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5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High spin states in ^174R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via the ^152Sm (^27 Al, 5nγ) ^174Re reaction. Gamma-ray excitation functions, x-γ and γ-γ coincidences have been measured. Two rotational bands built on the πh9/2 × vi13/2 and πh11/2 × vi13/2 configurations have been identified and extended up to high-spin states. The relative spin and parity of the band levels have been unambiguously fixed due to observations of several inter-band transitions. Both the bands show the low-spin signature inversion,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systematic expectations for the high-j two-quasiparticle bands in the A = 170 mass region.  相似文献   
22.
原子核的能级寿命直接反映了其内部的结构信息,是核性质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物理参量。本工作报道了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首次采取多普勒移动衰减法(DSAM)开展的原子核能级寿命测量。采取核反应12C(36Ar,2p)来布居46Ti的高激发态,利用新组建的大型高纯锗(HPGe)探测器阵列进行符合测量。根据γ能谱分别提取了4+、5-、6-态的能级寿命,并得到了这些态的跃迁概率。理论上采取大规模组态混合壳模型进行计算,并得出了能级的组态信息。  相似文献   
23.
王辉  俞颖  唐荣志  郭松 《化学学报》2020,78(6):516-527
由于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对气候变化、区域污染和人体健康具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基于实验室的方法可以在稳定可控的条件下探讨SOA的生成机制,其中环境烟雾箱和气溶胶生成潜势反应器是最常用的两种模拟工具.本文综述了基于这两种模拟工具对SOA产率的影响因素、SOA生成机制和SOA老化过程中性质演变特征的研究.影响SOA产率的因素主要包括OH暴露量,NOx水平(VOCs/NOx),种子颗粒物的浓度及种子颗粒物的化学组成.SOA产率随着OH暴露量、VOCs/NOx比值的增加均先增后减;种子颗粒物的存在会通过提高气态中间产物的凝结汇,从而促进物质从气相到颗粒相的转化;酸性种子颗粒物可以通过提高摄取系数并提供酸催化条件促进SOA的生成;种子颗粒物中的金属离子和矿物质也会通过催化作用或者影响氧化剂的产生等过程对SOA的生成和老化产生作用.本综述还总结了不同源排放气态前体物SOA的生成潜势以及生成SOA的特征.等效光氧化龄约为2~3 d时,汽油发动机排放生成SOA量达到最高值,增长倍数(SOA/POA,POA即为一次有机气溶胶)约为10~14,SOA生成潜势约为400~500 mg/kg fuel;生物质燃烧排放,在等效光氧化龄约为3~4 d时,SOA增长倍数最大,平均约为1.42~7.6;而其他源如天然气燃烧、餐饮等排放也具有很高的SOA生成潜势,天然气燃烧排放后SOA的增长倍数高达268倍,餐饮源排放SOA的增长倍数约为3~8倍.不同地区的实际大气中气态前体物氧化生成SOA的最高值出现在等效光化学龄为2~4 d时.综合不同研究中源排放和实际大气中前体物生成SOA演化特征发现,随着OH暴露量的增加,SOA的氧化态逐渐增加,O/C比约从0.2增长到1.3,O/C与H/C变化斜率均在-1到0之间,说明氧化机制可能包括生成羟基、过氧羟基以及羧酸基团的物质;氧化过程中SOA的挥发性逐渐降低,吸湿性逐渐增加.SOA生成过程中间态物种的测量技术开发、复杂体系下SOA生成机制的研究和SOA演化过程中特征的表征是未来SOA研究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4.
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进行了Non-Kolmogorov湍流的室内模拟实验,并对光强概率密度分布、光强闪烁指数及光强时间频谱进行了分析,完成了模拟实验结果与相关湍流理论之间的对比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在弱湍流下,归一化对数光强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且随着湍流强度的减小,正态分布拟合系数增大;光强时间频谱高频段的幂律随着湍流功率谱幂律的减小呈减小趋势,与理论分析一致,但具体数值小于理论预测;闪烁指数则随着大气相干长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大气相干长度小于0.05 m的范围内闪烁指数急剧变化,在大气相干长度大于0.2 m之后趋近平缓,这一变化趋势与湍流幂律无关,与理论预测一致,表明湍流模拟实验能较好地再现湍流对无线光通信中接收光强的影响.模拟实验的误差分析表明,不同强度湍流的模拟实验其误差主要来源不同,可为实验的进一步改进提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5.
唐荣志  王辉  刘莹  郭松 《化学进展》2019,31(1):180-190
本文综述了大气半/中等挥发性有机物S/IVOCs的测量技术、来源、大气行为及对有机气溶胶生成的贡献。S/IVOCs测量技术的进步主要依托于质谱技术的发展,分为离线和在线测量质谱测量技术。离线测量物种鉴别能力好,但预处理复杂、时间分辨率低;在线测量技术可以获得高时间分辨率的组分及气粒分配信息,对揭示化学反应机理具有重要作用。S/IVOCs的来源包括一次和二次源。目前对一次源排放的研究主要针对机动车和生物质燃烧。研究结果表明,汽油车、柴油车和生物质燃烧排放S/IVOCs分别为POA的2.9~8.5倍、4.5~20.4倍和0.83~5.57倍。汽油车排放的S/IVOCs氧化可贡献总SOA的34%~76%,柴油车则高达90%,生物质燃烧占80%。基于外场观测数据的模型模拟表明S/IVOCs对实际大气中SOA的贡献可达40%~85%,是不可或缺的SOA前体物。未来研究中,开发新的测量技术、定量分析源排放和环境大气中S/IVOCs浓度及其对SOA贡献是研究的关键,将外场观测、实验室模拟与模型模拟相结合,能够为S/IVOCs生成SOA机制探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6.
第一次测量到238U(9Be,5n)242Cm熔合蒸发反应的激发函数。通过使用叠层靶,在不改变束流能量的条件下,在线获得20个能量点下的实验数据。利用蒸发余核242Cm的半衰期较长,且衰变模式是α衰变的特点,用离线测量α放射性的方法得到目标核产额。实验最大截面约1 mb,激发函数曲线的形态和峰值所在的能量位置与现有的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一致。激发函数的实验数据对选择和优化理论模型,推动超铀核区核物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The excitation function of the 238U(9Be, 5n) reaction was obtained for the first time. By using a stack of uranium targets, 20 experimental data were obtained by the on-line irradiation without changing beam energy. Taking the advantage of the long lifetime and α decay mode of the residue nucleus 242Cm, the off-line measurement of the α radioactive was performed to obtain its yields. The maximum cross section is about 1 mb. The curve's shape and the maximum's position agree with the present model. The value of the cross section will help us to develop the ralated models, and push the nuclear studies in the transuranium region.  相似文献   
27.
丰中子核91Y 的高自旋能级结构通过82Se(13C, p3n)91Y 反应被再次研究了。新建立的包含几条关键能级的能级纲图澄清了以前研究中的几点不确定的地方。这几条能级具有Z=38 和N=56 子闭壳打破的特征,这涉及到张量力和自旋-同位旋依赖的中心力。High-spin level structure of the neutron-rich nucleus 91Y has been reinvestigated via the 82Se(13C, p3n)91Y reaction. A newly constructed level scheme including several key levels clarifies the uncertainties in the earlier studies. These level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breaking of the Z = 38 and N =56 subshell closures, which involves in tensor force and the spin-isospin dependent central for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