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化学   55篇
晶体学   2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3,5-二氨基苯甲酸配体合成了2种新的配合物[Cd(diaba)(phen)2]NO3·H2O(1)和[Zn(diaba)(2,2′-bipy)2](2)(H2diaba=3,5-diaminobenzoic acid;phen=1,10-phenanthroline,2,2′-bipy=2,2′-bipyridine),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配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Fddd,a=1.425 81(7)nm,b=2.564 62(13)nm,c=3.092 47(17)nm。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a=1.273 62 nm,b=1.592 78 nm,c=1.519 35 nm,β=107.334°。配合物1和2都为单核晶体。配合物1的结构单元由1个CdII、1个3,5-二氨基苯甲酸和2个phen构成。配合物2的结构单元由1个ZnII、1个3,5-二氨基苯甲酸和2个2,2′-bipy构成。两种配合物再通过氢键或π-π堆积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研究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42.
A new 2D Ca(Ⅱ) coordination polymer, [Ca(H2btc)(H2O)2]n(1, H4 btc = biphenyl-3,3',5,5'-tetracarboxylic acid), has been synthesized using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elemental analysis, IR,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photoluminescent analysis. Complex 1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C2/c with a = 17.5676(15), b = 11.4496(8), c = 7.6197(8)A, β = 102.787(2)o, V = 1494.6(2) A3, Z = 4, D3 c = 1.797 Mg·m-, μ = 0.483 mm-1, F(000) = 832, the final R = 0.0348 and wR = 0.0915 for 1521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2σ(I). Complex 1 has a 2D network containing 1D calcium-oxygen chains. These 2D networks are further connected by O–H···O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to generate a 3D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相似文献   
43.
林敏  张美丽 《物理学报》2011,60(2):20501-020501
外界对系统作功的过程就是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根据Langevin方程的随机动力学特性,采用微观动力学和宏观热力学方法,建立了基于单一随机轨线的耦合双稳系统的热力学关系.通过力与耦合系统的功交互作用定量地刻画了能量的传递和转换关系,揭示了耦合系统中存在着的随机能量共振现象.从作功与能量的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了随机共振产生的物理本质. 关键词: 耦合双稳系统 随机热力学 随机能量共振 功  相似文献   
44.
利用混合配体(H2tda=亚硫基二乙酸,H2ox=乙二酸,phen=1,10-菲咯啉)与CeCl3.5H2O反应,合成了新型稀土配合物[Ce(tda)(ox)0.5(phen)]n,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以共边的多面体[Ce2O12N4]为基本单元构筑二维结构,并通过π-π堆积作用拓展为三维超分子体系。该二维结构具有(4,5)连接的(46)(4.466)2拓扑结构,在拓扑结构中稀土离子呈现不寻常的5连接点。  相似文献   
45.
铒—谷氨酸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合成了铒与L-谷氨酸形成的配合物[Er2(L-Glu)2.(H2O)8][ClO4)4.3H2O,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得到了配合物的单晶,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晶胞参数a=1.9987(3)nm,b=1.6505(3)nm,c=1.1040(2)nm,β=104.69(1)^o,V=3.538nm^3,Z=2,R=0.043。晶体结构中每一个独立区含有二个晶  相似文献   
46.
采用TG—DTG和DSC法,在空气气氛下对14种稀土乙酸盐水合物(Ln(Ac)_3·nH_2O,Ln=La~Lu+Y,除Ce、Pm,n=4或5]的热分解机理进行研究。热分解机理在钕、钆处发生转折。无水盐的形成温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降低。采用Freemen-Carroll和Kissinger法计算了稀土乙酸盐脱水、分解过程的活化能,以脱水过程的活化能对原子序数作图呈“斜W效应”。用DSC测定了稀土乙酸盐脱水、分解过程的焓变。  相似文献   
47.
稀土与L-脯氨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合成了通式为Ln(L-Pro)3(H2O)3(ClO4)3(Ln=Pr、Nd、Er, L-Pro=L-脯氨酸)的固体配合物。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培养了镨脯氨酸配合物的单晶, X射线四圆衍射确定了晶体的结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 a=0.9879(3), b=2.1883(4), c=1.3393(2)nm, β=91.23(2)°,v=2.895(1)nm^3, z=2。晶体中每一个镨原子与来自6个L-脯氨酸羧基上的6个氧原子和2个结晶水分子键合, 形成了一个八配位的稍有畸变的三角十二面体。每一个L-脯氨酸分子以羧基双齿方式与两个镨离子配位, 形成了一个无限长的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48.
Er2(PhCH2COO)6·4H2O的结构及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X-射线四圆衍射仪测定了Er_2(PhCH_2COO)_6·4H_2O的晶体结构。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P2_1/α, 晶胞参数:α=0.9008(3) nm, b=1.4243(5) nm, c=1.8437(7) nm, β=98.80(3)°, V=2.337(1) nm~3, Z=4. 采用TG-DTG-DTA研究了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 确定了热分解机理。采用Freeman-Carroll方法计算了配合物脱水过程的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用DSC测定了配合物脱水, 熔化过程的焓变。  相似文献   
49.
钐β-丙氨酸配合物单晶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钐β-丙氨酸配合物单晶的制备,并用元素分析、热分析、红外光谱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组成、性质、化学键特点及其电子结构.  相似文献   
50.
本文报道了[Cu3(ppda)3(tib)2(H2O)4]·6H2O(Cu-MOF)的合成、结构、吸附和光催化降解性能。在Cu-MOF中,1,4-苯二乙酸(H2ppda)和1,3,5-三(1-咪唑基)苯(tib)配体交替连接Cu离子形成二维层,层与层之间通过trans-ppda2-相互穿插形成稳定的三维结构。Cu-MOF对亚甲蓝(MB)的催化效率为97%,最高反应速率常数为0.019 7 min-1。光催化降解机理:在光的激发下,催化剂表面的光生电子和空穴对发生分离,并与O2、H2O、H2O2反应生成活性物质,将染料降解为CO2和H2O。在MB溶液中加入NaCl(200 g·L-1)后,Cu-MOF的吸附量有所提升(87.23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