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化学   803篇
力学   32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15篇
物理学   1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以山西典型高铝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工业助熔剂石灰石、黏土以及两者的复合助熔剂对其灰熔融特性及黏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助熔剂含量的增加,灰熔融流动温度下降;石灰石的助熔效果优于黏土,复合助熔剂效果优于单一助熔剂。添加石灰石使灰渣临界黏度温度tcv显著降低,添加黏土使其渣型向玻璃渣转变,复合助熔剂较单一助熔剂存在显著协同作用,即能同时实现tcv的降低和渣型的有利转变。对山西典型高铝两渡,在复合助熔剂添加量为4%(2%石灰石+2%黏土)时,不仅其渣型向玻璃渣转变,且tcv较单独添加石灰石(2%)降低133℃,较单独添加黏土(6%)降低222℃。矿物质分析结果证实了助熔剂的助熔原理。添加复合助熔剂改性的山西高铝可达到工业气流床气化对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煤在瓦斯一维渗流作用下的初次破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者观察了在瓦斯一维渗流作用下的初次破坏,发现破坏体呈球冠状;临界破坏瓦斯超压取决于卸载条件,型的强度、半径和长度,以及型所受的侧压,但与瓦斯吸附特性无关。对实验例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体的破坏属于拉伸破坏;卸载速率的增高,侧向围压的减小与型几何半径的增大将使得体在瓦斯渗流作用下更易于破坏。  相似文献   
13.
焦颗粒燃烧过程中,灰膜形成显著影响其燃烧特性。因此,本文借助高温沉降炉研究了61~75,75~90和90~125μm三种粒径黄陵烟在1273和1673 K温度下的燃烧特性与灰膜形成比例;借助扫描电镜(SEM)详细观测空心微珠颗粒内部结构,提出灰膜比例计算公式,并分析温度,粒径和碳转化率对灰膜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下大部分灰分在焦炭烧尽阶段以灰膜形式存在。灰膜比例随温度和碳转化率增加而增加,随粉粒径增大而减小。高温下灰分用于形成灰膜比例相对较高,这为焦燃尽阶段的低反应性提供了合理的解释。焦颗粒动态燃烧过程中灰膜形成比例随燃烧工况变化而变化。该研究为焦颗粒燃烧动力学模拟灰膜比例选择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利用分子筛择形特点,对直接液化油中的混合酚实施高效分离。本研究选取间甲酚和对甲酚作为分离直接液化油馏分段混合酚的模型化合物,采用化学液相沉积法对HZSM-5吸附剂的孔口结构进行改变,分析分子筛硅铝比及颗粒粒径对模型化合物间甲酚和对甲酚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以获得高性能固相吸附剂,并将其应用于180-190℃馏分段混合酚分离。结果表明,当分子筛硅铝比为25、粒径为3-5 μm时,分子筛的孔口结构调节效果最优;当正硅酸乙酯的最小用量为0.2 mL/g时,固相吸附剂的吸附量为0.03 g/g,对甲酚选择性高于95%。由于外表面沉积物对吸附剂的孔口结构变化,导致对甲酚选择性的提高。进一步采用HZSM-5(1)吸附剂对真实直接液化油混合酚的分离中发现,苯酚和对甲酚的选择性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5.
煤浆电解制氢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浆电解过程中电压、温度、H2SO4浓度、Fe3+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并进行了电解前后粉样品的热重测试和电解后溶液的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电压、温度、添加的Fe3+浓度、H2SO4浓度等参数对电解过程的电流密度有较大影响。其中,温度对电流密度的影响符合阿伦尼乌斯方程,在电解电压1 V条件下浆电解活化能为31.87 kJ/mol。TGA和ICP分析表明,电解后中的部分金属离子溶入溶液,导致结构和灰分成分发生了较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近年来直接液化油品组分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单体烃组成、族组成和碳数分布、杂原子化合物的分析等方面。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简要展望(引用文献30篇)。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高硅中矿物组成比例下的Si-Al-Fe-Ca多元体系的碳热反应以及其影响因素。通过XRD和FESEM-EDS技术对各还原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e_2O_3对含硅矿物的碳热反应起促进作用,Fe可以有效提高Si反应活性。CaO在较低温度时与灰中的Al_2O_3和SiO_2反应形成致密的Ca-Al-Si相共熔体CaAl_2Si_2O_8,阻碍含硅矿物碳热反应的进行。随着温度的升高,继续反应生成SiC、CaAl_4O_7和CaSiO_3。热力学模拟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8.
王清成  邓剑 《化学通报》2013,(5):459-462
在设计的可移动式固定床上对神木颗粒尺寸为3~5mm、烟气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为1.76s、过量空气系数为0.4和燃烧温度分别为1100、1400和1600 K条件下进行了燃烧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试分析了烟气中有机气体的排放特性。结果显示,随着炉膛温度的升高,烟气中饱和脂肪烃的含量减少了42.98%,芳香烃含量增加了50.84%。这是由于存在的氧或含氧基团与部分饱和脂肪烃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而芳香烃由于其氧化能力较差,在氧量不足时不容易发生氧化反应所致。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市售纳米硅为硅源,以软化点低、得碳率高、价格便宜的沥青作为碳源,通过两步包覆法制备了沥青基硅/碳(Si/C/C)复合物,并研究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结果表明,所得复合物的粒径在300~350 nm间,Si纳米粒子被C包覆并相互连结成C-Si-C网络结构,其中Si含量为27%的硅/碳复合物(Si/C/C-27%)作为锂电池电极材料表现了良好的储锂性能。 在0.1 A/g的小电流密度下,Si/C/C-27%的放电比容量为1281 mA·h/g;在3 A/g的大电流密度下,其放电比容量仍能保持在582 mA·h/g,表现了良好的倍率性能。Si/C/C-27%在2 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次的循环后其比容量保持率为76.61%,表现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比于沥青基碳的一次包覆所得的硅/碳复合材料(Si/C),Si/C/C有效提高了Si纳米粒子的导电性并抑制了其在嵌锂和脱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 本文提出的二次包覆的新方法为制备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使用碱洗提酚法提取液化油中的酚类化合物,然后结合Deans Switch装置和LTM色谱柱模块,采用中心切割气相色谱(GC)-质谱(MS)法对提取的酚类化合物进行定性。采用GC建立标准曲线,对液化油中主要酚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并测定了液化油中邻甲基苯酚、2-乙基苯酚、4-丙基苯酚和5-茚酚4种酚类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结果表明,在液化油中共定性出51种酚类化合物,测定了其中的35种酚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其量占液化油总量的2.54(wt)%,苯酚和烷基苯酚占35种酚类化合物的88.2(wt)%。液化油中4种酚类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