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26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紫杉醇衍生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对98个紫杉醇衍生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进行了分析,发现影响其活性的立体能与静电能之比为61.6/38.4.进一步分析表明,C-13侧链基团的改变对其活性影响较大,尤其是2'-OH对保持活性是至关重要的;而母环其它位置取代基的改变对活性影响较小.该模型交叉验证rcv2=0.714,非交叉验证r2=0.901;以此模型对验证组10个化合物活性进行预测,rpred2=0.812,表明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对紫杉醇的改性或新类似物的合成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2.
夏金梅  林凤鸣  元英进 《化学进展》2007,19(7):1159-1163
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水解产生的抑制性物质对乙醇发酵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因而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在抑制剂存在下,酵母在基因表达水平,蛋白水平和代谢物水平都有相应的耐受响应,且这些响应错综复杂.从系统角度运用组学的方法研究这一体系将有助于全面深入了解酵母的耐受机制.本文综述了系统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在酵母对抑制剂耐受方面的研究状况;对主要研究手段和成果进行了回顾;并对酵母发酵乙醇系统分析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3.
顾军  张磊  元英进 《合成化学》2008,16(2):193-195
由偶氮二异丁腈引发次磷酸产生次磷酸根自由基,以链式自由基反应机制脱除紫杉烷类化合物结构中的含氧基团,简单、高效地合成了紫杉烷.  相似文献   
24.
为了探讨Ce4+对过氧化氢酶(CAT)构象的影响, 以离体的牛肝过氧化氢酶(CAT)为实验材料,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 CD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分析Ce4+作用后CAT构象的变化, 发现CAT的构象与Ce4+的浓度相关, Ce4+的浓度较低时, CAT的α-螺旋含量增加, β-折叠含量减小;Ce4+的浓度较高时, 结果相反. 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的Ce4+对CAT构象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25.
丹参提取液的树脂吸附及醇沉工艺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丹参水提取液中丹参素及原儿茶醛含量为指标,HPLC检测不同工艺前后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考察了不同浓度的醇沉除杂工艺,筛选出了大孔吸附树脂富集有效成分的最佳工艺。研究结果显示:单纯采用水醇法提取工艺时,以50%乙醇沉降为最佳工艺,D301大孔吸附树脂能够选择性的吸附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大幅度降低出膏率,提高丹参粗提物中有效成分含量,效果优于醇沉工艺。  相似文献   
26.
王宗元  王嘉骏  孙泽宇  项文龙  沈辰阳  芮宁  丁明珠  元英进  崔宏刚  刘昌俊 《催化学报》2021,42(3):376-387,中插6-中插10
近年来,超分子组装在催化、制药、传感器、提纯、组织工程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为了实现超分子结构功能化,经常会将金属纳米颗粒或者金属活性位引入或共组装至有机超分子骨架中,由此获得金属化的纳米材料.例如,金属纳米颗粒修饰的多肽纤维、金属聚合物、金属负载的水凝胶和气凝胶.常见的金属化策略包括自组织、金属有机配位络合、聚合和电子诱导组装等.其中,由本课题组发展的电子诱导组装法已经被用于制备高效金属多肽催化剂、能源转化材料和非均相催化剂模板等.室温电子诱导组装利用了辉光等离子体富含的电子,是室温电子还原制备纳米金属颗粒及相关催化剂的进一步发展.该方法操作过程简单,仅需一步即可同时实现金属还原和有机物组装;且绿色环保、不需要添加还原剂、操作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在室温条件下几分钟内即可反应完全).所获得的二维多肽纳米薄膜含有高度分散的金属纳米颗粒.研究表明,电子诱导组装法是构建超分子催化剂强有力的工具.然而,电子诱导超分子组装的反应机理仍然不清楚.为了进一步开发应用新的超分子材料,开展电子诱导组装机理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选择β淀粉肽的五肽片段作为电子诱导组装的单体和贵金属(Pd,Pt和Au)离子通过电子还原得到金属多肽纳米膜.通过调控原料配比和浓度,获得了包覆有超细贵金属纳米颗粒(1–2 nm)的金属多肽纳米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光谱、X射线光电能谱等表征手段,对金属多肽纳米薄膜的结构和成分进行了分析.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对金属多肽纳米薄膜的多级结构进行分析发现,电子诱导组装的组装单元为碟状组合体,与常规自组装有显著区别,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能谱等表征方法,结合密度泛函(DFT)计算,对组装过程多肽分子的表面性质和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多肽在电子诱导组装过程中会发生部分氧化.DFT研究给出两种可能的羟基自由基活化碳氢键过程,说明形成的羟基提供了额外的氢键相互作用,促进了组装的快速发生.多肽中含有苯环的侧链对多肽组装后二维结构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本文还首次发现金属多肽薄膜能够在化学试剂刺激下响应释放金属纳米颗粒.如在硼氢化钠作用下可以快速释放金属纳米颗粒、在谷胱甘肽作用下可以缓慢释放金属纳米颗粒.硼氢化钠作用下释放后的金属颗粒对4-氨基苯酚还原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金属多肽薄膜的快速响应释放可以为稳定纳米金属颗粒提供一个新方法,替代那些以往采用的稳定剂难于脱除的纳米金属稳定方法.而慢速响应释放则有潜力应用于药物缓释、光热治疗生物传感和成像等医学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