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的合成及对药物分子增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发散法合成了以乙二胺为核的1.0~3.0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PAMAM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不同pH值、不同浓度的PAMAM对难溶药物布洛芬的增溶能力.结果表明:PAMAM较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S)对布洛芬有较强的增溶能力,增溶量随PAMAM浓度增加而增大,其增溶机理是由于PAMAM的氨基与布洛芬的羧基之间存在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腰果酚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中间体腰果酚聚氧乙烯醚(CPE),进而在NaOH的催化作用下,由CPE和氯乙酸合成了系列腰果酚聚氧乙烯醚羧酸盐(CPEC)。 采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技术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CPEC的表面性能。 结果表明,该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9.30、8.50、8.10和7.71 mmol/L,相应的临界表面张力为28.38、28.60、30.40和30.00 mN/m。 根据Gibbs公式得出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的最大吸附量为0.7087、0.7350、0.7195和0.7346 μmol/m2,表面活性剂的最小分子截面积为2.3439、2.2600、2.3087和2.2613 nm2。  相似文献   
13.
李翠勤  李杨  孙鹏  黄金  王俊  李锋 《分子科学学报》2020,(2):170-176,I0006
采用2-甲基-6-叔丁基苯酚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半受阻酚类抗氧剂中间体β-(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条件优化实验确定该抗氧剂中间体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2-甲基-6-叔丁基苯酚与丙烯酸甲酯物质的量之比为1∶1.1,催化剂KOH与2-甲基-6-叔丁基苯酚的物质的量比为1∶10,丙烯酸甲酯滴加温度为90℃,丙烯酸甲酯滴加时间为30 min,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5 h.在此条件下,半受阻酚类抗氧剂中间体β-(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的收率大于70%,熔程41.6℃~44.0℃.IR和1H NMR证实所合成目标产物的化学结构与其理论结构相一致.DPPH法测定半受阻酚类抗氧剂中间体清除自由基的性能,并与全受阻酚类抗氧剂中间体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由于邻位取代基的不对称效应,使得空间位阻较小的不对称抗氧剂中间体β-(3-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清除DPPH·的活性高于邻位取代基空间位阻较大的对称抗氧剂中间体清除DPPH·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以己二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甲醇为溶剂,采用迈克尔加成和酰胺化缩合反应合成了低代己二胺为核的树枝状大分子。主要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己二胺为核1.0G树枝状大分子收率的影响,当n(己二胺为核0.5G树枝状大分子)∶n(己二胺)=1∶6,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4h,收率为69.36%。研究了以己二胺为核的1.0G树枝状大分子对O/W型模拟乳液的破乳性能。结果表明:在45℃、添加量为200ppm、60min的条件下,己二胺为核的1.0G树枝状大分子的破乳率达到80.28%。  相似文献   
15.
以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氯(简称3,5-丙酰氯)为原料,以1.0G聚酰胺-胺(PAMAM)为桥联基,通过酰胺化反应合成2种含有4个受阻酚单元的树状PAMAM桥联受阻酚.通过条件优化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n(3,5-丙酰氯)∶n(PAMAM)=6∶1;K2CO3为促进剂;苯和水为反应混合溶剂,其中苯用量为40mL,水用量为9.7mL;反应时间15h;反应温度为25℃,此条件下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2种树状PAMAM桥联受阻酚.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分析表明,合成的分子与目标分子结构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16.
以二氯化镍为原料制得配合物(DME)Ni Cl2(1);以2,6-二异丙基苯胺和丁二酮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制得α-二亚胺配体(2);1与2经络合反应合成了一种用于乙烯齐聚制备超支化聚乙烯的新型链行走催化剂(3),其结构经IR,XRD和元素分析表征。以乙烯齐聚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助催化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3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优反应条件[Al Et30.14 mol,n(Al)∶n(Ni)=600,于20℃反应0.5 h]下,3催化活性为2.5×106g PE·(mol·Ni·h·MPa)-1。齐聚产物为支化聚乙烯,部分支链中碳原子数大于4。  相似文献   
17.
4-甲基-1-戊烯(4M1P)是烯烃工业中一种重要的支链α-烯烃,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制备均聚物和共聚物。虽然绝大部分4M1P共聚物尚未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但由于共聚物作为一类新型的合成树脂具有突出的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已成为国外聚烯烃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4M1P与烯烃共聚反应催化剂包括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及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开发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催化剂的结构对共聚物分子结构的影响;同时也简要介绍了二亚胺镍催化剂催化4M1P共聚反应作用机理,展望了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为开发高端聚烯烃新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1.0代聚酰胺-胺(PAMAM)为配体骨架,氯代二苯基膦为原料,通过取代反应合成了1种含有较大空间位阻的新型树枝状PNP配体,再以Cr Cl3(THF)3为络合试剂,通过络合反应合成树枝状PNP铬催化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核磁共振波谱(NMR)、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元素分析等手段证实合成的新型树枝状PNP配体及其铬催化剂的结构与理论设计的结构一致.以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对乙烯齐聚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溶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及Al/Cr摩尔比对该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甲苯为溶剂,MAO为助催化剂,当反应温度为25℃,反应压力为0.9 MPa,Al/Cr摩尔比为500时,该催化剂的活性高达2.15×105g/(mol Cr·h),催化剂对乙烯三聚、四聚反应的选择性共达到36.76%.  相似文献   
19.
以四氨基镍酞菁、吡啶-2-甲醛和NiCl2·6H2O为原料,先后经过席夫碱反应和络合反应得到一种新型吡啶亚胺基酞菁配体及其镍系催化剂。合成产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FTIR)、紫外(UV-Vis)、核磁共振氢谱(1H-NMR)、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同步热分析(TG-DSC)及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等方法进行表征。对其催化乙烯齐聚性能进行考察,并研究了该反应的动力学。催化乙烯齐聚实验结果表明,当溶剂为环己烷、助催化剂为甲基铝氧烷(MAO)、催化剂用量为5μmol/L、齐聚压力为1.0 MPa、齐聚温度为35℃、Al/Ni摩尔比为500时,吡啶亚胺基酞菁镍系催化剂的活性可达8.82×105 g/(mol Ni·h),丁烯和己烯的含量分别为58.22%和39.85%。对吡啶亚胺基酞菁镍系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反应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对催化剂摩尔浓度的反应级数为1.24,对齐聚压力的反应级数为0.95,当活性中心的浓度为5μmol/L、齐聚压力为1.0 MPa、齐聚温度为5~35℃时,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71.4...  相似文献   
20.
从端基为胺基树状大分子出发, 合成了一种具有多个半受阻酚抗氧化基团、 结构对称的树状桥联半受阻酚类抗氧剂. 元素分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氢核磁共振波谱(1H NMR)、 质谱(MS)和冰点降低法证实合成的树状桥联半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化学结构与理论结构一致, 纯度较高. 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法和差热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树状桥联半受阻酚类抗氧剂的抗氧化性能, 并与相应的树状桥联全受阻酚类抗氧剂进行了对比. 研究结果表明, 树状桥联半受阻酚类抗氧剂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不仅与清除体系中抗氧剂的浓度有关, 而且与清除时间有关; 清除时间为30 min时的抗氧化能力是清除时间为400 min时抗氧化能力的近2倍. 树状桥联半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半受阻效应使其在DPPH体系和HDPE树脂中的抗氧化能力均优于其相应的树状桥联全受阻酚类抗氧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