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3篇
化学   77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MMA/BA无皂乳液聚合机理研究--三阶段成粒机理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用Coulter LS230激光粒径分析仪研究MMA/BA无皂乳液共聚合中单分散粒子的成粒机理.根据理论和实验数据分析,其成核过程为均相成核机理.根据粒径分布和粒子数变化情况,把无皂乳液聚合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成核-凝聚阶段,体系粒子数密度迅速增加,而粒径变化较小;第二阶段为成核-凝聚、增长-聚并共存阶段,当粒子数密度开始快速减少时,标志着第一阶段结束,第二阶段开始,当初级粒子开始消失时,标志着第二阶段结束;第三阶段为增长-聚并阶段.成核过程结束后,粒子迅速增长,较小粒子在增长过程中的优先聚并,导致粒径逐渐趋向均一,最终生成单分散性乳液.  相似文献   
52.
以对氨基苯磺酰胺、丙烯酰氯(或甲基丙烯酰氯)为原料合成了N-[4-(磺酰胺)苯基]丙烯酰胺(ASPAA)和N-[4-(磺酰胺)苯基]甲基丙烯酰胺(ASPMAA),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合成ASPAA的最佳条件:对氨基苯磺酰胺13.76g(80mmol),n(对氨基苯磺酰胺):n(丙烯酰氯)=1.0:1.1,n(丙烯酰氯):n(NaHCO3):1.00:1.14,0℃~2℃反应3h,反应液倾入10倍体积的的甲醇-水[V(甲醇):V(水)=1:10]中析出产物,收率在60%以上。合成ASPMAA的最佳条件:对氨基苯磺酰胺6.88g(40mmol),n(对氨基苯磺酰胺):n(甲基丙烯酰氯)=1.00:1.05,n(三己胺):n(甲基丙烯酰氯):1.0:1.0,在0℃~2℃滴加甲基丙烯酰氯后先在室温下反应1h,然后在60℃反应1h,反应液倾入700mL石油醚中析出产物,收率50%~60%.  相似文献   
53.
合成了两种离子型表面活性单体(Surfmer)磺化-十二醇-烯丙基甘油-丁二酸酯钠盐(ZC-L)和磺化-十二醇-甲基丙烯酰甘油-丁二酸酯钠盐(ZD-L).着重研究了ZC-L的结构、表面张力行为、均聚及共聚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不同Surfmer用量以及不同固含量下,MMA/BA/Surfmer,MMA/Surfmer及BA/Surfmer共聚乳液的表面张力较高,说明Surfmer已通过共聚结合在乳胶粒上,乳液中残留甚少.对MMA/BA体系,ZC-L的共聚性能比ZD-L好.  相似文献   
54.
MMA/BA/聚乙二醇马来酸单酯钠盐无皂乳液聚合的成粒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少量聚乙二醇马来酸单酯钠盐存在下,MMA/BA无皂乳液聚合成粒过程,发现聚合初期产生的初级粒子消失后,两次周期性地产生小粒子。经分析,是新的成核作用产生的,表明在聚合的中晚期,成核过程并未真正结束,而是处于成核-聚并的动态平衡之中。  相似文献   
55.
对苯乙烯磺酸在水滑石层间的柱撑及聚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苯乙烯磺酸在水滑石层间的柱撑及聚合;水滑石;对苯乙烯磺酸;柱撑;聚合  相似文献   
56.
聚氯乙烯-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通用聚氯乙烯(PVC)和脱氯化氢PVC树脂为基体,采用悬浮溶胀接枝共聚法合成聚氯乙烯-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对脱氯化氢PVC和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碱液为介质加热PVC能脱除少量氯化氢,得到以链节数为2,3,4的共轭双键为主的不饱和结构,而树脂的分子量变化不大;在相同接枝反应条件下,采用脱氯化氢PVC与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可以提高接枝率和接枝效率;PVC接枝共聚物的特性粘度随接枝率增加而增加,其重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均大于接枝所用的PVC树脂.  相似文献   
57.
研究了ZC-L,ZD-L等表面活性单体存在下,MMA,BA和MMA/BA乳液聚合的稳定性,制得了不含游离乳化剂,固含量在40%以上RMMA,PBA以及P(MMA/BA)稳定乳液。  相似文献   
58.
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组成控制和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氯乙烯 /N 苯基马来酰亚胺 (VC/PMI)共聚物组成随转化率的变化 ,体系中共聚物的累积组成偏差小于 0 0 5或 0 1的单体配比范围很小 ,采用加入第三单体丙烯腈 (AN)的方法进行改善 ,并以PMI在共聚物中的累积组成偏差作为控制参数 ,得到了PMI在共聚物中的累积组成偏差小于 0 0 5和 0 1的VC/PMIlAN较优的配比范围 .结合悬浮聚合工艺的特点 ,确定了VC/PMI/AN悬浮共聚的最佳单体配比范围为f1=0 72~ 0 84 ,f2 =0 0 2~ 0 0 4 ,f3 =0 1 2~ 0 2 4 .  相似文献   
59.
研究了偏氯乙烯 丙烯腈 (VDC AN)悬浮共聚体系中AN的水溶性对单体相组成和树脂组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由于AN部分地溶于水 ,使有机相AN的含量降低 ,导致共聚树脂的组成明显地不同于本体聚合模型的计算预测值 .为了准确地计算预测VDC AN共聚树脂的组成 ,本文假设溶于水的AN向有机相迁移的速度比聚合反应速度快得多 ,AN在两相的溶解分配近似为平衡态 .计算中先用描述AN在VDC/水系统中溶解分配的Marker式校正有机相AN的含量 ,然后根据校正后的AN含量用Mayo Lewis式计算预测VDC AN悬浮共聚物的组成 ,计算中有关的竞聚率值取自于文献中本体聚合的值 .计算结果与实验值一致  相似文献   
60.
核自旋单重态是一种特殊的自旋状态,其寿命远长于相应自旋的横向和纵向弛豫时间,能够被用于研究分子的慢扩散、慢运动、特征信号选择等过程.目前单重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孤立的两自旋体系.而本文以N-乙酰基天冬氨酸(NAA)分子中由亚甲基和次甲基的三个氢原子核构成的三自旋体系为研究对象,将亚甲基中的两个氢核制备成单重态.利用优化控制和数值计算方法,分别设计了包含和不包含次甲基氢核耦合的单重态制备脉冲,结果发现,不考虑次甲基氢耦合设计的优化脉冲,其在实际三自旋体系中的单重态制备效率会显著下降.另外,我们以单重态为起点,实现了针对次甲基和亚甲基的信号选择COSY谱和NOESY谱,结果表明基于单重态的二维谱能够有效避免谱峰重叠现象,提高谱图分辨率,并有助于提高分子结构解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