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56篇
化学   106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39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90篇
物理学   1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04—2007年BEPC高频系统从常温腔改建到超导腔, 逐渐解决了改频的物理问题和超导技术的工程难题, 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 并按期保质完成了工程、调束任务. 高频系统是BEPCⅡ工程首个吸收国外超导技术、自主完成集成和调试成功的大型装置; 2006年7月国内首次超导高频大功率试验成功; 2006年11月完成系统联调, 按期投入BEPCⅡ首轮调束; 同年12月首次投入同步辐射运行; 2007年2至5月, 东、西两套超导高频系统在1MV以上的加速电压均已实现正/负电子1.89GeV注入积累和110/114mA对撞; 在同步辐射运行中, 逐渐达到2.5GeV/250mA、束流功率100kW, 接近国外同类机器水平; 束流试验证明两套高频系统的  相似文献   
42.
斜拉桥中拉索承受着多种端部激励,可激发大幅空间振动.以斜拉索为对象,探究不同端部激励间相位差对其非线性振动的影响.首先,推导斜拉索无量纲离散控制方程,引入考虑相位的三向端部激励得到一般化模型;然后,针对拉索下端存在的纵桥向、竖向和横桥向激励的两两组合,受大幅或小幅激励,及其在主共振区或主参数共振区几组因素,共计12种工况,采用数值分析法分别研究了各工况下不同激励相位差时的斜拉索稳态响应.研究发现:激励相位差能加剧与激励频率相近的面内、外模态振动;在任意端部激励组合下,激励相位差不仅可使斜拉索非线性振动出现定量变化,还可改变内共振的表现形式.面内、外激励组合下,相位差对拉索响应幅值的影响以π为周期变化,且当相位差趋于π/2 + kπ (k = 0, 1, 2…)时影响最为突出;而面内激励组合下,以2π为变化周期,当相位差为π + 2kπ (k = 0, 1, 2, …)时其对稳态幅值的影响最显著.其原因是:面外激励关于拉索所在的竖直面对称,故其本质上以π为周期;而面内激励无此对称性,仍以2π为周期.因此,有无面外激励参与决定了激励间相位差对斜拉索响应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3.
采用连续单频1.56μm激光光源作为泵浦光,通过周期极化铌酸锂晶体外腔倍频过程实验制备出位于原子吸收波线的780nm明亮振幅压缩态光场。在利用2个模清洁器过滤基频光的强度噪声、使之在分析频率4MHz处达到散粒噪声的基础上,利用谐振倍频获得输出功率为10mW、转换效率达40%的倍频光,实测的780nm明亮振幅压缩光的压缩度为0.6dB。  相似文献   
44.
为探讨高温花岗岩经水冷却后的细观结构损伤及动态力学性能,对水冷却后高温花岗岩开展波速和核磁共振测试,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冲击试验,以及冲击破碎试样的扫描电镜观察,分析比较不同状态下花岗岩波速、孔隙度和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随着温度升高,经水冷却处理后高温花岗岩波速非线性下降,大孔径孔隙度分量增大,且水冷却后试样的孔隙孔径尺寸和数量均大于自然冷却;水冷却后高温花岗岩动力学参数呈现出随着温度升高,峰值应力减小,峰值应变增大,弹性模量则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由于水冷却使高温花岗岩表面温度急剧降低,产生额外的温度应力,花岗岩内部损伤加剧,表现出更低的波速与峰值应力;而水的冷淬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表层花岗岩的硬度,降低了高温后花岗岩的塑性能力,与自然冷却相比水冷却后花岗岩的峰值应变减小,弹性模量增大,表现出脆性破坏特征。在温度低于400 ℃时,冷却方式对冲击裂纹影响不大,随着温度升高到800 ℃,自然冷却后花岗岩冲击断面呈蜂窝状,而水冷却后冲击断面则相对平整。  相似文献   
45.
<正>为配合南水北调水进京,北京市专门设立了水资源调度中心,实现全市用水统一调配。水资源调度中心将对包括水库、地下水等在内的全市93处水源地实时监控,并对南水北调中线江水进京后的9处重要节点、水厂、取水口的输水情况具备实时监测能力。江水进京后,这些监测数据就会像"人脑中的神经"一  相似文献   
46.
采用时滞速度反馈控制策略对轴力作用下的弹性梁进行振动控制.根据Newton第二定律建立压电耦合弹性梁的非线性振动控制模型,运用直接法得到时滞反馈作用下弹性梁主共振的一阶近似解,得出系统响应与控制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主共振的响应存在多解和跳跃现象,调节控制增益和时滞值可以有效抑制大幅振动.  相似文献   
47.
In the framework of R-parity violating supersymmetry, we investigate the time dependent CP asymmetry SφKs anomaly of B→φKs decay. When the values of the weak phase φ in the R-parity violating coupling fall into certain parameter spaces (246°〈 φ 〈 263°) we find that this anomaly can be easily explained; at the same time, the branching ratio of B→φKs decay can also be in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48.
利用哈密顿变分原理以及结构动静态构型的影响,建立了索-梁组合结构的约化运动学控制方程。考虑到边界条件和耦合连接条件,我们研究了体系的面内特征值问题。根据求解得到的面内特征值方程,并通过分段函数的引入,结构的模态函数可以被直接确定。随后,我们研究了参数垂跨比f,刚度比和质量比对面内固有频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从结构的频率谱图中可以看出频率跳跃现象是存在的,另外,频率穿越现象也是十分明显。随后 ,考虑到局部模态和整体模态,结合之前确定的特征值方程及分段振型函数,我们研究了索-梁组合结构可能的模态形状。最后,我们讨论了索-梁组合结构可能发生的内共振形式,比如面内1:1内共振形式以及1:2内共振形式。研究表明梁的静态构型不仅直接影响到耦合力连接条件,还将影响索-梁组合结构频率的确定。  相似文献   
49.
以Wells-Dawson型多金属氧簇(POM)与T8型倍半硅氧烷簇(POSS)为构筑单元,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制备了一种由共价键连接形成的、新型的纳米簇-簇杂化分子(POM-2POSS),并采用核磁共振(NMR)、质谱(MS)和红外光谱(IR)对产物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 由于两个POSS簇连接在POM簇的同一侧,分子呈现“V”形. 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XRD)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簇-簇杂化分子在本体中通过自组装过程形成的超分子结构,结果表明该簇-簇杂化分子形成了有序的层状结构,周期仅为5.1 nm. 本研究获得结果对以这类纳米簇为构筑单元构筑新型杂化分子以及通过自组装过程形成的、有序超分子结构的新型杂化材料的设计及制备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0.
二氧化钛分子电致发光激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度泛函B3P86方法优化得到了沿分子平面不同外电场作用下TiO2分子的基态稳定构型, 在优化构型下利用杂化CIS (CI-Singles)-B3P86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 研究了不同外电场下TiO2分子前六个激发态的激发能和跃迁波长等激发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 TiO2分子多个激发态满足偶极跃迁定则, 跃迁光谱对应多个峰值, 在分子水平上, 可以增大利用太阳光的比例. 在外电场作用下, 能隙随电场的增大而减小, 电子易从最高占据轨道跃迁到最低空轨道形成空穴, 各个激发态跃迁波长均有随电场增大发生红移的趋势, 最长589 nm, 因而利用外电场可以控制材料的发光光谱范围在可见光区域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