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化学   17篇
力学   8篇
物理学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似生理条件下,采用共振光散射法研究了CdSe/ZnS量子点/TiO_2纳米复合物同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通过分析影响二者相互作用的纳米复合物浓度、pH、NaCl浓度、反应温度、检测时间、共存离子、表面活性剂、加样顺序等外源刺激因素,结果表明:新形成的复合体系可能加强蛋白质的疏水腔,使在水溶液中形成的疏水界面趋于集中,从而导致其共振光散射强度增强;体系受pH的影响变化非常灵敏;适当的NaCl浓度可以提高体系的I_(RLS)值灵敏度;共存离子改变了体系的离子强度,从而导致体系的△I_(RLS)值的改变;反应时间为5 min时,体系I_(RLS)值基本稳定;同一种表面活性剂对于不同的体系的I_(RLS)值的作用不完全一致,带相反电荷的表面活性剂与纳米复合物有很强的静电作用;对于与HSA相互作用的多元复合体系,加样顺序的不同对体系的I_(RLS)值的影响很明显;体系的I_(RLS)值随温度的改变呈不完全单调增加的趋势。这些信息为纳米材料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理论支撑,有助于深入了解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阿片系统是疼痛研究的重要靶点, 阿片肽作为一类内源性的神经递质参与诸多生理调节尤其是在痛觉方面的调节, 被视为潜在的可以替代吗啡的深层次痛觉调节药物. 然而由于其固有的酶解稳定性差、镇痛作用不持久、难以透过血脑屏障等缺陷, 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方面的应用. 我们从阿片肽构效关系的角度出发, 设计并合成了4个新型二肽化合物, 在多种疼痛模型中显示, 中枢系统注射这类化合物能够表现出明显的镇痛活性, 外周系统注射发现这类化合物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在中枢神经系统发挥有效的镇痛作用. 这一类二肽阿片化合物在多种实验模型中都表现出较好的药理学活性, 有可能发展为一类新型具有临床应用潜力的镇痛药物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TODGA)溶于疏水性离子液体咪唑类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C2mim][NTf2])中对硝酸水溶液体系中四价钍离子(Th4+)的萃取行为.详细考察了接触时间、酸度、Th4+浓度、TODGA浓度、温度对TODGA/[C2mim][NTf2]体系萃取性能的影响.作为对比,我们还考察了TODGA在传统有机溶剂异辛烷中对Th4+的萃取.结果表明:TODGA/[C2mim][NTf2]体系对Th4+的萃取是吸热反应,且在50 ℃下,能在5 min内达到平衡.萃取体系随着酸度对Th4+的萃取性能先降后增大;Th4+浓度的增大,TODGA浓度的降低,对Th4+的萃取性能下降.TODGA在离子液体萃取体系中比在有机体系中有更好的Th4+萃取效果,特别是在低酸条件下.通过萃取机理研究,推测出在低酸下萃取反应是离子交换且TODGA与Th4+配比为2∶1,在高酸下萃取是中性配位.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辛基(苯基)-N,N-二异丁基胺甲酰基甲基氧化膦(CMPO)/1-烷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Cnmim][NTf2],n=2,8,12)萃取体系分别对硝酸溶液中的铕离子(Eu3+)和铀酰根离子(UO22+)的萃取行为。主要研究了硝酸浓度、接触时间、温度、CMPO浓度对CMPO/[Cnmim][NTf2]体系萃取性能的影响,并选取CMPO/[C2mim][NTf2]体系对模拟高放废液中的镧锕元素进行了萃取分离。结果表明:随着离子液体侧链长度增长,萃取平衡时间逐渐延长;CMPO/[C2mim][NTf2]体系对Eu3+的萃取是放热反应,萃取率随酸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对UO22+则是吸热反应,萃取率随酸度增加而逐渐升高;通过机理研究,推测出对Eu3+的萃取反应是离子交换,而对UO22+的萃取反应则是中性配位;CMPO/[C2mim][NTf2]体系能有效的萃取模拟高放废液中的镧系、锕系元素,且在高酸下有一定的镧锕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5.
辐射接枝技术已成为高分子材料改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和传统化学接枝方法相比,辐射接枝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控制,不限制基材和单体等优点,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吸附材料的制备.采用辐射接枝技术制备的吸附材料,其功能团主要分布在基材表面,具有单体用量少,成本低,吸附脱附速度快,功能团利用率高,选择性好的特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辐射接枝技术在制备选择性吸附材料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对重金属、放射性核素、半金属、非金属、稀土元素、贵金属和染料等不同污染物吸附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并对辐射接枝技术在制备吸附材料中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ZnO transparent thin-film transistors with MgO gate dielectric were fabricated by in-situ metal organic chemicM vapor deposition (MOCVD) technology. We used an uninterrupted growth method to simplify the fabrication steps and to avoid the unexpectable contaminating during epitaxy process. MgO layer is helpful to reduce the gate leakage current, as well as to achieve high transparency in visible light band, due to the wide band gap (7. 7eV) and high dielectric constant (9.8). The XRD measurement indicates that the ZnO layer has high crystal quality. The field effect mobility and the on/off current ratio of the device is 2.69cm^2V^-1s^-1 and - 1 × 10^4,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7.
孙远明  许旭  唐婉月  常艺  陆景彬  赵龙  刘玉敏 《物理学报》2019,68(8):82801-082801
滑石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Mg3[Si_4010](OH)_2,通过检测面粉中~(24)Mg和~(28)Si原子核的含量,可以计算出面粉中滑石粉的含量.利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测量面粉中~(24)Mg和~(28)Si原子核的含量问题时,被测样品内部中子通量和能量随厚度的变化以及γ射线自吸收效应会对测量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利用MCNP5 (Monte Carlo N-particle transport code system 5)模拟了中子通量和能量与样品厚度变化的关系,并利用氦3正比计数管测量样品不同厚度处中子通量,结果显示MCNP5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基本相符.通过MCNP5模拟和碘化钠探测器测量,研究了γ射线自吸收效应与样品厚度的关系,确定了6.6 cm的样品厚度为最佳实验条件,根据模拟结果给出了特征γ射线计数与样品厚度的关系式,并与实验进行对比,结果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8.
本为改进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解算的实时性,引入一种姿态阵更新的算法,并和常用的四阶-龙格库塔法进行仿真比较,其结果是在不影响其精度的情况下,新算法的计算量和计算机时都有明显的减少。因此本为改进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和算法和选择计算周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多柔比星稀土配合物(ADM-M)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多柔比星稀土配合物对HSA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其荧光猝灭为混合猝灭过程.求得多柔比星稀土配合物与HSA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由热力学参数确定了多柔比星稀土配合物与HSA的作用力类型.同时用同步荧光光谱法考察了多柔比星...  相似文献   
20.
利用MOCVD技术生长As掺杂的p-ZnMgO薄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龙  殷伟  夏晓川  王辉  史志锋  赵旺  王瑾  董鑫  张宝林  杜国同 《发光学报》2011,32(10):1020-1023
利用GaAs夹层掺杂的新方法,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VCD)技术,通过控制生长温度,在蓝宝石衬底上成功制备出As掺杂的p型ZnMgO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霍尔效应测试和光致发光(PL)谱等表征方法对薄膜的晶体结构、电学性能和光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温生长的ZnMgO薄膜具有良好的c轴取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