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6篇
化学   9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Xiaoshuai Fu 《中国物理 B》2021,30(8):87306-087306
Interlayer coupling in layered semiconductors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ir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However,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behind the interlayer coupling at the atomic level is not straightforward. Here, we study modulations of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induced by the interlayer coupling in the γ-phase of indium selenide (γ-InSe) using scanning probe techniques. We observe a strong dependence of the energy gap on the sample thickness and a small effective mass along the stacking direction, which are attributed to strong interlayer coupling. In addition, the moiré patterns observed in γ-InSe display a small band-gap variation and nearly constant local differential conductivity along the patterns. This suggests that modulation of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induced by the moiré potential is smeared out, indicating the presence of a significant interlayer coupling. Our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confirm that the interlayer coupling in γ-InSe is not only of the van der Waals origin, but also exhibits some degree of hybridization between the layers. Strong interlayer coupling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erformance of γ-InSe-based devices.  相似文献   
42.
丁皓  时雪钊  申承民  惠超  徐梽川  李晨  田园  王登科  高鸿钧 《中国物理 B》2010,19(10):106104-106104
The single crystalline palladium nanocubes with an average size of 7 nm were prepared in the presence of poly (vinyl pyrrolidone) (PVP) and KBr using the polyol method. The as-prepared Pd nanocubes were highly uniform in both size and shape. The ordered packing structures including monolayer and multilayer can be fabricated via the rate-controlled evaporation of solution solvent. The electrochemical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se Pd nanocubes towards methanol oxidation was found to be higher than that of spherical Pd nanoparticles of similar size.  相似文献   
43.
基于地基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观测合肥地区一氧化碳(CO)垂直柱总量的变化,连续采集近红外太阳吸收光谱,获得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整层大气CO的垂直柱总量的时间序列。观测结果显示合肥地区大气中柱平均干空气混合比(XCO)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在2015年10月有着较小值,然后逐渐增加,到2016年3月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下降,在2016年7月底达到最小值,并分析了季节变化的原因。为了对地基近红外波段观测进行验证,采用MOPITT卫星数据和站点同一光谱仪采集的中红外光谱反演的CO柱总量与同期测量的数据进行比对。结果表明,MOPITT卫星数据与地基观测值的季节变化一致,而MOPITT观测值整体高于地基FTS观测值;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反演的CO柱总量季节变化范围一致。将地基观测和卫星观测数据进行日平均计算, 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的地基近红外和卫星观测、地基中红外的CO日平均柱总量的线型回归相关系数分别为0.85和0.91,显示出高的相关性,证明了地基近红外波段反演CO垂直柱总量数据的准确性。首次采用地基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观测合肥地区CO的垂直柱总量,并将得到的观测结果与卫星数据比对,得到准确的CO的垂直柱总量,为解大气CO的时空分布状况及其演变规律、追踪合肥地区CO的源汇分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不同类型生物土壤结皮光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生物土壤结皮光谱特征的研究,为基于遥感的区域尺度生物土壤结皮的识别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价值,为进一步估算生物土壤结皮在区域水土流失防治中所起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采用地物光谱测定技术,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六道沟小流域对不同覆盖度藻类和不同类型藓类生物土壤结皮以及不同高等植被进行了光谱测定,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藻类生物土壤结皮与土壤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光谱曲线没有明显的“峰-谷”。藻类生物土壤结皮光谱特征主要表现为光谱反射率随生物土壤结皮覆盖度增加而降低的变化规律;其中可见光区,覆盖度10%~20%,30%~40%及50%~60%藻类生物土壤结皮相比于裸地,反射率归一化均值分别下降了8.64%,15.80%和23.09%。随藻类结皮覆盖度增加,680 nm处吸收特征(叶绿素)越来越明显,2 200 nm处吸收谷(次生矿物)越来越小。藓类生物土壤结皮光谱曲线表现出与高等植物相似的特征,形成绿波段的反射峰和红光波段的吸收谷以及近红外波段的高反射。但在760~930 nm区间,藓类生物土壤结皮的斜率明显大于高等植物, 藓类生物土壤结皮的光谱斜率Slope(930/760)是高等植物的2.5~4.5倍。黄土高原生物土壤结皮光谱特征的研究可为生物土壤结皮的遥感识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5.
取泰山虫草样品2.50g,加入7.5mL水和含0.1%(体积分数)乙酸的乙腈混合溶液10mL,涡旋振荡1min,再加入无水硫酸镁4.0g和氯化钠1.0g,离心,取上清液1.0 mL于含150mg无水硫酸镁、50mg N-丙基乙二胺、50mg C18填料、12mg石墨化碳黑的2mL分散固相萃取管中,涡旋振荡30s,取上清液经过0.22μm有机滤膜进行过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含量。结果表明:4种黄曲霉毒素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峰面积之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在0.06~0.20μg·kg-1之间。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2.4%~10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2.7%~3.5%之间。  相似文献   
46.
基于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红外太阳吸收光谱可以准确测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柱总量。基于光谱反演算法中的前向模型,分析了改变前向模型中不同参数和不同天顶角情况下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及其原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两天的测量光谱,改变前向模型中连续体倾斜量值、内部视场角、零偏置和多普勒效应四个模型参数,观察不同先验模型参数的扰动对二氧化碳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模型参数的扰动引起反演的二氧化碳柱平均干空气混合比(XCO2)相对偏差并不一样;不同的测量时间,相同参数扰动引起的二氧化碳含量相对偏差也不同。其中连续体倾斜量值的变化对反演结果的影响最大,其变化引起的相对偏差波动范围在0.1%~0.2%之间;内部视场角、零偏置和多普勒效应的变化对反演结果影响较小,引起的二氧化碳的相对偏差分别在-0.045%~0.02%,-0.045%~0.015%和-0.03%~0.04%之间。最后用二氧化碳反演平均核解释了反演误差来源。研究结果对光谱反演算法中模型参数的设定和提高测量的准确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本文对10 MeV电子辐照的GaN进行了不同温度的热退火处理.用光致发光谱和霍尔测量了样品的光电性能随退火温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黄光带强度、电子浓度和电子迁移率随退火温度呈非线性变化.在200~600℃退火范围内,黄光带、电子浓度和电子迁移率的变化是由于辐照Ga空位与O施主杂质的结合和断裂引起的.800℃退火后黄光带、电子浓度和电子迁移率的变化与电子辐照引入的N空位有关.  相似文献   
48.
伪Stroh型公式能够将多场耦合材料的控制方程转化为线性特征系统来求解,从而获得多层结构简支边界条件的精确解.本文利用伪Stroh型公式,研究一维六方准晶层合简支梁的自由振动和屈曲问题,通过传递矩阵法,获得准晶层合梁自由振动固有频率与临界屈曲载荷的精确解.通过与已有梁的剪切变形理论结果比较,验证了本文伪Stroh型公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通过数值算例,分析由两种不同准晶材料组成的三明治层合梁的叠层方式、高跨比、层厚比及层数对梁的固有频率、临界屈曲载荷及其模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叠层顺序和梁的高跨比、层厚比对准晶层合梁的自由振动固有频率和临界屈曲载荷有很大影响,可通过调整梁的几何尺寸和叠层顺序得到准晶层合梁的最佳固有频率和临界屈曲载荷.本文给出的精确解可为工程上研究准晶梁的各种数值解法和实验方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