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4篇
化学   299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微波常压法制备三聚氰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竞清  车曾轮 《合成化学》2002,10(2):175-176
研究了在常压条件下尿素与助溶剂通过微波辐射制备三聚氰酸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采用594W微波辐射3min,转化率达83.5%。  相似文献   
32.
氮肥管理对夏玉米土壤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设置四个不同的氮肥管理措施, 即氮肥施用量300 kg N/ha (N300)和250 kg N/ha (N250)、改进的施肥模式(Optimized)以及施用缓释肥(SRU), 研究华北平原夏玉米生长季土壤与大气之间CH4和N2O的交换通量及相应措施的减排潜力. 结果表明, 在2008年整个夏玉米生长季, 土壤都是大气CH4的净吸收库和N2O的排放源. 夏玉米生长季土壤氧化吸收的CH4总量从大到小依次为Optimized > N250 > SRU > N300, 对应的吸收总量依次为624.16、590.07、487.89以及316.02 g CH4-C/ha, 各处理间氧化吸收的CH4总量无显著差异. 与N300和N250这两个处理相比, 依据夏玉米对氮肥的需肥规律以及玉米根层土壤速效氮的供给能力而确定氮肥施用量, 同时再平衡施用磷肥和钾肥的改进施肥模式能够显著降低夏玉米生长季N2O的排放. 施用聚乙烯包膜的尿素也能够显著降低夏玉米季N2O的排放. 夏玉米生长季土壤排放的N2O总量从大到小依次为N300 > N250 > Optimized > SRU, 对应的排放总量依次为3462.18、2340.07、1680.00以及911.91 g N2O-N/ha, 相应的N2O排放系数分别为1.15%、0.94%、0.91%以及0.30%.  相似文献   
33.
过氧化氢尿素加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H_2O_2转化成固态化H_2O_2化合物,能使H_2O_2的使用更加方便。在这类固态H_2O_化合物中,过碳酸钠、过硼酸钠等氧系漂白、杀菌剂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则处在开发试产阶段,我们已开发成功过氧化氢尿素加合物这一新型氧系漂白、杀菌剂,其活性氧含量比过碳酸钠过硼酸纳高,其性能更优越。为了考察过氧化氢尿素加合物的热稳定性,我们从热失重分析资料研究了过氧化氢尿素加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  相似文献   
34.
尿素/H2O2溶液同时脱硫脱硝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填料塔上对尿素/H2O2溶液同时脱硫脱硝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尿素溶液对SO2具有很高的去除效率,但对NOx的去除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验主要研究了H2O2浓度、吸收反应温度、溶液pH值等因素对脱硝效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在此条件下脱硫脱硝效率分别达到100%和52.6%。同时,采用化学分析法和气相色谱法对尿素溶液同时脱硫脱硝的反应产物进行分析,推导出尿素/H2O2溶液同时脱硫脱硝的反应机理和总化学反应方程式。该技术可用于对现有湿法脱硫技术的改造,使其同时具有脱硫脱硝功能。  相似文献   
35.
二维相关近红外谱结合NPLS-DA判别掺杂牛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二维相关近红外谱与多维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建立了掺杂牛奶与纯牛奶的判别模型.分别配置掺杂尿素牛奶(1~20 g/L)和掺杂三聚氰胺牛奶(0.01~3 g/L)样品各40个,采集纯牛奶及掺杂牛奶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在量化二维相关近红外同步谱的基础上,采用多维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分别建立了掺杂尿素、掺杂三聚氰胺及两种掺杂牛奶与纯牛奶的判别模型对未知样品进行判别,其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5%、90%和92.5%,并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和隐变量正交投影判别建模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多维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可推广到其它食品的掺杂检测中.  相似文献   
36.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在不同丙烯腈/尿素投料比情况下的丙烯腈-尿素包合物的形成过程和组成. 实验结果表明DSC是一种研究包合物的客主比及分解热的有效方法. 测定了丙烯腈-尿素包合物的客主比和分解热分别为1.17和5361.53 J/mol. 同时发现丙烯腈-尿素包合物的形成依赖于冷冻时间,在足够长的冷冻时间之后丙烯腈-尿素包合物的组成达到稳定状态. 实验结果表明,丙烯腈分子可能是采用堆叠的方式排布在尿素晶道结构中. XRD结果表明只要丙烯腈分子进入尿素晶格中,丙烯腈-尿素包合物的结构便形成了,并且这种结构与形成过程终了时的结构是一致的. 只要丙烯腈是足量的,包合物中的丙烯腈分子排列会随冷冻时间的延长而增长,直到尿素的晶道结构被丙烯腈分子填满.  相似文献   
37.
在B3LYP/6.31 G(2DF,2PD)水平优化气相中的尿素和硫脲分子构型,得到C2点群的非平面分子.对此构型的尿素和硫脲分子用CPHF和FF方法进行了非线性光学性质的计算,比较了尿素和硫脲非线性光学性质,讨论了极化函数、弥散函数和相关效应对(超)极化率的影响,还与固定C2v对称相同水平优化得到的平面分子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8.
把取代基电性、立体及疏水性物化参数组合建立一种新取代基描述方法, 对环尿素类和N,N-二甲基-2-溴苯乙胺类衍生物进行结构表征. 对训练样本集通过逐步回归筛选变量, 所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R2分别为0.853和0.960, 留一法交互检验Rcv2分别为0.723和0.901;用预测集样本作外部预测, 所得Qext2分别为0.7617和0.7653. 结果显示:环尿素类化合物结构中苯环邻位立体、间位疏水、对位疏水及立体因素对该类药物抗HIV活性产生阻抑作用; N,N-二甲基-2-溴苯乙胺类苯环上取代基立体因素及对位给电子效应有利于提高肾上腺素能阻断活性.  相似文献   
39.
PVA固定化脲酶电极的制作及电极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VA低温下的物理交联固定酶,制成酶电极并在不同尿素浓度、pH值、温度等条件下进一步研究这种酶电极的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40.
The aggrega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reduced-denatured egg white lysozymes during refolding procedure in urea solution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reducing and non-reducing protein electrophoreses. Results of non-reducing sodium dodecyl sulph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 of the supernatant and aggregate precipitate formed in refolding process show that except being refolded to native egg white lysozymes, the reduced-denatured lysozymes can also form the aggregates with molecular weights (MW) being separately about 30.0 and 35.0 kD, while the reducing SDS-PAGE and the refolding results in the presence of sodium dodecyl sulphate show that these aggregates are formed chiefly through the misconnection of disulfide bonds between the reduced-denatured lysozymes, and the aggregate precipitates are formed through the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aggregates with molecular weight being about 30.0 kD. From the results of electrophoresis and 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ic analyses,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the aggregates with molecular weights being about 30.0 and 35.0 kD are bi-molecular and tri-molecular egg white lysozyme aggregates, respectively. And finally, a suggested refolding mechanism of reduced-denatured egg white lysozymes in urea solution wa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