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化学   92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91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66篇
物理学   35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运动目标的光电定位不能像静止目标那样简单做均值滤波,鉴于此,引入粒子滤波算法,它不仅可以应用于线性系统,而且还适用于非线性系统。结合光电定位需求,详细推导了计算公式及初值和参数选取公式,对只含测量噪声以及含有测量和运动噪声等的海面运动目标光电无源定位算法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讨论了噪声强度对滤波效果的影响,滤波参数选择对滤波效果的影响,目标运动方式对滤波跟随性的影响,重采样算法对滤波效果的影响等。所得结论为:粒子滤波可用于运动目标光电定位过程,可有效降低定位误差;粒子滤波算法具有较强鲁棒性,适用于噪声较大、目标运动形态变化大等情况。  相似文献   
82.
借助于Mott-Schottky方程分析了成膜电位、成膜时间、成膜温度以及氯离子等因素对22Cr双相不锈钢在碳酸氢钠/碳酸钠缓冲溶液中所成钝化膜半导体性能的影响, 同时借助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分析了所成钝化膜的组成. 结果表明: 22Cr双相不锈钢在碳酸氢钠/碳酸钠缓冲溶液中所成钝化膜呈n-p型半导体结构, 钝化膜内施主/受主密度随成膜电位增加、成膜时间延长、成膜温度降低、以及介质中氯离子浓度的降低而减小, 同时膜对基体保护作用随这些因素变化而增强. 钝化膜的XPS分析表明, 钝化膜呈现双层结构, 外层膜主要由三价铁的氧化物(Fe2O3)组成, 内层膜主要由三价铬氧化物(Cr2O3)以及少量二价铁氧化物(FeO)组成.  相似文献   
83.
The passive ranges of carbon steel rebar and 3Cr steel rebar in saturated Ca(OH)2‐simulated concrete pore solution with pH 12.6 were determined by means of cyclic voltammetry and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curves. Chronopotentiometry was used to obtain steady‐state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passive films on rebar samples at different anodic potentials.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Mott–Schottky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meter curves were employed to compare the formed passive films at different potentials. Additionally, cyclic polarization curves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s of formed passive films on the two rebars in saturated Ca(OH)2‐simulated concrete pore solution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C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ssive ranges of the two rebars are all between ?0.15 and +0.6 V, and more stable passive films can be formed on both rebars at the anodic potential of +0.3 V. In the absence of Cl?, the stability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passive film formed on the 3Cr rebar are better than those of CS rebar. The passive film of 3Cr steel has the relatively better pitting corrosion resistance than carbon steel in saturated Ca(OH)2‐simulated concrete pore solution that contains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Cl?.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4.
王磊  张国强 《应用声学》2016,24(6):121-123
针对雷达体制反舰导弹矢量脱靶量测量系统在复杂电子干扰环境中存在的不足,在建立被动声定位模型后,基于极大似然估计思想,采用搜索方式解算反舰导弹攻靶段飞行轨迹的最优解。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当反舰导弹在靶船上方飞过时,绝大部分区域解算精度优于2m,满足试验评定要求。  相似文献   
85.
王小华  何钟怡 《计算物理》2005,22(4):344-350
采用二阶全展开ETG有限元方法作为大涡模拟空间离散格式,计算了Reynolds数为47625条件下的后台阶湍流流动,结果与相关实验资料符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附加肋片高度和肋距对后台阶湍流流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不同肋高和肋距对台阶下游流动具有较大的影响,相应条件下台阶下游的涡系及其时变过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计算给出了台阶回流段长度随肋高和随肋距变化的曲线,并指出,在台阶下游附加肋片可以作为后台阶湍流流动一种简单有效的被动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86.
瞬态电磁场测试的无源电光式传感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用于瞬态电磁场测试的无源电光式传感器及其应用系统,其信号输入动态范围约为60dB,频率响应范围为10kHz~700MHz,这种探头部分无源化的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体积小等优点,可用于复杂电磁环境下或小空间内的脉冲电磁场测量。  相似文献   
87.
形状记忆合金在结构主被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开状记忆合金是一类应用前景广阔的智能材料系统,利用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控制结构振动是最能体现这种先进材料应用价值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首先介绍形状记忆合金的主要力学行为,包括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效应;其次概述描述其力学行为的本构关系模型;最后重点论述实现结构主被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及其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88.
免受温度影响的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将一定长度、均匀周期的光纤光栅沿轴向刚性粘贴于厚度呈阶跃分布的等腰三角状悬臂梁界线附近的表面上 ,通过观测该光栅反射谱中两个峰值的间距来监测梁自由端在垂直于表面方向上的位移。实验表明该无源温漂位移线性传感装置的传感灵敏度达 9.2 4× 10 -2 nm/ mm,与理论值 9.4× 10 -2 nm/ mm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89.
光纤光栅力传感器的无源温漂补偿技术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将一光纤光栅沿轴向粘贴于两重叠等腰三角形悬臂梁的交界处进行力传感。理论和实验均证实该无源装置具有自动补偿布拉格波长温漂效应的功能。0 ̄0.34N力范围内,实验表明其传感灵敏度nm/N。  相似文献   
90.
电化学STM技术在金属腐蚀科学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电化学STM在金属腐蚀电化学研究领域的技术优势.其最大特点是可以在金属腐蚀环境中和原子/分子水平上,实时、原位、三维空间观察,并可以通过电位控制表面电极过程.综述了电化学STM在钝化膜结构、缓蚀剂的自组装膜、金属表面原子的活性溶解等揭示腐蚀缓蚀机理的研究领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