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化学   11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合成了2个有机锡杂环羧酸酯配合物:二(邻溴苄基)锡二(2-吡啶甲酸)酯(1)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3-吲哚丁酸酯(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1H、13C和119Sn)、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配合物的结构量子化学从头计算和体外抗癌活性研究。结果显示:配合物均为单锡核分子,锡原子分别为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构型和四配位的畸变四面体构型;配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UH7)、人肺癌细胞(A549)、人表皮癌细胞(A431)、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和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抑制活性均比临床使用的顺铂强。  相似文献   
12.
聚丙烯酰胺电泳法测定小麦种子纯度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SE-2000A型对小麦、玉米专用的电泳仪,对GB/T3543.5-1995聚丙烯酰胺电泳法测定小麦种子纯度方法的样品提取、点样量及电泳条件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改进后使麦醇蛋白溶蛋白电泳图谱的蛋白质区带界限更明显,公共带和特征带清晰、可靠,且样品提取时间缩短了23.5h。  相似文献   
13.
指示剂置换法(IDA)是一种简单且逐渐被广泛使用的阴离子识别方法。本文简介了指示剂置换法,综述了近年来采用主要包括比色指示剂置换法(C-IDA)、荧光指示剂置换法(F-IDA)、金属络合物指示剂置换法(M-IDA)、对映选择性指示剂置换法(E-IDA)和新型指示剂置换法(N-IDA)等5种基于指示剂置换法的阴离子识别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天体化学在解释星际分子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尘埃表面化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综述了在天体化学模拟中用到的各种数值计算方法,以及尘埃冰幔的化学模型. 同时也介绍在实验室天体化学方面获得的结果,及其对尘埃表面化学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时间切片离子速度成像技术、交叉分子束和激光溅射技术研究了高碰撞能下(36 kcal/mol)钇原子与二氧化硫分子的反应动力学. 利用多光子电离在482∽615 nm的波长范围内得到了产物YO的时间切片离子速度成像. YO的切片图像显示其较宽的速度分布和前-后向散射为主的角分布,其中前向散射信号明显强于后向散射. 这种空间分布暗示了该反应通过一个中间体进行,且中间体的寿命不超过一个转动周期. 中间体的形成意味着该氧化反应电子转移机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借助于简单可控的滴涂成膜和在线电聚合方法,将溴酚蓝和石墨烯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出聚溴酚蓝(PBPB)-石墨烯(GO)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GCE),即多巴胺(DA)电化学传感器。研究表明,PBPB-GO复合膜对DA的电化学还原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表征结果显示,相对于裸GCE和PBPB/GCE,PBPB/GO/GCE具有较低的表面电阻,有利于加快电子传递;扫描电镜表征结果显示,PBPB/GO/GCE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利于对DA的富集。对DA在PBPB/GO/GCE上的电化学传感机理进行考察,结果显示其电化学反应是一个受吸附控制且有质子参与的过程。对DA的检测条件进行优化,溴酚蓝的最佳聚合圈数为15,石墨烯(2 mg/m L)的最佳修饰量为2μL,最佳检测底液为0.1 mol/L Na2HPO4-Na H2PO4缓冲溶液(p H 6.0)。在最优检测条件下,DA的检测线性范围为5.0×10-8~2.0×10-4mol/L,检出限低至1.0×10-8mol/L。DA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将该传感器用于多巴胺注射液中DA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利用新建激光溅射交叉分子束装置,结合时间切片速度成像技术开展了金属原子态-态反应动力学的相关研究. 超声金属原子束是由激光溅射金属棒产生,结合无气体溢流通道的自由扩散设计,得到了质量很好的金属原子超声束. 本文选择Al+O2反应体系来测试新建金属交叉分子束实验装置的性能. 通过(1+1) 共振多光子电离技术,以AlO(D2+)为中间态来探测特定转动态的产物AlO自由基. 相同波长下可以同时得到反应产物AlO(X2+,v=0,NN+14)两个转动态的速度成像,分别对应着Δv=1的P(N)和R(N+14)跃迁. 在244.145 nm同时探测到P(15)和R(29)的跃迁,形成的两个环在切片成像图中可以完全区分开,这两个跃迁分别对应着反应产物AlO(v=0,N=15)和AlO(v=0,N=29)两个转动态. 对应此两个转动态的能级差为403 cm-1. 这两个反应产物转动态的区分表明了该实验装置与最近的一篇研究报道[J. Chem. Phys. 140, 214304 (2014)]相比较,具有较好的碰撞能量分辨率.  相似文献   
18.
信号转导抑制剂对TNFβ诱导L929细胞调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FDA-PI荧光染色,DNA电泳和流式细胞仪等实验手段研究了本实验自行重组并纯化的人TNFβ对L929细胞的细胞毒效应,结果表明TNFβ主要是诱导L929细胞以调亡的形式死亡。实验还采用8种信号转导抑制剂,观察它们对TNFβ杀伤L9292细胞的影响,以探讨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初步研究表明:磷脂酶A2,Ca^2 通道、丝氨酸蛋白酶的抑制能抑制TNFβ对L929细胞的杀伤,而且抑制剂的持续存在能更有效地发挥这一抑制作用;相反地,蛋白激酶C和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抑制剂可促进凋亡;而环加氧酶、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则对细胞凋亡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有机富勒烯化合物的逆环加成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芳芳  高翔 《应用化学》2010,27(1):1-11
逆环加成反应是富勒烯衍生物的一种重要反应。在还原、氧化或加热条件下,许多富勒烯衍生物的加成基团会从富勒烯骨架上断开,得到富勒烯母体,是富勒烯环加成反应的逆反应。该反应与富勒烯环加成反应结合,已被应用于富勒烯化学中保护/去保护基团方法,对于选择性制备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逆环加成反应的存在,引起了有机富勒烯化合物的不稳定,从而可能影响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最近,我们研究了一系列含有亚胺酯杂原子环结构的富勒烯噁唑衍生物在电化学还原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加成基团之间存在的分子内C-H…X(X = N,O)氢键对化合物的稳定性可能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在此,我们将结合我们的工作对有机富勒烯化合物的逆环加成反应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李芳芳  薛琨  白春华 《实验力学》2013,28(3):290-298
为了得到竖直振动颗粒床形成对流的运动模式及形成机制,本文通过高速摄影技术对竖直振动颗粒床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发现,随着振动加速度的增加,对流环覆盖的粒子层数和强度明显增加。通过分析颗粒速度矢量图的演化,可以获得控制对流运动的各种应力波在在粒子床中传播的信息,发现应力波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与振动加速度密切相关。通过实验发现,对流运动发端于重力波面上粒子从侧壁向粒子床中心的不可逆跃迁,这种横向对流的强度与重力波面的曲率密切相关,而持续的时间随粒子床振动周期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