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力学   3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9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考虑冷气掺混的涡轮分层次气动优化设计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将优化理论引申到涡轮气动设计体系中,建立具有自动优化设计能力的燃气涡轮分层次优化设计体系,给出优化设计体系框图和计算系统的基本架构,分析了各层次优化设计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实现三维多级优化,介绍了基于流场分析的局部优化策略和参数组群组合优化.为适应燃气轮机涡轮的气动设计,在这一体系中每一个程序都要考虑冷气掺混.实例表明,该设计体系下的设计过程快速高效.  相似文献   
52.
串列叶栅后排静叶周向位置对压气机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串列叶栅后排静叶周向位置对压气机级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数值结果的分析给出了串列叶栅在压气机中级的匹配方法及两排静叶周向最佳匹配位置,结合总压损失和壁面流动详细分析了三个典型周向位置对串列叶栅流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前置导叶对后加载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测量了平行进口端壁附面层与设置导向叶栅两种进口条件下后加载涡轮叶栅的气动参数。测量结果表明, 导向叶栅的设置加强了实验叶栅内的横向流动,这就造成了“C”型压力分布(弯叶片)和具有正径向压力梯度的压力分布(直叶片)产生的位置较无导叶时提前了。  相似文献   
54.
吸气槽道形状对扩压叶栅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数值模拟了低速条件下吸气槽道宽度、角度变化对采用附面层吸除技术的大转角扩压叶栅气动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附面层抽吸具有显著降低叶栅损失,改善流动,增加负荷及扩压能力等优点;吸气量相同时,槽道宽度增加可进一步改善角区流动并减小叶栅两端部损失,吸气角度变化则对吸气槽道出口压力有较大影响,为非均匀槽道宽度设计及工况变化时有效控制吸气量提供了设计自由度。  相似文献   
55.
本文采用二维和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低速压气机的静叶时宁效应。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二维和三维数值模拟均捕捉到了较明显的静叶Clocking效应:二维计算得到的效率变化幅度为0.51%,三维计算的结果为0.42%,均低于实验结果(1.1%)。二维计算很好的验证了Clocking效率曲线的走势,但三维计算的结果则存在相位上的偏差。文中应用负射流理论解释三维计算中较大的数值粘性带来的尾迹偏移现象。  相似文献   
56.
低反动度附面层抽吸式压气机及其内部流动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低反动度附面层抽吸式压气机概念,并讨论了该压气机的设计要点和应用范围;分析了抽吸掉的附面层内的低能高熵流体的可能利用途径,以及对于不同的利用方式,效率的评估方法;基于上述概念设计了一台亚声速低反动度附面层抽吸式压气机,详细地分析了该压气机的气动参数选取与分布特点,以及该压气机内部的三维分离流动及其控制规律.  相似文献   
57.
燃气涡轮机气冷涡轮气动设计体系设计思想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燃气涡轮机的发展,作为燃气涡轮机最重要的部件气冷涡轮,其负荷与涡轮前温度不断提高,为适应这一发展,气冷涡轮气动设计体系与设计思想均有了新的发展.本文的目的就是从三个方面分析与介绍这一发展内涵.第一部分,重点介绍气冷涡轮气动设计体系的发展、介绍主要程序的特点与分层优化设计过程.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应用平均方程在计算气冷涡轮气动问题时,如何提高计算的可靠性与计算精度.第三部分,重点介绍气冷涡轮三维气动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58.
燃气涡轮静叶考虑叶型及冷却结构的气热耦合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通过气热耦合优化计算改善叶片表面温度场,提高叶片气动效率,编制了气热耦合气动和冷却结构参数化方法程序及网格自动生成程序,采用该程序对燃气涡轮静叶进行了考虑叶型及冷却结构的气热耦合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对叶型及冷却结构优化后,形成解集中气动效率分别提升0.3%和0.17%,主流流量仅变化0.116%和0.058%,高温函数降低38.55%、51.6%,叶片表面最大温度降低5.6 K、6.9 K,平均温度降低5 K、7 K。通过分析,前缘第一腔高温区雷诺数的增大以及第三腔低速回流区的减小是改善叶片温度场的主要因素;根中截面的型面压差的减小导致横向二次流损失的降低是减小气动损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9.
大折转角弯曲扩压叶栅变冲角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实验研究了叶片正弯曲对某大折转角扇形扩压叶栅变冲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吸力面表面静压沿展向呈现明显的“C”型分布,促使端部附近低能流体向中径处迁移,且冲角越大,叶展中部低能流体积聚越多,损失增加明显;零冲角和负冲角时,15°、20°弯角正弯叶栅总压损失低于直叶栅,正冲角时情形相反,而25°弯角正弯叶栅损失在所有实验冲角下均大于直叶栅。因此,慎重选择设计参数是在大折转角扩压叶栅中成功应用叶片弯曲技术的前提。  相似文献   
60.
1前言近年来,压气机叶栅中应用弯曲叶片的研究已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l‘,‘]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我们已完成的正倾斜、正弯曲和S型平面扩压叶棚的实验结果也表明,采用正弯曲方式的叶片可明显改善叶栅根区气流流动状况,延缓壁角失速,降低端区二次流损失【‘,‘1。为了对比在相同的叶片倾斜角下不同叶片堆迭线型式对叶栅流场的影响,进行了应用反弯曲叶片的压气机平面叶栅的实验研究,以期找出比较合理的叶片弯曲型式,从而降低叶栅的二次流损失。本文在0”、土5”和土10“冲角下,对叶片堆送线如图1所示的反弯曲叶片组成的扩压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