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3篇
化学   173篇
物理学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报告丙烯醛在乙酸-磷酸锂缓冲溶液中的极谱行为。随溶液pH值的变化,丙烯醛呈现四个极谱波。此可能是由于溶液中有单分子和二聚体两种状态的丙烯醛存在。在氢氧化锂底液中,利用亚硫酸氢钠对醛基和共軛双键的加成作用,抑制丙烯醛的双波;利用亚硫酸氢钠和甲醛的加成反应的可逆性而保存甲醛的波。并选择pH8.2的缓冲溶液为测定丙烯醛和乙醛的适宜条件,和提出在丙烯醛、甲醛和乙醛共存下,分别快速测定的极谱方法。  相似文献   
52.
化学修饰电极是近年来电化学领域中新发展起来的活跃研究方向。在电极表面的化学修饰方法中,聚合物涂层法是近二、三年才兴起的研究课题,其中把电活性氧化还原体固着于电极表面制成聚合物薄膜电极尤其引人注意。我们用等离子体聚合法成功地制出了聚乙烯二茂铁化学修饰电极。化学修饰电极的表面可用各种能谱方法表征,但电化学方法,特别是循环伏安法,是更为灵敏有效的方法。各类新极谱法是近年来新发展的半算符电分析法。用新极谱法研究化学修饰电极未  相似文献   
53.
亚甲蓝修饰电极推动的血红素蛋白质直接电子转移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绍俊  宋士华 《化学学报》1991,49(5):493-497
本文研究了几种血红素蛋白质包括牛血红蛋白, 人肌红蛋白和马心细胞色素C在亚甲蓝修饰电极上的非均相电子转移反应, 采用光透薄层光谱电化学法监测了血红素蛋白的直接电化学反应过程, 并进行了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54.
温度对中性红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谱法和电化学法研究了温度对中性红 (NR)与小牛胸腺DNA (CTDNA)相互作用的影响 ,在低温下和在低浓度下NR嵌入到CTDNA碱基内部 ,NR的显色团嵌入G -C碱基对并与核酸双螺旋的对称轴垂直 (γ =90°) ,当温度升高时 ,部分NR从DNA双螺旋中脱出 ,嵌入的NR发色团的长轴转变为与DNA双螺旋的对称轴成 45°角 (γ =45°)。  相似文献   
55.
设计了一种简易实用的长光程薄层光谱电化学池,该池以10mm石英比色槽为光学窗,2块5×10×50mm的聚四氟乙烯块为电极支承体,玻碳片为工作电极,且薄层厚度可调。以K_3Fe(CN)_6和L-酪氨酸为工作体系进行光谱和电化学实验表明,该池具有良好的薄层电化学特征。对于水溶液,在大于220nm波长内给出良好的光谱和较快的光谱电化学响应,可方便地用于圆二色谱-电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56.
报道双-Keggin型四元杂多化合物K10H3[Nd(SiMo7W4O39)2]XH2O(简称[Nd(SiMo7W4)2]^13-)聚合物的交替组装多层膜在4-氨基苯甲酸修饰玻碳电极上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特性。各层的循环伏安行为证明膜的均匀增长,峰电流随层数的增加而增加,与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相比,位于多层膜中的杂多化合物的氧化还原特征峰随着多层膜层数的增加,具有一定程度的形变。该电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讨论了pH对其氧化还原行为的影响,考察了该多层膜修饰电极对BrO3^-、HNO2和H2O2等的电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57.
酶直接电化学与第三代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池其金  董绍俊 《分析化学》1994,22(10):1065-1072
本文详细地评述并展望了酶直接电化学与第三代生物传感器这个领域已取得的成果,主要内容涉及生物电催化的三个发展阶段,实现酶与电极之间的直接电子转移方法和相应机理、以及第三代酶传感器的研制。  相似文献   
58.
苯二酚在聚吡咯膜修饰电极上的催化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儿茶酚等有机化合物是人体内的电活性物质,直接参予人体内的各种生理过程.有关这类物质的电化学行为一直是生物化学和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但这些物质在固体电极上的电极反应迟缓,过电位高,检测比较困难.利用化学修饰电极可以对这类物质的电极反应进行催化,可制成各种电流式传感器[1],特别是聚合物膜修饰电极传感器有催化效率高、稳定性好等优点问,是目前电化学传感器研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聚毗咯膜(PPy)修饰电极自从出现以来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电分析化学领域更具有稳定性好,制备条件简便等优点.一些在固体电极…  相似文献   
59.
有机染料及其与稀土络合物的极谱行为报导不多。本文找出了某些有机染料及其在稀土存在下的极谱波,并着重研究了紫脲酸铵及其与稀土络合物的极谱性能,测定了其稳定常数。实验部分极谱仪为V301型,附检流计最大灵敏度为4.4×10~(-9)安培/毫米/米。电解池为Kalousek式,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滴汞电极在0.1M氯化钾溶液中在汞柱高度为64厘米时,汞流量为0.82毫克/秒。自由滴下时间为4.1秒。实验温度保持25±0.2℃。用高纯氮气除氧。  相似文献   
60.
利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手段,结合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对六氰亚铁铜(CuHCF)膜修饰电极及其在不同水溶液中的离子交换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循环伏安法,在Pt电极上可以牢固地形成CuHCF膜.在氧化还原过程中,不仅是阳离子,阴离子也参与了在CuHCF膜中的传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