究中五种目标EDCs(雌酮(E1)、雌二醇(E2)、雌三醇(E3)、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和双酚A(BPA))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双质谱联用技术同时分析定量。通过考察不同种类二级出水有机质对臭氧衰减动力学和EDCs降解效果的影响发现三种有机质均可促进臭氧衰减,对EDCs的臭氧化降解效率均有抑制作用,顺序依次是腐殖酸牛血清蛋白海藻酸钠;三种有机质的紫外-可见光谱特征谱图表明有机质中能与臭氧反应的活性基团在紫外-可见光有特定的响应特征;三种有机质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谱图表明富里酸类腐殖质及喹啉类结构对臭氧消耗均有显著的贡献;腐殖酸在254,258和280nm的紫外吸光度及激发波长/发射波长(Ex/Em)=240/396nm,Ex/Em=345/436nm的荧光吸光度去除率与臭氧投加量显著相关;其中280nm处的特征紫外吸光度UVA_(280),特征荧光吸光度Ex/Em=240/396nm可作为臭氧降解EDCs的指示参数,具体为UVA_(280)去除率大于18%或者Ex/Em=240/396nm去除率大于35%时,1μmol·L~(-1)的5种EDCs几乎被完全降解。此研究对污水处理厂臭氧去除EDCs过程中臭氧剂量的优化及EDCs去除效果具有指导作用,且可避免复杂的EDCs检测。  相似文献   
66.
Excitation functions have been measured for different projectile-like fragments produced in ^27Al(^19F, x )y reactions at incident energies from 110. 25 to 118. 75 Me V in 250 ke V steps. Strong cross section fluctuations of the excitation functions are observed. The cross-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excitation functions for different atomic number Z and for different scattering angle θcm have been deduced. These coefficients are much larger than the statistical theoretical calculated one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strong corre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exit channels in the dissipative heavy ion collision of ^27Al(^19F, x)y.  相似文献   
67.
Optical emission of plasma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ynamics distribution in the plume gen- erated by ablation of a SiC sample using Nd:YAG laser. The plume expansion dynamics is characterized by time-of-flight measurement. We find that the profiles of Si (I) (390.55 nm) split into two components and the Si (1I) (634. 71 nm) spectra show two distinct expansion dynamics regions. The time-of-flight measurement of Si(ll) (634. 71 nm) under different laser irradianee conditions, from 0.236 G W/cm^2 to 1.667 G W/cm^2,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8.
PET/PEN共混体系结构与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国内外PET/PEN共混体系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PET/PEN共混体系的结晶性能相容性酯交换影响因素、结晶动力学,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69.
近年来,人们更加关注二氧化碳与氧化环己烯的共聚反应,因为其共聚产物聚碳酸亚环己酯,有比其它类型的脂肪族聚碳酸酯更高的Tg和热分解温度[1].过去的10年间,科研人员研制出多种应用于二氧化碳与氧化环己烯共聚反应的催化剂,主要有二乙基锌助剂、羧酸锌、双金属催化剂(PBM)、稀土类以及高位阻类催化体系等[2].其中Coates等[3]在1998年报道的β二亚胺合锌型化合物进行二氧化碳与氧化环己烯共聚,其催化效率高达6.92×104gpolymer molcat.此后,催化剂的研究更多集中在高位阻二亚胺锌体系和SalenCr体系上.不断有文章报道其它的β二亚胺合锌高…  相似文献   
70.
合成了11种γ-氨基丁酸异硫氰酯偶联去甲斑蝥素与取代苯胺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NMR和HR-MS测试技术确证。抗惊厥活性初步测定表明,化合物Ⅱ2、Ⅱ3和Ⅱ8显示了较强的抗惊厥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