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化学   16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340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42篇
物理学   1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汶川震区北川9.24暴雨泥石流特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唐川   梁京涛 《力学学报》2008,16(6):751-758
2008年9月24日汶川震区的北川县暴雨导致区域性泥石流发生,这次9.24暴雨泥石流灾害导致了42人死亡,对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造成严重损毁。本研究采用地面调查和遥感解译方法分析地震与暴雨共同作用下的泥石流特征,获取的气象数据用于分析泥石流起动的临界雨量条件。本文探讨了研究区泥石流起动和输移过程,并根据野外调查,分析了泥石流形成的降雨、岩石和断层作用,特别是强降雨过程与物源区对泥石流发生的作用。根据应急调查发现北川县境内暴雨诱发的泥石流72处,其分布受岩石类型、发震断层和河流等因素控制。根据对研究区震前和震后泥石流发生的临界雨量和雨强的初步分析,汶川地震后,该区域泥石流起动的前期累积雨量降低了14.8%~22.1%,小时雨强降低25.4 %~31.6%。震区泥石流起动方式主要有二种,一是由于暴雨过程形成的斜坡表层径流导致悬挂于斜坡上的滑坡体表面和前缘松散物质向下输移,进入沟道后转为泥石流过程;二是"消防水管效应"使沟道水流快速集中,并强烈冲刷沟床中松散固体物质,导致沟床物质起动并形成泥石流过程。调查和分析发现沟内堆积的滑坡坝对泥石流的阻塞明显,溃决后可导致瞬时洪峰流量特别大。研究结果表明了汶川震区已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因此,应该开展对汶川地震区的泥石流风险评估和监测、早期预警,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控制泥石流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32.
汶川八级地震滑坡高速远程特征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殷跃平 《力学学报》2009,17(2):153-166
汶川地震触发的高速远程滑坡主要沿龙门山主中央断裂带汶川映秀—安县高川—北川县城—平武南坝—青川一线地震破裂带展布。由于获得了1.5g以上的抛掷加速度,具有明显的气垫效应,估计最大滑动速度一般大于70m•s-1,滑动距离一般为滑体启动时长度的数倍甚至10多倍,堆积成坝形成多处堰塞湖,最大滑行距离达3.2km。本文重点解剖了位于地震破裂带南西段(初始震中)的汶川映秀牛圈沟滑坡—碎屑流、位于地震破裂带中段的北川城西滑坡和位于地震破裂带北东段青川东河口滑坡—碎屑流3个典型实例,认为具有如下特征:(1)岩性条件:母岩遭受长期构造动力作用,呈碎裂岩体,后期被强烈风化,岩体极为破碎;(2)抛掷效应:位于汶川地震主断裂带或附近,垂直加速度大于水平加速度,强地面运动持时长,岩体发生振胀和抛掷;(3)碰撞效应:上部滑坡体发生高位剪出和高位撞击,致使岩体碎屑化;(4)铲刮效应:撞击作用导致下部山体被铲刮,形成次级滑坡,为碎屑流体提供了足够展翼和抛洒物源体积;(5)气垫效应:碎屑化岩体快速抛掷导致下部沟谷空气迅速谷状圈闭和向下紊流,形成气垫效应,或者,在下部地形开阔地带压缩空气呈层流状态致使滑体凌空飞行。  相似文献   
33.
汶川震区文家沟泥石流成灾机理与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家沟位于绵竹市清平乡,属于 5 ·12 汶川Ms8.0级地震极重灾区。地震发生后的3个汛期内,文家沟曾先后发生5次典型泥石流灾害,其中以2010年8月13日泥石流灾害最为严重,规模与灾情巨大,社会影响深远。在对文家沟泥石流跟踪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泥石流的成灾机理和特征。研究表明:(1)文家沟泥石流是地震和强降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成因可归纳为震因与物源以及雨因与水源两个方面,在整个泥石流形成和发生的过程中,呈现出洪流-侵蚀下切-崩滑-席卷-进一步侵蚀下切-进一步崩滑-增大泥石流规模—……的"滚雪球式"循环过程; (2)泥石流发生所需的雨量、雨强条件和水动力条件都显著降低,泥石流规模和雨量之间呈现出明显幂函数关系; (3)发生过程呈现出持续时间长、运动距离远的特征; (4)成灾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链式效应,危害形式多样; (5)泥石流频率呈现出高发性,规模呈现出放大性。最后提出了文家沟泥石流研究与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34.
《计算方法》的实验教学是这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校,《计算方法》作为一门选修课,实验教学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着重讨论了如何结合学校的特色专业,利用MATLAB进行计算方法的实验教学,增加课程应用性的同时,也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5.
<正>沙子上的滑动对土木工程和地震动力学领域有重要影响。考古学家在公元前1800年古埃及省长杰胡提霍特普墓中的壁画(图中站在木撬前方的人正在向沙子中注水)中发现,把沙子弄湿对古埃及的建筑施工至关重要。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University of Amsterdam)的波恩(Daniel Bonn)和同事做了细致的实验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36.
设计了滚珠式基座抗震楼的模拟实验,通过滚珠基座内滚珠的滚动来降低地震时横波和面波所产生的破坏作用.模拟地震实验证明滚珠式基座可以减弱地震对房屋的破坏.  相似文献   
37.
杨帆 《中学生数学》2011,(10):41-41,39
2011年3月11日,日本气象厅表示,日本于当地时间11日14时46分发生里氏7.9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东京有强烈震感.美国地质勘探局将日本当天发生的地震震级从里氏7.9级修正为里氏8.8级.北京小部分区域有震感,对中国大陆不会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8.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后效应分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黄润秋 《力学学报》2011,19(2):145-151
汶川地震过去3a了。3a来,大量的国内外学者对地震灾区地震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形成机理及防治对策给予了高度关注,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人们在关注同震地质灾害的同时,更对地震灾区今后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及演化趋势、持续时间倾注了极大的关心,因为震后连续3a,尤其是2010年,灾区地质灾害的频率和规模均出现较震前显著增大的现象。本文收集整理了震前和震后灾区地质灾害的数据资料,尤其研究了震后3a灾区重大地质灾害的特点和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震后灾区地质灾害可能的持续时间、演化趋势以及高风险区的范围。分析和研究结果认为,震后汶川地震灾区的地质灾害将持续20~25a; 在这段时间内,地质灾害将以4~5a一个高峰为周期,呈震荡式的衰减下降,并最终恢复到震前的水平。震后地质灾害的高风险区将出现在耿达-映秀、小鱼洞、红白-茶坪、擂鼓-陈家坝和青川东河口-窝前这5个地段上。  相似文献   
39.
基于传统颗粒离散单元模型(DEM),开发了一种绑定式离散单元模型(BTDEM)用于砌体结构崩塌机制的研究,并对一个典型砌体结构的破坏倒塌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证实BTDEM方法能够详细地模拟出砌体建筑结构的崩塌过程,同时还可以模拟出砌块的破碎,是一种普适性较强的模拟砌体结构建筑的高效数值方法。BTDEM方法具有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40.
圆形地下连续墙场地地震反应的简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将水平地震荷载作用沿环向展开为傅立叶级数,利用沿圆周法向和切向两个方向的正交性,再将水平地震荷载转化为一致横向荷载组合,使三维求解问题转变为一系列旋转子午面上二维问题的叠加,进而提出圆形地下连续墙场地地震反应的简化计算方法。之后,采用等效线性化方法来考虑土体非线性性质,进一步将非线性地震反应问题转化为线性问题求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