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08篇
  免费   1613篇
  国内免费   4234篇
化学   26264篇
晶体学   546篇
力学   163篇
综合类   147篇
数学   1067篇
物理学   426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282篇
  2021年   501篇
  2020年   574篇
  2019年   1518篇
  2018年   681篇
  2017年   1496篇
  2016年   921篇
  2015年   829篇
  2014年   1066篇
  2013年   2280篇
  2012年   1642篇
  2011年   1753篇
  2010年   1244篇
  2009年   1497篇
  2008年   1684篇
  2007年   1766篇
  2006年   1644篇
  2005年   1470篇
  2004年   1468篇
  2003年   1186篇
  2002年   1002篇
  2001年   833篇
  2000年   814篇
  1999年   600篇
  1998年   560篇
  1997年   472篇
  1996年   356篇
  1995年   391篇
  1994年   281篇
  1993年   257篇
  1992年   253篇
  1991年   180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42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45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18篇
  1976年   15篇
  197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103.
104.
105.
Sr2RuO4是第一个无CuO面的层状强关联氧化物超导体.测量了9至260K温度范围内Sr2RuO4的热电势,观测到在此温度范围内其热电势为正值.用两种载流子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并且与Hall系数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低温下两种载流子对热电势和Hall系数的贡献比较类似,但在高温区空穴对热电势的贡献很大而相应地对Hall系数的贡献不占主要地位. 关键词: Sr2RuO4 热电势  相似文献   
106.
锂锰尖晶石红外光谱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对锂锰尖晶石的红外光谱进行了研究。由于锂锰尖晶石的晶体结构属于Fd3m空间群,锂离子占据四面体空隙(8a位置),锰离子占据八面体空隙(16d位置)。根据群论的知识,对锂锰尖晶石晶体中离子的振动方式与红外活性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讨论。并列出了锂锰尖晶石的红外光谱实验数据。通过理论分析,我们推断:位于618.6和501.5cm~(-1)的红外吸收带分别来源于Mn(Ⅳ)-O和Mn(Ⅲ)-O键在晶体中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单元为Mn(Ⅳ)O_6和Mn(Ⅲ)O_6八面体),位于1124cm~(-1)的弱红外吸收带来源于Li-O键的不对称伸缩(单元为LiO_4四面体)。还有一些低于400cm~(-1)的可能吸收带在400~4000cm~(-1)范围内未能检测到。这一结论的可靠性通过锂锰尖晶石和掺杂的锂锰尖晶石的红外光谱实验数据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07.
测量了Cr4+:YAG材料的可饱和吸收特性,用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处理了实验结果,Cr4+:YAG的基态吸收截面σgs=11×10-19cm2,激发态吸收截面σes=1.2×10-19cm2。  相似文献   
108.
新三氮烯显色剂的合成及其与镉显色反应性能和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孙培培  吴斌才 《分析化学》1994,22(5):436-439
  相似文献   
109.
吴涛  邓佩珍 《光学学报》1997,17(7):66-869
测量了Cr^4+,YAG、Cr^4+,Mg2SiO4晶体在室温和液氮温度下的荧光光谱,吸收光谱和激发态寿命,讨论了温度变化时,两种晶体中Cr^4+近红外辐射积分强度变化与激光发态寿命变化的关系,得出结论:在77K ̄300K范围内,Cr^4+的^3T2能级荧光辐射截面本身受温度影响不大,Cr^4+辐射荧光的变化,主要是由无辐射弛豫速率随温度变化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0.
The occurrence of charge on recoil56Mn produced by the (n,γ) reaction in polycrystalline potassium permanganate has been examined using the ‘charge plate technique’. From considerations of capture gamma ray decay schemes and internal conversion it appears that, in a condensed medium, the recoil atom develops charge after losing much of its initial kinetic energy which allows collection on charged electrodes. Preliminary findings were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adiochemistry and Radiation Chemistry, RC-41 BARC, Bombay, Feb. 4–6 (19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