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02篇
化学   454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8篇
物理学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小粒径、具有介孔结构的SAPO-11分子筛.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Ni负载量的Ni/SAPO-11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N2物理吸附-脱附,NH3程序升温脱附,热重和H2化学吸附技术对该类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表明,SAPO-11较大表面积和介孔结构可分散Ni,使得Ni粒子尺寸较小.在棕榈油加氢脱氧制备液体类燃料反应中,液体烷产物由相关脂肪酸中间产物的直接加氢脱氧和脱羰-加氢脱氧两种途径产生.Ni/SAPO-11催化剂的弱/中强酸性质及其匹配的金属-酸双功能可显著抑制积炭反应,提高催化剂的寿命,液体烷收率高达70%,异构烷选择性超过80%.  相似文献   
52.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小粒径、具有介孔结构的SAPO-11分子筛.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Ni负载量的Ni/SAPO-11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N_2物理吸附-脱附,NH_3程序升温脱附,热重和H_2化学吸附技术对该类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表明,SAPO-11较大表面积和介孔结构可分散Ni,使得Ni粒子尺寸较小.在棕榈油加氢脱氧制备液体类燃料反应中,液体烷产物由相关脂肪酸中间产物的直接加氢脱氧和脱羰-加氢脱氧两种途径产生.Ni/SAPO-11催化剂的弱/中强酸性质及其匹配的金属-酸双功能可显著抑制积炭反应,提高催化剂的寿命,液体烷收率高达70%,异构烷选择性超过80%.  相似文献   
53.
建立一种气相色谱法配双柱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同时测定环境空气中的总和非甲烷总含量的方法。全玻璃注射器中的样品(保存时间尽可能少于4h)通过连接两个定量环的十通阀直接进入气相色谱,分离总和甲烷的柱子均采用填充柱,载气均为氮气,流量分别为25,20mL·min~(-1)。根据气体在总柱和甲烷柱保留时间对总和甲烷进行定性,保留时间分别为0.120,0.404min;分别以扣除氧峰面积的总面积和甲烷峰面积对总和甲烷定量,再通过2者差值计算非甲烷总含量。结果表明:总与氮气、甲烷与氮气的物质的量之比均在0.5~10.0μmol·mol~(-1)内与其对应的色谱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总、甲烷、非甲烷总的检出限(3.143s)分别为0.025,0.031,0.031mg·m~(-3)(以甲烷计)。在3个浓度水平下进行回收试验,总和甲烷的回收率分别为99.8%~104%,99.7%~103%;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1.3%~5.6%,1.0%~5.1%。采用本方法对2个采样点位采集的样品中的总、甲烷含量进行了测定,计算出的非甲烷总质量浓度都小于1.0mg·m~(-3),以这两个样品为基质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总和甲烷的回收率分别为102%~105%,107%~109%;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分别为1.1%~1.7%,1.8%~1.9%。  相似文献   
54.
基于基团贡献法的思想,本文采用改进的SRK状态方程和修正的MHV1混合规则,将UNIFAC基团贡献法扩展用于HFC HC二元混合物气液相平衡性质的描述,给出了基团划分表和基团间的相互作用参数,使用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再现HFC HC二元混合物的气液相平衡性质,并且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济南地区不同功能区的表层土壤及沉积物中饱和的组成和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其来源.结果表明,饱和主要有正构烷、类异戊二烯、环烷等组成,正构烷碳数分布范围为n-C10-n-C34,类异戊二烯类主要是姥姣烷、植烷及甲基C13-C17烷等,同时还检出烷基环己烷,甾烷、三萜烷及藿烷等环烷.饱和总体含量分布为北高南低,北部化工区、高速入口处等饱和主要来源于原油或成品油等化石燃料及其燃烧产物;南部山区、水库沉积物及农田土壤等饱和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及高等植物.  相似文献   
56.
臭氧层的化学破坏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氧层的化学破坏是人类的重大环境问题。本文对臭氧层的形成,作用,臭氧层破坏的后果,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及作用机制和保护臭氧层的对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7.
随着新型混合工质的不断提出,建立准确判定和预测混合工质共沸点的方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分析共沸点形成条件的基础上,针对多种含氢氟混合体系,使用气液相平衡预测模型建立了共沸点计算方法,判断了多种混合体系是否共沸,对于共沸体系预测了其共沸点,并与相关文献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良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58.
1,4—戊二烯与碳五烃及溶剂间的汽液平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流动汽液平衡釜测定了如下四个二元体系三个三元体系在0,12,22℃下的汽液平衡: ①1,4-戊二烯(1)与异戊二烯(2);②1,4-戊二烯(1)与2-甲基丁烯-2(2);③1,4-戊二烯(1)与正戊烷(2);④1,4-戊二烯(1)与乙腈(2);⑤1,4-戊二烯(1)与异戊二烯(2)及乙腈(3);⑥1,4-戊二烯(1)与异戊二烯(2)及DMF(3);⑦1,4-戊二烯(1)与异戊二烯(2)及NMP(3)。四个二元体系平衡数据均通过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用Wilson方程关联二元数据,汽相摩尔组成平均偏差△y<0.01,对三元体系数据进行推算△y<0.02。用汽液色谱测定了1,4-戊二烯在NMP、DMF及乙腈溶剂中不同温度下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z~∞),相对挥发度(α~∞)及选择性(S~∞),得到了1,4-戊二烯在上述三种溶剂中的溶解焓和混合焓。结果表明,NMP对1,4-戊二烯和异戊二烯的分离能力最佳。  相似文献   
59.
60.
二氯二茂锆同异丁基格氏试剂以1:2摩尔比反应,于室温下生成有机锆中间体,后者同烯、炔或二烯反应,最后生成还原的二聚物或分子内环化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