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47篇
力学   2篇
物理学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Fokker-Planck方程有限解析/Monte Carlo数值模拟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白噪声驱动随机系统的Fokker-Planck方程进行约化,求得约化方程的解析解,使 用局部解析解和Monte Carlo结合方法求解常系数Fokker-Planck方程,并与常系数Fokker-Planck方程的精确解 进行对比,之后求解了变驱动力系统的行为.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有限解析/Monte Carlo结合的方法,能成功求解一维Fokker-Planck方程,求解粒子数为10$^{5}$个,能获得 十分光滑的PDF分布曲线,计算颗粒在300个时,就能获得较好的均值. 其研究为两相 湍流PDF模型新计算方法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2.
对3种低品质煤进行200、250和300℃下的水热提质实验。将水热提质前后的煤样进行氮吸附测试和红外光谱测定,获得其孔隙分布和含氧官能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热提质后,各煤种平均孔径、比孔容明显降低,煤中羟基、羧基减少,环化程度升高,单环芳烃结构向多环芳烃转化,煤中有机质逐渐成熟,煤阶升高。利用快速热解仪在升温速率5000℃/s、终温1000℃条件下进行实验,获得低品质煤热解大分子挥发分的析出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终温的升高,各煤种热解产生的脂肪烃含量减小、芳香烃的含量升高、酸类和酚类减少、酯类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锡盟褐煤进行涵盖高、中、低完整温度段的裂解提质,研究了裂解过程对煤质特性、成浆浓度、浆体流变特性以及稳定性的影响。对锡盟褐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裂解,测量不同浓度浆体的黏度,并对剪切速率和表观黏度进行拟合得到不同浆体不同浓度的流变特性曲线,根据国标规定方法测量浆体的实际浓度以及浆体稳定性。并从裂解过程中样品表面官能团和孔隙结构变化角度分析裂解对锡盟原煤及半焦成浆特性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裂解过程可以减少样品中的含氧官能团,降低其亲水性,有利于成浆浓度的提高,成浆浓度随裂解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但是裂解对浆体的稳定性有负面影响。随裂解温度的提高,含氧官能团的分解导致半焦的孔隙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平均孔径先减小后增大,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44.
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氟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氟反应过程进行了描述,建立了基于双膜理论的CaCO3 HF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HF气相分压、Ca/F摩尔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CaCO3颗粒的转化率和脱氟率随着反应温度、反应时间、HF气相分压的增加而增加,Ca/F摩尔比对脱氟率有重要影响,双膜理论模型可较好地描述石灰石/石膏湿法脱氟反应的动力学行为。研究结果对于典型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气态氟化物的脱除机理研究和为开发统一的燃煤污染物控制技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5.
油页岩与煤的混烧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使用STA409型热综合分析仪进行了桦甸油页岩与高硫合山煤的混烧特性实验研究,得到了油页岩和高硫煤混烧的TG和DTG曲线,分析了不同Ca/S对油页岩和高硫煤混烧特性的影响规律,同时运用Freeman-Carroll法计算得到了不同Ca/S下的油页岩燃烧特性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研究表明,在高硫煤中加入少量的油页岩,高硫煤的燃烧特性有所改善,燃烧特性趋好;油页岩的加入使得高硫煤低温段的燃烧产物初析温度降低,着火温度提前;在高硫煤中加入20%左右的油页岩作为可燃脱硫剂从燃烧角度讲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6.
以不同特性煤浆的炉内燃烧固体残留物为研究对象,对取自炉内不同部位及沉积于硅碳棒和灰污探针上的典型燃烧灰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元素分布及微观结构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煤浆灰样中含Al、Fe、Ca的化合物和矿物的质量分数高于黑液浆,Na、K、S、Cl的情况与此相反。Fe的富集是造成水煤浆沾污结渣的根本原因。Na和Fe是引起黑液浆沾污结渣的主要矿物元素,Na的作用比Fe更大。黑液浆灰样中含有大量的霞石和硫酸钠等低熔融温度富钠化合物,Na是引起沾污结渣的根源。微观分析结果与实际燃烧状况是一致的,黑液浆结渣特性强于水煤浆,并且二者的灰沉积机理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7.
无烟煤燃料氮的热解析出规律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在氩气氛围下,对我国四种不同产地的无烟煤从400 ℃到1 200 ℃进行热解试验,研究了燃料氮中Tar-N,HCN,NH3,Char-N的析出规律,以及燃料氮中N的分布特性。研究结果发现HCN-N的析出量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NH3-N的析出量在1 000 ℃左右达到最大值而后略有降低,Char-N的含量呈现反趋势下降。1 000 ℃以上,NH3-N的析出量及HCN-N+NH3-N的析出量随挥发分增加而降低。Tar-N的含量在整个温度范围内都比较少,基本不随温度而变化。  相似文献   
48.
无烟煤挥发分和焦炭独立燃烧过程中NO生成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将无烟煤粉的燃烧分为焦炭燃烧和挥发分燃烧两部分,研究了各自燃烧过程中产生NO的规律,评价了焦炭N和挥发分N对煤粉燃烧产生NO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煤粉N﹑焦炭N和挥发分N的转化率都随过量空气系数α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焦炭N是无烟煤粉燃烧过程中NO的主要来源;煤粉的转化率都小于煤粉分解燃烧时挥发分转化率加焦炭的总转化率;还原性气氛或氧化性气氛越强,挥发分和焦炭在煤粉燃烧时的相互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49.
为控制燃煤烟气污染物的排放,本文提出了臭氧氧化吸收以及副产物提纯系统。试验研究了不同pH和不同烟气组分SO2,O2条件下,三种不同吸收剂对NO2脱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5~8的范围内,采用CaSO3浆液中添加(NH42SO4吸收NO2,脱除率始终保持在89%以上。同时发现不同烟气组分SO2,O2对NO2和SO2的协同脱除影响较小。本文还对NO2的吸收产物进行了复盐复分解处理。随着循环时间的增加,副产物产率得到了提高,获得了较高纯度的Ca(NO22·H2O颗粒。  相似文献   
50.
采用B3LYP/6-31G(d)方法优化获得O3及NO3降解2,3,7,8-TCDD反应通道上驻点的几何构型, 得到微观反应进程,并采用MP2/6-311G(d,p)//B3LYP/6-31G(d)方法计算得到相关反应的活化能. 研究表明,O3和NO3采用不同的方式对2,3,7,8-TCDD进行降解. O3通过臭氧加成及碳碳双键断裂使2,3,7,8-TCDD降解,而NO3通过氯取代反应使得2,3,7,8-TCDD上2,3,7,8取代位置上的氯原子被取代为氧原子,从而达到有效降解的目的. O3降解2,3,7,8-TCDD的反应能垒显著小于NO3降解2,3,7,8-TCDD的反应能垒,表明O3降解2,3,7,8-TCDD的能力显著高于NO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