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化学   17篇
物理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铜(I)配合物的研究在金属酶的化学模拟和配合物结构及反应性能等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1]。但由于铜(I)配合物不稳定,且在多数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小,铜(I)配合物的合成比较困难。我们在铜(I)配合物的合成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三苯基膦和氮杂环配体的铜(I)配合物[CuX(PPh3)L]n[2~4](n=1,X=I,L=1,10phen;n=2,X=Br,I,L=C9H7N),并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研究。本文报道一个类似的新配合物[CuI(PPh3)(bpy)](I)的合成…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WOS3Ag3Br(PPh3) 3〕·(OPPh3)簇合物 (C72 H6 0 Ag3BrO2 S3P4W ,Mr=176 4.6 1)单晶的合成和结构。该晶体属于三方晶系 ,空间群为R3 ,晶胞参数 :a =16 .14 0 (3) ,c =2 3 .0 0 3(4) ,V =5 189.4(15 ) 3,μ(MoKα) =3 .2 98mm- 1 ,Z =3 ,F(0 0 0 ) =2 5 98,Dc=1.6 94g/cm3。独立衍射点 2 181,可观察衍射点 195 2 (I≥ 2σ(I) ) ,R =0 .0 496 ,wR =0 .12 48。该晶体由簇合物分子〔WOS3Ag3Br(PPh3) 3〕和以P为中心的扭曲四面体结构的中性分子OPPh3 构成 ,其中的簇合物分子的骨架为由1个W原子、3个S原子、3个Ag原子和 1个Br原子构成的立方烷状。W、O(1)和Br原子位于C3轴上。  相似文献   
13.
铜(I)配合物的研究在金属酶的化学模拟和配合物结构及反应性能等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1].但由于铜(I)配合物不稳定, 且在多数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小,铜(I)配合物的合成比较困难.我们在铜(I)配合物的合成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三苯基膦和氮杂环配体的铜(I)配合物[CuX(PPh3)L]n[2~4] (n=1, X=I, L=1,10-phen; n=2, X=Br, I, L=C9H7N),并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研究.本文报道一个类似的新配合物[CuI(PPh3)(bpy)](I)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并把它与其它几个类似的配合物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4.
制备方法对H2SO4固体酸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H2SO4固体酸催化剂. FT-IR, XRD和 29Si MAS NMR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催化剂结构不同. FT-IR和 29Si MAS NMR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固体酸H2SO4-SiO2中H2SO4和载体SiO2间存在相互作用; 1H MAS NMR结果表明,H2SO4-SiO2固体酸的酸强度和液体浓硫酸相当. 通过对柠檬酸与正丁醇的液/固相催化酯化反应比较了溶胶-凝胶法与浸渍法制备的固体酸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浸渍法得到的固体酸重复使用4次后活性消失;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H2SO4-SiO2固体酸重复使用6次后仍显示出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激光促进乙烯在磷酸铁上的表面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促进表面反应;丁二烯;激光促进乙烯在磷酸铁上的表面反应  相似文献   
16.
在甲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合成了2个新的铜(1)配合物,[Cu(bdppmapy)(2,2′-bipy)]BF4(1)和[Cu(bdppmapy)(2,2′-bipy)]I (2)(bdppmapy=N,N-二苯基膦甲基-2-氨基吡啶,2,2′-bipy=2,2′-联吡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磷谱、荧光光谱和太赫兹时域光谱对2个配合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1是由[Cu(CH3CN)4]BF4,bdppmapy和2,2′-bipy以1∶1∶1的比例混合得到的单核配合物。中心Cu(1)离子通过与双膦配体(bdppmapy)以及含氮配体(2,2′-bipy)的螯合作用形成变形四面体结构。与1相似,2由CuI,bdppmapy和2,2′-bipy以1∶1∶1的比例混合得到。在配合物2的非对称单元中,bdppmapy和2,2′-bipy配体分别与中心铜(1)离子螯合。荧光光谱表明所有的发射峰均源于金属-配体的荷移跃迁(MLCT)。太赫兹时域光谱的应用也为配合物研究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2个新的铜(Ⅰ)配合物,[Cu(dppBz)(dpq)]ClO41)和[Cu(dppe)(dpq)]ClO42)(dppBz=1,2-双(二苯基膦)苯,dppe=1,2-双(二苯基膦)乙烷,dpq=[2,3-f]吡嗪并[1,10]菲咯啉),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太赫兹时域光谱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表征。1的中心Cu(Ⅰ)离子通过二亚胺配体和双膦配体共同螯合形成变形四面体结构,2的结构与1类似。配合物2的发光光谱表明它的发光具有金属-配体电荷转移(MLCT)特性。对配合物12在0.2~2.8 THz范围内进行了太赫兹时域光谱分析,结果表明0.40~0.90 THz的吸收与中心Cu(Ⅰ)离子的配位有关。  相似文献   
18.
由(E)-N-丁基-4-(2-(4-二甲氨基苯基)乙烯基)吡啶溴化物与Dawson结构钼钒磷杂多酸合成了一系列组成为(C19H25N2)6Hn[P2Mo18-nVnO62]的有机-无机电荷转移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固体漫反射可见-近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研究了阴阳离子在固态和溶液中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该系列固体配合物中阴阳离子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