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物理学   2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机械加工多孔管和烧结粉末管虽然传热效果优良,但加工制作较为困难,因而国内应用得还不多。文献[2]提出了一种新的强化传热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报告一种新型高效强化传热管——抑泡孔管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界面质点标记法与局部网格加密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模拟界面移动,并对窄缝流道内流动沸腾时加热面上汽泡的生长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误差在±8.6%以内。该模拟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对有相变的界面移动问题进行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3.
T型结构机械加工强化表面的沸腾传热分析与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机械加工沸腾传热强化表面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制冷、化工、新能源开发和节能的换热装置中.由于现有的大多数机械加工强化表面都是采用切削、挤压等方法制成,几何形状很不规则,给机理分析和最佳尺寸的研究带来很大困难。文献中现有的机械加工强化表面,特别是T型结构机械加工强化表面的传热分析、关联式和结构尺寸的优化研究很少。因此,探求机械加工强化表面沸腾传热机理和最佳表面结构尺寸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垂直矩形窄缝流道内的过冷流动沸腾换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研究了有压模化介质在垂直矩形窄缝流道内的过冷流动沸腾换热,考察了质量流速、断面平均过冷度和饱和压力对沸腾换热系数的影响,与Gungor关系式进行比较,流道的换热强化因于在13~21之间.  相似文献   
15.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内的流动和传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是一种高效能的传热元件。它在制冷、化工、新能源开发和以余热回收为主的节能技术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但迄今为止,人们对这种传热装置的认识还远不够完善。特别是加热段内部工作过程涉及到非常复杂的流动和传热问题。本文采用多种装置,对加热段的流动特性进行了一系列观察实验。以蒸馏水和  相似文献   
16.
水平内微肋管局部凝结换热性能实验与数值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R11为工质,蒸汽凝结压力为147-265kPa,质量流率4ty153kg/m2s,本文对二维内微肋管和三维内微肋管水平管内凝结分层流区局部换热系数进行了系统的实验。与光管比较,二维内微肋管和三维内微肋管局部凝结换热系数分别提高了147-783%和261-997%。本文首次从理论分析入手建立了二维内微肋管水平管内凝结分层流区局部换热系数分析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计算结果与本文实验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17.
新型三维内微肋管水平管内凝结分层流局部换热系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相交换热强化管即三维内微肋管。通过实验得到了三维内微肋管水平管内凝结流型区的类别、分层流区判据以及强化凝结换热的性能.通过分析和逐步回归得到了计算分层流区三维内微肋管水平管内凝结局部换热系数的准则关系式。该式与实验数据在±30%范围内吻合。  相似文献   
18.
R134a在水平三维内微肋管内的沸腾换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 R134a为工质,在外径为 16 mm的两种不同几何结构的水平三维微肋管内进行了沸腾换热实验,研究了质量流率、热流密度、蒸汽干度等因素对沸腾换热系数的影响。与相同工况下的水平光管比较, 1#微肋管的换热强化因子在1.5~2.1之间,2#微肋管的换热强化因子在1.9~2.8之间。两种三维微肋管的比较结果显示,单位内表面积上具有更多的微肋数目的 2#管的平均沸腾换热系数比 1#管增加了 28~43%。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水蒸汽为工质对水平三维微肋管内凝结换热及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与光管和二维管相比,在相同条件下,实验中效果最好的T3管全长平均凝结换热系数分别提高了113%~410%和20%~65%,同时,与二维管相比流动阻力增加较小,最大值不超过6.3%.比较另两种管型(T1,T2管)也证明三维管以较小的流阻增加为代价换取了明显的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三维微肋螺旋管内流动沸腾流型与传热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三维微肋螺旋管进行了制冷剂R134a在管内的流动沸腾传热与流型可视化实验。随着流量和干度的变化,流型可划分为泡状流、塞状流、分层波状流、间歇流以及环状流。在Taitel-Dukler流型图上给出了流型的分区及其转变曲线,讨论了螺旋管内两相流动流型转变的特性。传热实验揭示了质量流量、热流密度及蒸汽干度对传热性能的影响,三维微肋螺旋管的强化因子为1.5-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