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16篇
  免费   4183篇
  国内免费   1314篇
化学   4963篇
晶体学   598篇
力学   625篇
综合类   111篇
数学   266篇
物理学   16350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318篇
  2021年   362篇
  2020年   388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374篇
  2017年   608篇
  2016年   704篇
  2015年   612篇
  2014年   1117篇
  2013年   1555篇
  2012年   1198篇
  2011年   1216篇
  2010年   897篇
  2009年   1141篇
  2008年   1398篇
  2007年   1219篇
  2006年   1159篇
  2005年   1071篇
  2004年   918篇
  2003年   826篇
  2002年   770篇
  2001年   685篇
  2000年   641篇
  1999年   565篇
  1998年   471篇
  1997年   441篇
  1996年   348篇
  1995年   331篇
  1994年   274篇
  1993年   195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0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ree-dimensional (3-D) braided composites is made difficult by their complex and interlacing structure, and is still under development. To get complete first-hand data on the material parameters of these composites, co-braided optical fiber sensors (OFS) can be used to measure the internal strain. This information is helpful for subsequent stiffness predictions and failure analysis.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ethod of incorporating OFS into braided composites, and establishes a constitutive theoretical model for the hybrid material.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measure the internal strain of specimens under tension,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to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相似文献   
992.
In this paper the gain characteristics of two-pump fiber optical parametric amplifiers (FOPA) with two-section highly nonlinear fibers are analyzed numerically and the parameters of the fibers are optimized to reach broad and flat gain spectra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methods, here the space between two pump wavelengths and the parameter β4 of the fibers are included as a pivotal factor in the optimizati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shows that using two-section practical high nonlinear fibers, the amplifier may reach 110 nm bandwidth covering 1495–1605 nm with 10.5 dB average gain and gain ripple of 0.17 dB, when the total pump power is 1 W.  相似文献   
993.
针对随机激光器的半经典理论是应用电磁场时域有限差分法数值求解半经典随机激光模型方程组,基于半经典理论数值研究了一维随机激光器中准态模式的饱和特性,获得了不同准态模的空间分布和频谱分布图。计算结果分析显示:准态模式的某些特征参数如局域程度将会影响系统的饱和特性。利用这一结果,可以通过单频抽运方法选择具有低阈值、高饱和强度的准态模式作为整个激光系统的稳态输出模式。  相似文献   
994.
为提高纯相位衍射光学元件的设计效果,实现高衍射效率的三维光场衍射传播控制,在原有GS迭代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相位加权迭代优化设计算法。此算法的特点是,建立多衍射输出平面迭代加权算法模型,并通过反馈各个设计输出平面在迭代计算过程中的设计误差,引入一定的相位动态加权整调策略,以达到更加优化的设计效果。以此算法设计一个纯相位衍射光学元件,将输入的高斯光束在距离输入面300mm~400mm内的每个平面上变换为2×2等强度光束阵列。通过对比实验发现此方法在原有算法基础上能进一步改善算法的收敛效果,提高整体设计质量,实现更加优化的运算。  相似文献   
995.
高功率宽调谐范围掺Yb3+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闪耀光栅作为色散元件,构建了前向、后向输出两种结构的可调谐掺Yb3 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并对其输出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抽运功率5.75W时,前向输出结构实现了1050.6~1110.2 nm的连续调谐输出,光谱线宽约0.1 nm,边模抑制比大于44 dB.在调谐激光波长为1085 nm时,得到最高输出功率677 mW.结构改进的后向输出结构的可调谐输出结构在抽运功率4.43 W,调谐波长1075 nm,实现了2.21 W的功率输出,斜率效率为73%;调谐范围50.9 nm(1042.1~1093 nm),光谱线宽小于0.08 nm,边模抑制比大于50 dB.两种结构的可调谐激光器输出均为线偏振光,偏振度大于89.5%.  相似文献   
996.
投影光刻机硅片调焦调平测量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小平  陈飞彪 《光学学报》2007,27(11):1987-1991
成像质量是光学光刻机的最主要指标,硅片调焦调平测量是光刻机控制成像质量的基础.为此建立了硅片调焦调平测量系统单个测量点的测量模型,并根据硅片形貌标准和集成电路尺寸标准,推导了近似运算规则,简化了曝光场高度与测量光斑在光电探测器上的位置之间的数学关系.运用最小二乘法和平面拟合曝光场曲面的方法,推导了基于多个测量点的曝光场高度和倾斜测量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能满足调焦调平实时测量和控制的需要,可用于测量精度优于10 nm的高精度调焦调平测量系统,能满足线宽小于100 nm投影步进扫描光刻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7.
单偏振控制器环形腔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民常  徐文成  陈伟成  宋方  冯杰  刘颂豪 《光学学报》2007,27(11):2003-2007
理论分析了非线性偏振旋转环形腔作为类饱和可吸收体获得脉冲的物理机理。在光纤环形腔结构中,采用单个偏振控制器实现了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直接获得了脉冲宽度为131 fs的超短脉冲输出。实验中,采用性能稳定的976 nm半导体二极管激光器作为抽运源,使用高掺杂浓度的Er3 光纤为增益介质,通过调节偏振控制器,获得了光谱谱宽(3 dB带宽处)为23.5 nm的稳定锁模脉冲输出。脉冲中心波长为1535.9 nm,平均功率为5.91 mW,脉冲重复率为11.20 MHz。  相似文献   
998.
脉冲激光诱导光纤损伤的测试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能光纤的高峰值功率激光损伤过程,研究了光纤损伤测试方法。实验装置搭建中增加了定位孔,有利于激光注入光纤对准;分别采用刀口法和CCD法对入射光束不同截面处光斑大小进行了测量,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参考GJB1487-92激光光学元件测试方法和ISO11245光学表面的激光诱导损伤阈值测试方法,采用N-ON-1损伤测试和有效光斑面积计算方法对芯径为400 μm的石英包层阶跃折射率石英光纤进行了损伤阈值测试。实验发现:光纤损伤部位全部为入射端面,利用200倍显微镜观察光纤端面,出现明显永久性损伤点。最后采用统计学原理和线性拟合等方法得出测试光纤的端面零概率损伤阈值为3.85 GW/cm2。  相似文献   
999.
利用矢量有限元法分析了太赫兹波光子晶体光纤单模截止频率和波导色散随光纤结构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太赫兹波光子晶体光纤的单模截止频率随着光纤空气孔占空比的变大而降低,零波导色散点频率随着空气孔占空比变大而增加,约束损耗随着空气孔的圈数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00.
宽视场长焦距离轴三反射镜光学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离轴三反射镜系统成像特性.根据共轴三反射镜光学系统像差理论,确定结构参数的基本计算公式.设计了长焦宽视场的离轴三反射镜光学系统,分析了系统结构参量对像差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系统视角较大,地面复益范围较宽,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