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4篇
化学   51篇
物理学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41.
1858年Roussin合成了[Fe_4S_3(NO)_7]~-,叫陆森黑盐。1958年确定其结构是:这是第一个原子簇化合物。六十年代,人们发现此类化合物有很好的催化性能;生物中许多金属酶的活性中心又多以此类型化合物形式存在。F.A.Cotton 1966年正式给原子簇下定义:含有一定数量的原子(金属或/和非金属)完全结合在一起的基团或  相似文献   
42.
用“原位”还原四甲基环戊二烯法,合成一新化合物,二(四甲基环戊二烯)钌。X射线衍射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化合物的构象是全覆盖型的,晶体属单斜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22.075(3),b=10·674(3),c=14.135(2)(?),β=101.7d(1)°,V=3261.1(?)。Z=8。几轮块矩阵最小二乘修正,得最后R值为0.034。  相似文献   
43.
非相干的超瑞利散射(HRS)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用于测定分子发色团一阶超极化率β的有效工具。由于它与惯用的相干二次谐波发生(SHG)和电场诱导二次谐波发生(EFISHG)技术相比较,不受样品的尺寸、取向和/或电荷的限制,因此近四五年来被使用来测定无机纳米粒子的一阶超极化率,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结果。文章介绍了HRS技术的一般原理、实验装置及数据处理方法。根据目前报导的实验结果,并结合我们的工作,探讨了纳米粒子超瑞利散射的几种可能机制:表面贡献、类体相贡献、聚集体贡献、共振增强的贡献以及粒子表面静电场和溶剂场的贡献,其中特别强调了表面贡献。指出用HRS技术研究纳米粒子二阶光学非线性这一新的领域正逐步吸引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兴趣,将成为非线性光学和纳米科学交叉领域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44.
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二棕榈酰磷脂酸(DPPA)双层LB膜的分子排列结构,发现DPPA双层膜的分子排列具有长程的位置和取向有序,为有序六方结构;同时,在DPPA双层膜的极性区磷酸基团间存在局域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45.
本文报道了CH3CH=C(CH3)CH=CH2(1)、CH3C(CH,)=CHCH=CH2(2)、CH3CH=C(CH3)C(CH3)=CH2(3)、CH3C(CH3)=CHC(CH3)=CH2(4)、CH3C(CH3)=C(CH3)C(CH3)=CH2(5)和CH3CH=CHCH=CH2(6)的质谱,对其中的(1)、(3)、(5)化合物做了亚稳和高分辨测定,阐述了它们的断裂规律,提出了断裂机理。  相似文献   
46.
以含氟的二胺5,5′ (六氟异丙基) 二 (2 氨基苯酚)及均苯四甲酸酐(PMDA)为单体,首先合成了经酰胺化的主链上带有活性羟基的含氟聚酰亚胺,再通过Mitsunobu反应将活性生色分子分散红1(DR1)共价链接到聚酰亚胺的侧链骨架上,合成了含氟聚酰亚胺.采用溶胶 凝胶(Sol Gel)技术,并利用偶联剂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制备带有发色团的和含有硅氧烷端分子的聚酰胺酸,其中的Si(OR)3基经水解、缩合后,与正硅酸乙酯(TEOS)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经杂化、凝胶后,得到光学透明且热稳定性高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将制得的含氟聚酰亚胺/SiO2杂化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 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对材料的结构、表面形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7.
自组装膜吸附钯的化学镀前活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一种无需氯化亚锡敏化、基于分子自组装膜(SAMs)吸附钯的活化方法,成功地引发了在氧化铝粉末表面的化学镀铜.用XPS、AES、FTIR研究了钯的吸附机理,认为是由于氯化钯与SAMs上向外突出的氨基形成了化学键,并提出了相应的活化机理.金属化产物经XRD、FTIR、剖面金相显微表征分析与压片电阻率测定,示为金属铜完全包覆氧化铝的复合材料.该活化工艺具有活性引发层厚度薄、寿命长和与基底结合力强等优点,也可应用于其它表面富羟基的基底材料.  相似文献   
48.
合成了开环夹心化合物[2,4-(CH_3)_2C_5H_5]_2VCO在低温(约-60℃)下,收集样品的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用重原子法解出其晶体结构。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2_12_12_1。其晶胞参数为:a=9.921(6),b=9.899(6),c=14.491(8)A,Z=4。经块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得最后R=0.087。  相似文献   
49.
用金属离子作模板通过N-氧化吡啶-2,6-二甲醛与1,3-丙二胺缩合得到了新型大环水溶性希夫碱金属配合物Ni2LCl6·C2H5OH·10H2O,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化学及热稳定性能的研究.结果显示:Ni2L配合物的电极反应可以认为是一个双电子传输过程,并且电极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过程,求得它的扩散系数为4.07×10-6cm2·s-1.该配合物的稳定性较好,约在563℃配合物发生分解,失去有机基因,生成氧化物.  相似文献   
50.
本文用EHMO方法研究了3d金属开环夹心化合物的电子结构。计算得到了它们的基态性质。Ti,V,Cr,Fe的理论构象角分别为90°, 90°, 83°和60°, 同实验测定值符合得相当好。并讨论了开环夹心化合物的δ键和构型稳定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