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6篇
物理学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结合卫星发射以及在轨运行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条件,对"积分球+匀光板+电磁光开关"形式的比值辐射计进行空间环境适应性设计.对结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加固设计,通过降低器件功耗、表面热处理等方式保持比值辐射计在真空热环境下的温度稳定,采用航天级光学涂层辅以结构屏蔽设计保证抗辐照能力.通过力学试验、热真空试验以及积分球光学涂层辐照试验进行验证.力学试验结果显示比值辐射计基频约为540Hz,振动前后比值辐射计辐射比变化小于0.31%,证明比值辐射计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空间力学条件下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均满足基频大于100 Hz的设计要求.热真空试验过程中比值辐射计遥测输出稳定,各功能模块均工作正常.辐照试验后,比值辐射计光学涂层方向-半球反射比在485nm波段的最大衰变小于2%,红外波段无明显变化,该衰变对定标器在轨应用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研究结果表明,比值辐射计具有良好的空间环境适应性,可在复杂空间环境下进行稳定、可靠的工作,满足航天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22.
刘慎薪  池元斌 《发光学报》1997,18(3):185-190
室温下,利用金刚石对顶砧压机,在常压到15GPa压力范围内,测量了LiYF4:Eu的发射光谱,研究了5D0,17F1-4各多重态晶场能级随压力的变化。当升压或降压经过10.0~10.5GPa压力范围时,发射光谱发生显着变化,某些谱线劈裂为两条,表明LiYF4:Eu发生了结构相变,晶体对称性降低。  相似文献   
23.
高压下Eu^3^+:Gd2O2S的发射光谱,能级及晶体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室温下,0-15GPa压力范围内,测量了Eu^3^+:Gd2O2S的发射光谱。通过对7F0-6多重态能级结构的拟合,研究了压力对能级和晶体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钟静萍  黄科薪  许文涛  唐华果  Muhammad Waqas  樊友军  王睿翔  陈卫  王沂轩 《催化学报》2021,42(7):1205-1215,中插71-中插75
有效调控碳纳米材料的几何和电子结构的协同效应和缺陷是获得优良电化学性能的关键.然而,如何设计一种具有优势结构的杂化材料及对其电催化机理的认识尚不清楚.本文提出了一种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胺导电共聚物热解策略来制备S和N共掺杂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发现改变前驱体溶液中两种单体的比例可以调控掺杂MWCNTs中S和N原子的含量与表面活性位结构.S和N的共掺杂明显增大了碳纳米管表面的缺陷程度并暴露出更丰富的活性位点,从而有利于超细Pt和PtCu纳米颗粒的均匀分布和沉积.透射电镜和扫描透射电镜结果表明,所制备S和N共掺杂MWCNTs(SN-MWCNTs)负载的催化剂中Pt和PtCu纳米颗粒以及掺杂的S和N原子都均匀地分布在MWCNTs上,且沉积的Pt和PtCu纳米颗粒的平均尺寸仅分别为2.30和2.87 nm.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S和N共掺杂MWCNTs与负载的Pt基纳米颗粒之间存在强烈的电荷转移相互作用,明显改变了贵金属Pt的表面电子结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与Pt/SN-MWCNTs,Pt/N-MWCNTs,Pt/S-MWCNTs和商业Pt/C催化剂相比,Pt1Cu2/SN-MWCNTs表现出更大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148.85 m2 g?1),更高的甲醇氧化质量活性(1589.9 mA mgPt?1)、电化学稳定性和抗CO毒化能力.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表明,S和N共掺杂导致碳纳米管极大地变形,同时极化和激活了相邻的C原子.因此,增强了Pt1Cu2纳米颗粒在SN-MWCNTs上的吸附以及随后甲醇分子的吸附.此外,Pt1Cu2/SN-MWCNTs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均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优于相应的CNTs和N-CNTs基材料.本文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在碳基材料上构建高度分散且稳定的Pt基纳米颗粒高性能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基于间接法对一种日盲型光电管探测系统进行了非线性测量,将线性度已知的硅光电二极管探测器作为参考标准,以外置氙灯光源积分球作为线性定标辐射源,通过大动态范围电动光阑来调节辐射输出,将待测探测器与参考探测器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同步测量,以消除光源波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日盲型光电管探测系统的线性误差最大可达5.2%,有必要通过非线性修正因子对测量值进行修正,其数值范围为0.948~1.006。分析了系统合成测量不确定度,在光电管响应光电流为2.97×10-10~6.61×10-8A范围内,扩展不确定度为3.59%(k=2)。  相似文献   
26.
刘慎诸 《化学教育》1983,4(6):47-47
我们对“氮族”的几个演示实验做了下面的改进。一、铵盐受热分解在一支粗试管(20×100mm)里,加入氯化铵约2-3克,先在试管底部加热一定时间后,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管口检验,试纸变蓝,证明氯化铵受热分解后有氨生成。然后缓慢移动试管,加热试管的中部(氯化铵已升华部分),可观察到已变蓝色的石蕊试纸,重又变成红色,这证明氯化铵分解时有氯化氢生成,在试管壁上尚有“升华”残留的氯化铵晶体。  相似文献   
27.
刘姣  夏仕文  黄文薪 《分子催化》2023,37(3):285-292
以解木糖赖氨酸芽孢杆菌XX-2为出发菌株,110mmol/L L-赖氨酸单盐酸盐为发酵前体,144h发酵后L-2-氨基己二酸浓度达到10.4mmol/L,产率9.5%。以解木糖赖氨酸芽孢杆菌XX-2全细胞为生物催化剂,利用共生的L-赖氨酸 6-脱氢酶和?-1-哌啶啉-6-羧酸脱氢酶催化L-赖氨酸单盐酸盐转化为L-2-氨基己二酸。最优条件为:细胞浓度45g(干重)/L,L-赖氨酸单盐酸盐浓度100mmol/L,pH7.0,温度30℃,反应时间144h。在最优条件下,从100mmol/LL-赖氨酸单盐酸盐产生90mmol/L L-2-氨基己二酸,产率90%。推测了生物催化过程中L-2-氨基己二酸产生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