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43篇
化学   30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52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73篇
物理学   3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航空发动机内外涵道三维粘性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某涡扇发动机从风扇入口到增压级出口以及整个外涵道的稳态流场进行了联算和分析,计算是在我们自主搭建的分布式平行网络平台上进行的。计算表明风扇叶片沿叶高马赫数变化较大,从叶根附近的0.56变化到叶顶的1.34。本文得出了比较详细的内外涵道流场的信息,为叶片优化设计以及气动声学评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2.
本文采用PIV测量技术研究充分发展水平槽道内的两相湍流的变动规律(Re=590)。首先将单相湍流的测量结果与文献中DNS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PIV测量湍流脉动的可行性,并通过引入PTV算法获得了近壁对数边界层内的湍流量。对两相流动的测量结果表明,即使在1%的低颗粒质量载荷下,气体湍流已有明显的变动,并且壁面附近和槽道中心的变动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23.
使用槽道平均模型的多叶片排N-S方程并行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多叶片排三元粘性计算,正在成为压气机、涡轮设计的重要工具。与混合平面模型山相比,槽道平均模型p]能够更加精确地模拟动静叶片间相互作用。它减少了内边界信息传递积累误差,增强了计算程序的鲁棒性。国内很多单位开展了有关的研究工作[‘-’]。本文发展了使用槽道平均模型多叶片N-S方程并行计算程序,并对一多级压气机设计中间方案的前3级进行了试算。2关于槽道周向平均模型这一模型是由Ad。mCZyk[’l提出,它不但被应用于三维直接计算数值模拟,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还曾被应用于两类流面迭代平均SZ流面计算。其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24.
通过数值求解非线性金兹堡-朗道(G-L)方程组,研究了三维介观超导环中的涡旋态。发现了在细环中只能存在巨涡旋态,以及存在顺磁、抗磁迈斯纳效应和间隙性超导现象。在粗环中,发现了多涡旋态和巨涡旋态共存的混合态。相应讨论有助于理解介观超导环中涡旋态相变。  相似文献   
25.
26.
2008年武汉市高三2月调考第20题是一个非常好的题,充分挖掘了学生已有的数学水平,提供了展示所学的平台.20题解题方法很多:作差比较大小;构造函数;求导;数学归纳法等等,现将几种主要方法提出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27.
肖川  岳晓奎  王永虎 《应用声学》2014,22(8):2459-2462,2465
下滑道构型畸变将造成航空器进近不稳定,严重时将导致航空器俯仰姿态过大,低高度失速或下降率超限等不安全事故;针对以上问题,在传统仪表着陆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惯导、气压高度表和卫星导航等多导航源融合的下滑道稳定性控制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进行数据融合,解决了下滑道畸变情况下航空器水平位置与高度匹配性差的难点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避免了航空器追随畸变下滑台信号而带来的进近不稳定,最后对所建模型进行了航空器下滑轨迹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地增强了下滑道的稳定性,提高了航空器进近成功率,进一步保证了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28.
We have calculated production cross sections of new superheavy elements with atomic number Z=119, 120 in the fusion-evaporation reactions of $^{48}{\rm{Ca}}$+$^{252}{\rm{Es}}$, $^{48}{\rm{Ca}}$+$^{257}{\rm{Fm}}$, $^{49}{\rm{Sc}}$+$^{252}{\rm{Es}}$, $^{49}{\rm{Sc}}$+$^{251}{\rm{Cf}}$, $^{50}{\rm{Ti}}$+$^{247}{\rm{Bk}}$, $^{50}{\rm{Ti}}$+$^{251}{\rm{Cf}}$, $^{51}{\rm{V}}$+$^{247}{\rm{Cm}}$, $^{51}{\rm{V}}$+$^{247}{\rm{Cf}}$, $^{54}{\rm{Cr}}$+$^{243}{\rm{Am}}$, $^{54}{\rm{Cr}}$+$^{247}{\rm{Cm}}$, $^{56}{\rm{Mn}}$+$^{244}{\rm{Pu}}$, $^{56}{\rm{Mn}}$+$^{243}{\rm{Am}}$, $^{60}{\rm{Fe}}$+$^{237}{\rm{Np}}$, $^{60}{\rm{Fe}}$+$^{244}{\rm{Pu}}$, $^{61}{\rm{Co}}$+$^{238}{\rm{U}}$, $^{61}{\rm{Co}}$+$^{237}{\rm{Np}}$, $^{64}{\rm{Ni}}$+$^{231}{\rm{Pa}}$, $^{64}{\rm{Ni}}$+$^{238}{\rm{U}}$, $^{65}{\rm{Cu}}$+$^{232}{\rm{Th}}$, $^{65}{\rm{Cu}}$+$^{231}{\rm{Pa}}$, and $^{68}{\rm{Zn}}$+$^{232}{\rm{Th}}$within the dinuclear system model systematically. The inner fusion barriers have been extracted from the driving potential and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which could be used to predict the relative fusion probability roughly. The influence of mass asymmetry of the colliding partners on the production of new superheavy elements(SHE) has been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It is found that fusion probability increases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mass asymmetry of colliding systems. The 46-50Ti-induced reactions prefer to produce new SHE with Z=119~120. The dependence of production cross-sections of new superheavy elements on the isospin of projectile nuclei has been discussed. The new SHE of $^{289-293}{\rm{119}}$ has been predicted as the synthesis cross sections around one picobarn in the $^{44,\, 46,\, 48,\, 50}{\rm{Ti}}$-induced reactions. Production cross-section of the element$^{295}{\rm{120}}$ has been evaluated as large as one picobarn in the reactions $^{46}{\rm{Ti}}$($^{251}{\rm{Cf}}$, 2n) $^{295}{\rm{120}}$ at $E^*$ = 26 MeV. The optimal projectile-target combinations and beam energies for producing new SHE with atomic number Z = 119~120 are proposed for the forthcoming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29.
对槽道湍流直接数值模拟的脉动速度场进行了二维子波分析。研究了近壁区低速条带结构的多尺度特性。利用定义的局部雷诺应力测度结合平坦因子的方法对湍流脉动速度分解,得到脉动速度的间歇成份和高斯成份。用局部雷诺应力测度正的峰值为特征,通过条件统计平均,得到近壁区典型的拟序结构。  相似文献   
30.
可压槽道湍流的直接数值模拟及标度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基于非等距网格的紧致差分方法对Mach数为0.8,Reynolds数为3300的可压缩槽道湍流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建立了充分发展的可压缩槽道湍流数据库.该流场的统计特征(如等效平均速度分布,半局部尺度无量纲化的脉动均方根分布)与他人的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在此DNS结果的基础上,作者对该流场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机理研究.得到了可压缩槽道湍流场的高阶统计矩.同时分析了压缩性效应对近壁相干结构的影响机理,认为在可压壁湍流的近壁区,压力在压缩_膨胀上的做功部分吸收了脉动速度的动能,使得可压湍流的近壁速度条带结构更加平整.还对可压缩槽道湍流进行了标度律分析,指出可压槽道湍流中心线附近较宽的区域内存在标度律及扩展的自相似性.认为当Mach数不是很高时压缩性效应对标度指数影响不大.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可压缩槽道湍流的标度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