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化学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在建立压气机、燃烧室、透平、回热器、转轴转动惯性等单元部件动态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恒转速简单和回热型微型燃气轮机的系统动态模型及其控制系统模型,对其冷启动、升降负荷和甩负荷动态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并对两者的动态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系统动态模型能够有效地对系统的各个典型动态过程进行模拟与分析,计算稳定可靠,可为微燃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提供模型基础;控制系统设计合理,能够满足调节负荷和转速的要求,保证循环系统安全运行;回热器的热惯性和扰动幅度是影响微燃机系统响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载氧体燃烧联合循环的部分负荷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四种调节方式下的常规联合循环的部分负荷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载氧体燃烧联合循环的部分负荷性能优于压气机进口导叶(IGV)不可调的常规联合循环,但在IGV可调范围相同的条件下,常规联合循环的部分负荷性能优于载氧体燃烧联合循环.  相似文献   
13.
跨音速轴流压气机级三维粘性流场全工况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一种快速求解三维粘性流场的计算方法求解跨音速轴流压气机级内部流场及全工况特性。该方法以LU-SGS-GE隐式格式和MUSCL TVD迎风格式为基础,结合壁面函数方法和简单的混合长度湍流模型,对三维可压缩雷诺平均Navie-Stokes方程进行求解。叶列间参数的传递采用混合平面方法并应用了微机网络并行计算技术。计算得到了NASA 37号低展弦比、跨音速轴流压气机级70%设计转速下的全工况性能曲线,并重点分析了其中一些典型工况下的内部流场。计算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此方法能快速得到三维粘性流场的流动特性且计算精度较高,可用来模拟跨音速轴流压气机级内的全工况三维粘性流动。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是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重要依据,也是确定行车计划、经济合理地使用车辆、提高改善运输质量所不可缺少的数据.然而,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变化多端的变量.它不仅逐年不同,一年四季各月也都不相同,平日、假日、节日又都各有特点.每当有大型文体活动以及旅游盛季到来,客运量都有大幅度增加.因此,就总体说来,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比如:城市居民人口的增长;由于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在业人数的增加;由于市场繁荣商品销售额的增加;由于经济活动的增加及旅游业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以及…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分别加入丙烯腈、醋酸乙烯酯和甲基丙烯酸甲脂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反应体系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并考察了聚合物的溶胀性能以及所合成的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量和强度。结果表明:在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的极性单体,改变了苯乙烯与二乙烯苯的相对聚合速率,从而起到了调节共聚物中化学交联点分布的作用。共聚物网络结构的这一变化使其溶胀性能和强度也相应地发生了一定变化。  相似文献   
16.
燃气轮机与燃气内燃机在联供系统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的五类城市建筑,分别以各种容量的燃气轮机、燃气内燃机为主机,结合逐时负荷特性,进行分布式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优化运行计算及相关性能分析.对两类主机在系统中的性能特点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容量范围、用户负荷热电比下,两类主机的适用范围有所区别.燃气轮机较适用于主机容量大、用户负荷热电比高的场所,燃气内燃机在主机容量小、用户负荷热电比低的应用场合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喷淋吸收过程模型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式循环吸收式热泵是用于HAT循环烟气水回收的新型技术手段.本文以喷淋吸收器为对象,对应用氰化钙溶液的吸收过程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理论建模预测了吸收过程的温度及浓度分布,并且就温度及浓度等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喷淋吸收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冷却水喷淋减湿进行对照,结果表明要达到相同的吸收效果,冷却水流量要多于溶液流量5倍以上.  相似文献   
18.
部分空气湿化燃气轮机循环设计工况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数优化的基础上,对加湿空气和未加湿空气混流位置不同的两种PEvGT循环设计工况性能进行研究,并与HAT和STIG循环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混流位置对其热力性能有重要影响;未加湿空气、加湿空气及蒸汽在回热器前混合(PEvGT-2)循环,最佳压比与HAT循环最佳压比接近(10左右);在各自的效率最高点,四种循环中PEvGT-2效率最高,未加湿空气、加湿空气及蒸汽在燃烧室前混合(PEvGT-1)循环比功最大;纯发电时,两种PEvGT的效率最高点对应的分流比在0%~20%之间,且通过对换热器面积和湿化器高度的比较和分析也表明分流比选取在该范围内比较经济;四种循环的效率、比功和最佳压比随透平初温的升高而上升,分流比对PEvGT-2循环的效率、比功和最佳压比影响较小,但对PEvGT-1循环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19.
发展了一种基于极大似然估计法求解微燃机特性反问题的方法.构建了微燃机全工况模型和反问题求解方法.为对上述模型和方法进行验证,将模拟数据加上测量误差作为反问题的求解条件,反推了单元部件额定效率和压气机特性模型参数.结果表明,单元部件额定效率估计值与原给定值差别较小,压气机特性模型能够较好地表达压气机特性线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