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162篇
化学   244篇
晶体学   92篇
力学   159篇
综合类   50篇
数学   106篇
物理学   34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较好的人工粘性需要满足较小的计算开销、不能去除真实具有的涡运动等条件.提出一种应用于拉氏数值模拟中基于Lew人工粘性,同时增加了限制器的人工粘性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数值模拟结果对网格的依赖;采用特征值限制器控制施加的人工粘性大小,通过限制器能够区分激波压缩和等熵压缩;方便应用在二维、三维,结构网格或者非结构网格上.  相似文献   
52.
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砂岩三点弯曲的断裂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三点弯曲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影响下小尺度砂岩试件的断裂特性,证实温度的影响是明显的.125℃是个临界温度点,此时不仅砂岩的平均断裂韧性达到最大值,而且这时砂岩的裂纹扩展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低温(低于125℃)热处理后砂岩的断裂以沿颗粒断裂机制为主;而高温(大于125℃)热处理后的砂岩的断裂以破断颗粒和沿颗粒的混合断裂机制为主.在100℃-150℃的温度范围内,砂岩的力学特性变得不稳定,这可能是由于粘土物质内部部分吸附水及层间水的蒸发使得粘土物质孔隙结构发生了变化及力学行为变得不稳定所造成的.从125℃到600℃,砂岩的断裂韧性整体有下降趋势,有约50%的降幅,这不仅与温度影响了粘土物质与矿物的胶结情况有关,也与高温处理后砂岩表面出现的热开裂有关,还与因矿物颗粒及粘土物质的热学性质差异导致冷却后存在的残余应力相关.  相似文献   
53.
The wing rock motion is frequently suffered by a wing-body configuration with low swept wing at high angle of attack. It is found from our experimental study that the tip perturbation and wing longitudinal locations affect significantly the wing rock motion of a wing-body. The natural tip perturbation would make the wing rock motion of a nondeterministic nature and an artificial mini-tip perturbation would make the wing rock motion deterministic. The artificial tip perturbation would, as its circumferential location is varied, generate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motion patterns: (1) limit cycle oscillation, (2) irregular oscillation, (3) equilibrium state with tiny oscillation. The amplitude of rolling oscill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limit cycle oscillatory motion pattern is decreased with the wing location shifting downstream along the body axis.  相似文献   
54.
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理想导体薄膜中齿状孔阵列在微波频段的超透射现象.齿状结构的引入使得孔阵列的透射谱发生红移,在更深的亚波长区实现全透射.近场分析表明分布在齿状孔上的局域态对红移起了关键作用.研究发现单个齿孔支持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多极子模式,与超透射相关的是偶极子模式.该研究方案可以推广到红外与太赫兹频段.  相似文献   
55.
基于周期性声学栅修饰的二维声子晶体,本文从理论上计算其能带结构、等频率色散线,详细讨论引入周期性声学栅后晶体相空间的各种改变.计算结果表明:周期性声学栅的引入能够灵活调制声子晶体的色散关系,更加有效地利用晶体中存在的各种模式,由此可以实现一些较为新颖的声波人工操控.  相似文献   
56.
以人工沸石为载体,采用化学沉积法制备了Ag3 PO4/沸石复合物,采用了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溶液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可见光和紫外光照射下研究了Ag3PO4/沸石复合物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作用效果.光催化结果表明:Ag3 POJ沸石复合物对亚甲基蓝溶液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在紫外光下光催化180 min后,磷酸银/沸石复合物对亚甲基蓝溶液脱色率达到87.6;;在可见光下光催化180min后,磷酸银/沸石复合物对亚甲基蓝溶液脱色率达到82.4;,且磷酸银/沸石复合物具有一定的重复利用性能.  相似文献   
57.
基于能量法的矿柱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量法因可以避免研究采场结构失稳破坏的中间复杂受力过程,所以受到研究者的青睐. 人工矿柱是地下矿山一种重要的采场结构,由于其失稳破坏过程的应力、应变较复杂,因此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对其承载上覆岩体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判和研究. 通过对人工矿柱的受力特性和破坏模式进行分析,建立其力学模型,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得出考虑外载荷做功、自重势能和应变能条件下的人工矿柱总能量方程,推导出了人工矿柱势能函数表达式. 基于突变理论知识,构建了在考虑弹性模量、高宽比等参数条件下的人工矿柱能量极限状态方程,根据势函数的稳定判据得出外载荷的临界应力函数关系式,系统讨论和分析了外载荷变化过程对人工矿柱稳定性的影响,定量评判了人工矿柱受外界载荷的影响程度. 最后将所建立的临界应力函数关系式对焦冲金矿人工矿柱尺寸进行优化设计,经现场实测人工矿柱承受载荷约为其理论设计临界载荷的十分之一,达到安全支护规范要求;经过多年的金属矿山现场生产实践,人工矿柱及覆岩都较稳定,能够满足矿山安全生产的需要. 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人工矿柱能量极限状态方程,可为地下金属矿山人工矿柱的合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为解决BP (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网络结构需事先定义等缺点,采用了级连相关神经网络模型来建立人工冻土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基于该模型推导了冻土的一致刚度矩阵形式,利用人工冻土三轴试验数据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并用其替换有限元计算中的传统本构模型,将计算结果与性质及含水率相同的冻土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该神经网络本构模型很好地反应了材料的非线性,能够改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地很好,比具有相同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的BP模型更接近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59.
人工蜂群算法是一种元启发式算法,具有构架简单,易于操作和鲁棒性较好的特点。本文对原始蜂群算法进行了改进,为蜜蜂们提供了更丰富的搜索策略。基于轮盘赌原则选择更优的迭代方式,进而使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有了显著的提高。基于频率残差和模态置信准则(MAC)建立结构损伤识别问题的目标函数,然后利用ABC算法,QABC算法和本文方法求解该目标函数,得到损伤识别的结果。利用一桁架结构做数值模拟,用简支梁结构进行实验验证。算例表明,改进的算法更能有效地检测出结构的局部损伤,具有对测量噪声不敏感、高效率以及高精度等优点。  相似文献   
60.
三维特征荧光参数可以反映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染物的种类、性质和含量变化等丰富信息。通过对水样进行三维荧光特性分析和常规有机污染物指标COD,TN,TP的对比分析, 确定表征污水中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种类、组成和含量的三维特征荧光。对进水、间隙水和出水中DOM的四种不同组分的荧光光谱图、荧光峰值(R.U.)、荧光指数FI、腐殖化指数HIX以及与COD,TN,TP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可知:污水处理前后特征荧光峰中心位置和强度均发生明显的改变, 表明污水中有机物的相对组成和含量随处理过程而变化;类腐殖质组分的降解情况不显著,而类蛋白组分的降解情况显著,类蛋白组分与COD,TN,TP呈现显著正相关。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法分析了污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的荧光特性变化规律, 探讨三维荧光技术用于描述污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污染物降解规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