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化学   52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3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regularity theory of the solutions of a class of degenerate elliptic equations in divergence form. By introducing a proper distance and applying the compactness method we establish the HSlder type estimates for the weak solutions.  相似文献   
32.
pH值对沉淀法制备Cu2(OH)3Cl-CuO超细粉体催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超细粒子因其具有明显的体积效应和表面效应,在催化、功能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3],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制备科学的发展。超细粒子的制备方法较多,通常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综合法三大类。其中化学沉淀法是一种最经济、最常用的制备超细氧化物粉体的方法。目前,采用沉淀法制取CuO系列催化剂多以Cu(NO3)2 为原料,而以其它二价铜盐为原料来考察制备条件对所得粉体催化活性影响的研究报道尚少[4,5]。为此,我们以CuCl2 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CuO 催化剂,结果意外地得到了一种对分解H2O2 具有极高催化活性的Cu2(OH)3Cl-CuO超细粉体,并发现反应液pH 值是控制该粉体物相、粒子大小及催化活性的关键。此结果为Cu 系催化剂的研究、开发,特别是对O2 电极催化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3.
本文利用热注入和"一锅法"的方法合成了单分散高质量的氧化铟锡纳米晶颗粒,并通过不同工艺来控制反应速率,最终得到形貌和尺寸不同的球状纳米晶和枝状纳米花。另外,将制备得到的氧化铟锡球状纳米晶旋涂成膜,通过拉曼实验表明自组装形成的氧化铟锡薄膜能够有效增强拉曼信号。  相似文献   
34.
植物叶片厚度日变化的微分方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植物叶片厚度精密测量的日变化时间序列给出了微分方程模型,经数值例子的拟合发现,该模型对叶片厚度日变化的时间序列有很好的拟合精度,从而对研究植物叶片厚度的精密测量、预测与控制等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5.
以水热法合成的碳微球为模板,制备LaCo_xFe_(1-x)O_3(x=0.1,0.2,0.3,0.6,0.9)催化剂。采用XRD、BET、H2-TPR和SEM等手段对其进行物理性能研究,并对其进行催化甲烷燃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以碳微球为模板掺杂不同比例Co2+,经过400℃和700℃两次焙烧,可形成完整的钙钛矿晶型。随着Co~(2+)掺杂量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逐渐增加;Co~(2+)掺杂量不同,所制备催化剂的结构和活性也不同,其中,LaCo_(0.2)Fe_(0.8)O_3催化甲烷燃烧活性最好,起燃温度T10%为448℃,完全转化温度T90%为640℃。  相似文献   
36.
李东升 《物理实验》2004,24(5):29-31
通过一根轻绳的两端牵连着两个物体,如果在两个物体的运动过程中绳始终是绷紧的,根据轻绳不可伸长的特点,可以推知位于绳端的两个物体的速度在沿绳拉紧方向上的投影是相等的,那么两个物体的加速度是否也具有与之相类似的关系呢?我们的回答是:不一定。  相似文献   
37.
关于正映射锥上不动点指标的一个猜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一些附加条件下证明了Dancer E.N.提出的一个关于正映射锥上不 动点指标计算的猜想,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38.
赵英  李东升 《分析化学》1992,20(7):861-861
1 引言 饲料在畜牧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饲料中钙的含量测定是采用高锰酸钾法和EDTA法,高锰酸钾法测定时间长,手段繁琐,而且试剂耗费较多,而EDTA法的终点误差较大,不易准确测定。本文提出了用钙离子选择电极测定饲料中的钙,该法节省试剂,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比较准确等特点,非常适用于大批量的样品测定,通过实验,我们收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9.
PTCR纳米陶瓷粉及其烧结体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PTCR(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istance) nanosized ceramic powder was prepared by Sol-Gel process and characterized by XRD, DSC, SEM and BET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anopowder has an average crystallite size of 35nm with sphere-shaped, whose specific surface area is 27.80m2·g-1 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is abnormal cubical perovskite phase at room temperature. In addition, the nanopowder was pressed into pellets and then sintered according to improved technique which was built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rmal analysis of the PTCR green-compact to yield PTCR ceramic materials with peculiar microstructure and higher properties, which has a resistivity at room temperature of ~20Ω·cm, a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istivity of ~19%·℃-1, a withstand voltage intensity of >160V·mm-1 and a resistivity jump of >105.  相似文献   
40.
混合溶剂前体法制备纳米CuO粉体及其性能表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Nano-CuO was prepared by heating nano-Cu2(OH)2CO3 precursors in different calcination temperatures. The precursor was synthesized from water-alcohol mixed solution of Cu(Ac)2 using mixed solution of NaOH and Na2CO3as precipitants. XRD, FT-IR, TEM, TG-DTA and surface area measurement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roperties of the CuO powd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herical, well dispersed nano-CuO powder with the average size of 15 nm and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y for H2O2 decomposition was obtained at 300 ℃. With the increasing of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crystal of CuO grows up, agglomeration of the powder becomes heavier and catalytic activity decreases. FT-IR patterns revealed that the vibration fine structure of Cu-O bond in nano-CuO powder disappears and main absorption is red-shifted with the average size of nano-CuO reduc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