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9篇
化学   142篇
力学   72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35篇
物理学   8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7篇
  1975年   14篇
  1974年   14篇
  1973年   16篇
  1972年   10篇
  197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低中煤级煤结构演化的XRD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8个最大镜质组反射率0.30%-2.05%镜煤样品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获得XRD结构参数,得到这些参数随反射率增大呈现的阶段性规律。在镜质组反射率小于1.0%阶段,L_a和L_c急剧增加,d_(002)迅速减小,含氧官能团的脱落和脂肪长度支链化程度减小占主导;在1.0%-1.6%阶段,L_a持续增加,d_(002)先增加后减小,L_c先减小然后趋于平稳,芳香体系脱氢和调整空间位阻同时进行;在1.6%-2.0%阶段,d_(002)持续减小,L_c和L_a的增大,煤结构演化以芳构化为主。XRD结构参数演化与第一、二次煤化作用跃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82.
基于滴管炉制备内蒙褐煤快速热解焦,借助高频炉开展快速热解焦与CO_2的气化实验,考察了煤焦气化过程的结构演变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的进行,气化半焦的石墨化程度不断增加,但未达到天然石墨的有序化程度;比表面积先增大后减小,而平均孔径总体呈相反的变化趋势;气化半焦的粒径在反应前期逐渐减小,当转化率大于74%,半焦粒径逐渐增大,归因于气化后期部分颗粒的黏结。  相似文献   
283.
利用TGA确定胜利褐煤盐酸脱灰煤和添加铁组分脱灰煤的着火温度,在着火温度进行燃烧反应,收集燃烧反应一定时间后的未反应残留物,利用FT-IR、XPS、XRD和Raman等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胜利褐煤燃烧过程中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铁的加入降低脱灰胜利褐煤的着火温度,当添加量为3.50%时,着火温度降低的幅度最大。在着火温度燃烧反应一定时间后未反应残留物的FT-IR表明,其有机官能团结构无显著变化,说明铁的添加并不影响其有机官能团结构特性,有机官能团不会对燃烧性能产生太大的影响。添加铁使SL+在燃烧过程中未反应残留物结构芳香度下降,晶面间距增大,晶体结构中缺陷位相对增加,石墨化程度降低,烷基侧链增多,碳氧结构迅速减少,说明铁组分的加入改变了其燃烧过程中碳氧结构转化特性,抑制了石墨化转化速率与程度,即在燃烧反应过程中改变了其未反应残留物的微结构,从而改变了其反应历程,加速燃烧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284.
使用流化床,以95%的甲烷作为还原性气氛,以烧结过程中烧结返矿作为载氧体,研究其在化学链燃烧过程中的反应活性以及烧结返矿在氧化还原循环中的结构特征。对烧结矿原料、还原后以及氧化再生的烧结矿进行形貌结构及物性表征。结果表明,在初始氧化循环过程中,烧结返矿的载氧能力和反应活性有显著的提高;前25个循环过程中,烧结返矿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大,比表面积的增大是提高烧结返矿反应活性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循环的进行,烧结返矿表面出现裂纹并逐渐加大。Raman检测结果显示,在还原过程中有新的铁晶型,纤铁矿(γ-Fe OOH)生成,而纤铁矿(γ-Fe OOH)的生成将降低烧结返矿的载氧能力。氧化循环过程中,采用甲烷作为还原性气体,并未发现有碳沉积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285.
利用一种简单共沉淀的方法,通过调变合成温度(0~80 ℃)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Ag3VO4样品,其粒子尺寸在100 nm~5 μm间. 通过在合成体系中添加聚乙二醇4000, Ag3VO4粒子尺寸可进一步降低至50~100 nm. 可见光下降解罗丹明B的实验结果表明, Ag3VO4样品特别是纳米尺寸的样品,显示出比当前广泛使用的P25更高的催化活性. Ag3VO4样品循环使用4次之后其光催化活性并没有明显降低,证明Ag3VO4是一种稳定有效的可见光催化剂.  相似文献   
286.
植物次生代谢物在抵御生物/非生物胁迫、生物间互作以及信息传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次生代谢途径解析对植物分子育种、天然产物合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液相色谱-高分辨串联质谱(LC-HRMS/MS)为次生代谢物鉴定及途径表征提供了技术手段。非靶向LC-HRMS/MS方法可获得丰富的质谱信号,包括一级质谱和二级质谱(MS,MS/MS),但受质谱数据库规模以及次生代谢物复杂性的制约,次生代谢物注释十分困难。该研究以玉米叶片中苯丙烷途径代谢物为例,发展用于非靶向代谢组数据中重要途径代谢物的高效筛选和注释新方法。首先,利用公共代谢途径数据库及文献获取参与苯丙烷代谢途径的61种修饰反应类型,进而从非靶向实验数据中筛选出修饰代谢组。其次,获取开源串联质谱数据中的苯丙烷类化合物作为探针分子,构建探针分子质谱数据库。将探针分子与修饰代谢组共建分子网络,锁定目标途径代谢物并注释结构。该方法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筛选出玉米叶片中392个和417个苯丙烷途径候选代谢物,去冗余后共注释出129个代谢物,涉及苯丙烷代谢的主要分支途径,如黄酮途径的8个类黄酮、19个氧苷类黄酮和32个碳苷类黄酮,31个羟基肉桂酸途径代谢物以及22个木脂素途径代谢物;其中26个在PubChem和SciFinder数据库中未见收录。该研究利用探针分子结合修饰组可快速锁定途径代谢物,且有助于快速、准确的网络传播注释,可显著提高目标途径代谢物筛选与注释效率,为植物次生代谢途径的深入解析提供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287.
采用激光拉曼光谱(LRS)分析技术对NiMoP浸渍液和浸渍于氧化铝载体后干燥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磷含量对NiMoP浸渍液中的活性相组成、结构以及浸渍过程中活性相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酸含量较低的NiMoP浸渍液中活性组分主要有NixH6-2x\[P2Mo5O23\]、NixH7-2x\[PMo11O39\] 或NixH3-2x\[PMo9O31\]及NixH3-2x\[PMo12O40\]杂多化合物结构,随着磷酸添加量的增加,后两种结构逐渐转化成第一种杂多化合物的结构;低磷含量浸渍液中的各种杂多化合物活性组分在浸渍过程中在氧化铝孔道中会发生分解,转变成七聚钼酸盐,提高浸渍液中的磷酸含量能够部分地阻止杂多化合物在载体氧化铝孔道中的分解。
  相似文献   
288.
本期<物理化学学报>是庆祝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物理化学学报>主编唐有祺教授九十寿辰暨执教六十年的特刊.  相似文献   
289.
桑树萎缩型和花叶型萎缩病与黄化型萎缩病一样均是严重的桑树病害。 我们从感染萎缩型萎缩病的病桑组织中,分离到一种线状质粒,宽度约为110—130,最长可达10,000左右,具有线状植物病毒的典型空心和亚基结构,同时存在的尚有宽度为80—90的细纤维状质粒.在超薄切片中,可以观察到类似类菌质体的质粒。 在花叶型萎缩病中也同时存在上述两种线状质粒,其结构形态和黄化型、萎缩型极为相似,但在其超薄切片中,迄今还未见有类似类菌质体的质粒存在。 我们初步认为:萎缩型萎缩病与黄化型萎缩病一样,可能是病毒与类菌质体协同作用的复合病,而花叶型萎缩病则可能是一单纯的病毒性病害。 对三种病型桑树萎缩病的异同和它们与病原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对细纤维状质粒的本质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90.
一、引 言 单能离子束的背散射技术已广泛地应用到固体物理中.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跃发展,背散射技术又与半导体物理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它成为研究半导体表面不可缺少的分析手段之一.在1973—1977年曾先后召开过三次有关离子束表面分析的国际会议[1-3],详细介绍了背散射技术及其在固体物理和半导体材料中的应用. 背散射分析方法的优点是:准确、简单、快速,测量时对样品没有破坏性,用这种方法分析过的样品可以再用其它方法进行分析,然后对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 我们利用2.SMeV静电加速器产生的H”和 He+离子束对一些半导体材料的表面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