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10篇
  免费   4898篇
  国内免费   9704篇
化学   16530篇
晶体学   1450篇
力学   994篇
综合类   434篇
数学   528篇
物理学   9976篇
  2024年   166篇
  2023年   559篇
  2022年   625篇
  2021年   747篇
  2020年   578篇
  2019年   770篇
  2018年   555篇
  2017年   759篇
  2016年   799篇
  2015年   964篇
  2014年   1252篇
  2013年   1462篇
  2012年   1274篇
  2011年   1352篇
  2010年   1266篇
  2009年   1240篇
  2008年   1451篇
  2007年   1389篇
  2006年   1506篇
  2005年   1442篇
  2004年   1463篇
  2003年   1223篇
  2002年   1032篇
  2001年   1029篇
  2000年   645篇
  1999年   567篇
  1998年   583篇
  1997年   418篇
  1996年   424篇
  1995年   395篇
  1994年   376篇
  1993年   282篇
  1992年   306篇
  1991年   324篇
  1990年   244篇
  1989年   245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21.
(-)-cis-1, 3-Dibenzyl-hexahydrofuro[3, 4-d]imidazole-2, 4-dione was prepared by a new synthesis method from meso dicarboxylic acid and dehydroabietylamine by asymmetric reduction in good yield with up to 91.6% e.e. value.  相似文献   
922.
N-取代的3,4-二氢-1,3-苯并噁嗪具有生物活性,是潜在的安定剂和镇静剂,还是制备酚醛树脂的潜在中间体。一般以酚、伯胺和甲醛为原料,通过Mannish缩合反应来制备。本文通过2,4-二叔丁基苯酚、乙二胺和甲醛反应,合成了亚乙基桥联的双噁嗪,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923.
合成了3-(水杨酰肼)-丁基-2-酮肟H2L(1,C11H13N3O3)和2个镍的3-(水杨酰肼)-丁基-2-酮肟化合物[Ni(HL)(CH3COO-)(C5H5N)2](2)和[Ni(HL)2]·2C3H7NO(3)。化合物1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体学参数为:a=0.451 87(2) nm,b=2.086 8(1) nm,c=1.224 48(9) nm,β=94.974(3)°,V=1.150 3(1) nm3Z=4,Dc=1.358 g·cm-3,μ=0.101 mm-1F(000)=496,R=0.0435,wR=0.142 5。化合物2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体学参数为:a=1.362 39(8) nm,b=1.345 37(6) nm,c=1.438 54(7) nm,β=113.138(3)°,V=2.424 6(2) nm3Z=4,Dc=1.398 g·cm-3,μ=0.843mm-1F(000)=1 064,R=0.042 4,wR=0.116 6。化合物3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体学参数为:a=1.104 22(7) nm,b=2.860 1(1) nm,c=1.114 13(7)nm,β=114.589(5)°,V=3.199 5(3) nm3Z=4,Dc=1.398 g·cm-3,μ=0.667 mm-1F(000)=1 416,R=0.057 6,wR=0.1535。在化合物1晶体中,酮肟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二维网状结构。在化合物2中,每个镍(Ⅱ)离子由1个3-(水杨酰肼)-丁基-2-酮肟的2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2个吡啶分子中的2个氮原子和1个乙酸根中的1个氧原子形成畸变的NiN4O2八面体配位构型,存在分子内氢键O-H(肟)…O(乙酸根)和O-H(酚)…N(酰肼)。在化合物3晶体中,每个镍(Ⅱ)离子由2个3-(水杨酰肼)-丁基-2-酮肟的4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NiN4O2八面体配位构型。晶体中存在O-H…O和O-H…N两种分子内氢键和O-H…O分子间氢键。  相似文献   
924.
从TGEV 3CL蛋白酶二聚体结构出发,研究了TGEV 3CL蛋白酶二聚体单体之间的静电和疏水相互作用.蛋白质的静电相互作用通过有限差分方法求解Poisson-Boltzmann方程得到,疏水相互作用通过分析溶剂可及性表面模型得到.考察了不同pH值对TGEV 3CL蛋白酶二聚体静电和疏水相互作用的影响,在pH值为5.5~8.5时,二聚体静电相互作用能、静电去溶剂化能和疏水自由能都较小,表明在该条件下静电和疏水相互作用有利于二聚体的稳定存在,这符合实验结晶所需条件.pH值对静电去溶剂化能的影响大于疏水自由能,表明静电作用是造成强酸或强碱条件下二聚体不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25.
王孝伟  张志丽  刘杰  马小艳  刘俊义 《有机化学》2004,24(10):1271-1273
报道了1,3-二苄基-6-(3,4-环氧丁基)尿嘧啶的合成新方法.以6-甲基尿嘧啶(1)为起始物,经1,3-二苄基-6-甲基尿嘧啶(2)及未见文献报道的1,3-二苄基-6-(3-丁烯基)尿嘧啶(3)和1,3-二苄基-6-(3-羟基-4-溴丁基)尿嘧啶(4),首次高收率合成了1,3-二苄基-6-(3,4-环氧丁基)尿嘧啶(5),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26.
采用AM1和ZINDO系列方法研究了螺旋共轭分子2,2′-螺二茚-1,1′, 3,3′-四酮及其含氮衍生物的几何构型和各分子的稳定构型, 并以稳定构型为基础, 计算了这些分子的电子光谱、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βμ, β0及电荷转移, 考察了取代基变化对βμ的影响. 计算结果表明, 所设计分子兼具较大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和较高的透过率, 有希望成为一类新型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相似文献   
927.
纳米/微米碳酸钙的结构表征和热分解行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棕榈酸对纳米碳酸钙进行有机表面改性, 运用SEM﹑TEM、XRD、FTIR 及TG-DTG 对表面改性前后的纳米碳酸钙进行表征, 并与微米碳酸钙的微晶结构及热分解特性进行比较. FTIR 分析结果确证了棕榈酸与纳米碳酸钙表面是以化学键合和物理吸附方式相结合, 粒子表面存在羧基等有机官能团的红外吸收特征. 对比研究发现, 碳酸钙微晶纳米化后, 其红外V3特征吸收峰出现约35 cm-1 的蓝移现象, 并且明显窄化. 初步解释了纳米碳酸钙红外吸收峰蓝移的原因, 认为尺寸效应和晶体场效应是影响纳米碳酸钙红外光谱特征的主要因素. 微晶结构的变化使得纳米碳酸钙的热分解反应表现出反常特性, 热分解温度较微米碳酸钙下降了40.6 ℃.  相似文献   
928.
以Al2O3为基质,添加ZrO2和La2O3,制成La2O3-ZrO2-Al2O3复合载体,然后采用SO42-进行改性,再负载上Cu2+,制备了铜基SO42-改性的复合载体催化剂(Cu/SO42-/La2O3-ZrO2-Al2O3)。考察了它在富氧条件下对丙烯选择还原NO的催化性能,并借助XRD、SEM、TG、Py-IR、NH3-TPD、FTIR和TPR等方法研究了Cu/SO42-/La2O3-ZrO2-Al2O3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ZrO2的加入主要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低温活性;La2O3的加入则主要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能;SO42-能够与Zr形成螯合双配位结构,大幅度促使催化剂表面酸量增加并且酸性增强;因此,有效地提高了Cu/SO42-/La2O3-ZrO2-Al2O3在富氧条件下对丙烯选择还原NO的催化活性和水热稳定性。在无水条件下,Cu/SO42-/La2O3-ZrO2-Al2O3能使NO的最大转化率高达84.3%,即使在275 ℃ 10%水蒸气存在的情况下,仍能使NO的转化率高达81.2%。  相似文献   
929.
碳氟醇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不同比例的C_(10)_H_(21)SO_4Na-C_3F_7CH_2OH、C_7F_(15)COONa-C_3H_7CH_2OH混合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加入C_3F_7CH_2OH可增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在表面层中,C_3F_7CH_2OH与C_(10)H_(21)SO_4Na间分子相互作用比C_3F_7CH_2OH-C_7F_(15)COONa体系弱;这是由于CF链与CH链间“互疏”作用的结果;随着C_3F_7CH_2OH浓度增加,对C_(10)H_(21)SO_4Na胶团反离子结合度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930.
聚醚聚酯嵌段共聚物共混物表面组成的ESCA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关于生物医用材料的微多相分离结构和适宜的亲、疏水性同它血液相容性间关系的研究已有不少文献报道。由于材料在使用时真正同血液相接触的只是材料的表面部分,因此材料的表面组成、结构和性质对它的血液相容性就具有更为直接的关系。对聚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