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56篇
化学   18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292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19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21.
甲醇被称为“液态阳光”,可以通过捕集二氧化碳合成制备,能有效解决内燃机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但甲醇发动机的冷启动困难,成为甲醇发动机发展的瓶颈。本文基于光学畸变矫正技术,采用透明气道可视化研究了不同喷射压力、气门升程、气门温度对进气道甲醇喷雾撞击气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喷射压力和增加气门升程可以促进喷雾撞击气门后的扩散,增加喷雾面积,从而提高喷雾与空气的混合。而随着气门温度的升高,喷雾在气门表面上形成蒸汽膜,抑制喷雾撞壁,显著增加了喷雾扩展距离和喷雾面积,明显弱化了甲醇的气门湿壁,具体地,本文实验中,甲醇喷雾撞击气门形成蒸汽膜的气门温度阈值为200?C。  相似文献   
522.
为了考察受超高车辆撞击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箱梁跨线桥的冲击动力和破坏行为,以一起近来发生的实际工程事故为案例进行精化有限元数值分析,并提出了双质量-并联弹簧(double mass-parallel spring, DM-PS)简化车辆模型,以有效地模拟超高车辆与桥梁的非对心碰撞行为。所建议DM-PS简化模型的有效性通过与两种广泛使用的车辆模型包括全尺(full scale, FS)模型和简单刚体(simple rigid, SR)模型的比较而得到充分地评估。计算结果表明:采用FS模型可得到与事故现场照片基本一致的跨线桥撞击区域破坏特征;SR模型高估结构的局部破坏,弱化结构的整体变形;DM-PS模型对于预测结构破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因此,所提出的DM-PS模型为超高车辆撞击桥梁结构防护设计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的分析手段。在此基础上,利用DM-PS模型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行为参数分析,深入考察了车辆撞击速度、撞击质量、撞击位置以及结构形式等效应。所得到的结论为:相比撞击质量,结构的冲击动力行为对于撞击速度有更高的敏感性;跨中受撞和边跨受撞的变形和破坏模式有较大差异,边跨受撞对于单侧支座损伤更严重;...  相似文献   
523.
针对一台520 mm缸径船用低速机进行三维全尺寸模拟,对比分析了氨/柴油两种运行模式不同喷油器方案对发动机燃烧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爆发压力限值内,采用合适的氨燃料喷射策略可以实现同工况下与柴油机相当的功率水平;采用“2+2”喷油器方案对柴油模式的燃烧过程影响显著,功率相比原机有下降(<10%);当前“2+2”喷油器方案下,各负荷氨气模式可以达到原机柴油模式功率水平,但NOx排放与气耗均略高于“3+3”模式。  相似文献   
524.
为深入认识构型弹体非正侵彻多层间隔靶板的弹道偏转规律,结合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了构型弹体在不同撞击姿态下侵彻多层间隔钢靶的弹道特性,其中引入弹体侧向接触力和侧向偏转力矩等参量,着重分析撞击着角和攻角对弹道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构型弹体非正侵彻过程中,在纵向发生阶梯式速度衰减,但变化较小;同时,由于穿靶过程中受到侧向接触力及其偏转力矩的作用,在侧向产生显著弹道偏转。撞击着角决定弹体所受外载荷的非对称程度,着角越大,弹体偏转越严重;撞击攻角则主要影响弹肩穿靶时的径向速度和弹尾穿靶时的触靶位置,二者共同影响弹道轨迹,因而存在使弹体偏转程度发生转折的临界攻角。相比于侵彻单层靶,构型弹体非正侵彻多层间隔靶板的显著特点为弹道偏转存在累积效应,且侵彻前一靶板的弹道偏转情况显著影响到侵彻后一靶板时的弹靶作用特征,进而导致弹道偏转与弹靶接触力互相耦合。相关研究对预测构型弹体侵彻多层间隔靶板性能、优化弹体构型和撞击姿态等具有较好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25.
低速水流能可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补充,适用于低速水流能开发的压电俘能器已在流场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而在钝体的表面增加附着物可影响压电俘能器的能量转换.通过改变附着物的形状、凸起高度和凹陷深度探究其对驰振式压电俘能器输出特性的影响.利用拓展的哈密顿原理建立俘能器的机械控制方程,引入高斯定理建立电场-位移控制方程,并基于准稳态假设计算驰振的水动力及力矩,进而得到压电俘能器机电耦合分段参数模型.用伽辽金法离散悬臂梁的位移,并在此基础上解耦控制方程,从而得到输出功率及悬臂梁位移近似解.通过水槽实验获得压电俘能器输出功率的实验值,并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0.51 m/s流速下,-2 mm椭球型凸起的压电俘能器RMS功率为1.411 mW,与无附着物的椭圆柱相比增幅为69.88%;当钝体包裹6 mm凸起的圆柱型附着物时,悬臂梁末端的振幅为3.07 mm,相比于无附着物的情况降低了84.83%.三维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凸起、凹陷为2 mm附着物的应用会使在钝体上形成的压差升高,进而加剧流致振动,且会影响从钝体两侧脱落涡的大小及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