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化学   192篇
物理学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42.
PS胶体粒子表面逐层自组装固定化SOD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逐层自组装技术成功地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吸附在聚苯乙烯(PS)胶体粒子表面.zeta电位和TEM证明了聚阳离子或聚阴离子型SOD与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在PS胶体粒子表面的交替吸附.通过测定SOD被胶体粒子吸附后上清液的生物活性,得到聚阴离子型SOD(pH=8.0)和聚阳离子型SOD(pH=4.3)在PS胶体粒子表面的吸附量分别为12和51IU,相对活性分别为23.4%和2.9%.聚阴离子型SOD在PS胶体粒子表面能形成平滑规整的膜,导致较高的相对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pH值,可以优化自组装固定化酶的聚集状态和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43.
金电极上Cu,Zn-SOD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原位共焦拉曼光谱技术在经表面增强处理后的金电极上,观察Cu,Zn-SOD分子的吸附方式及其随电位变化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400mV-700mV的电位区间内,Cu,Zn-SOD分子始终以氨基酸残基上COO-和NH2在电极表面吸附,使活性中心所处的平面远离电极表面,且随电位负移发生脱附。上述结果为解释SOD分子在金电极表面无法实现快速电子传递提供了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44.
《Electroanalysis》2003,15(13):1101-1107
The voltammetric behavior of the superoxide dismutase/catalase mimics [(N,N′‐bis(salicylidene)ethylenediamine)Mn(III)]Cl (or salenMn(III) chloride) 1 and [(N,N′‐bis(3‐methoxysalicylidene)ethylenediamine)Mn(III)]Cl (or 3,3′‐methoxysalenMn(III) chloride) 2 in acetonitrile is described. Both compounds show quasi‐reversible one‐electron reductions to the Mn(II) compound. Electroanalytical techniques are used to follow the reaction between superoxide and 1 and 2 and it is shown that it is the reduced Mn(II) compounds which scavenge superoxide. It is also shown that both compounds electrocatalytically generate superoxide in the presence of dissolved dioxygen. The rate constant for this reaction was determined for both compounds using microelectrode steady state voltammetry. A general reaction scheme for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se compounds and both dissolved dioxygen and superoxide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45.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品红甲亚胺染料(MAD)的光褪色过程,结果表明:MAD本身不是产生活性氧(^O2,O^-2)的敏化剂,而是一个良好的活性氧的受体。敏化剂亚甲基兰(MB)孟加拉玫瑰 (RB)所产生的活性氧都对MAC的褪色有贡献,用竞争动力学实验,以二苯基苯并呋喃为竞争反应的标准物质,测定了MAD与活性氧反应的总反应速率常数(k=8.50×10^7L/mol.s)和化学反应速率常数(kR=1.49×10^7L/mol.s)结果发现猝灭过程以物理猝灭为主,RB工MB敏化MAD光氧化实验表明,^1O2是导致MAD光氧化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6.
新型含磷酰基的脂溶性自由基捕捉剂的合成及其ES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研究最近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这主要是因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由其诱导产生的各种活性氧 ( HOO· ,HO· 和 H2 O2 )与许多病理过程有关 ,如发炎 [1] 、缺血再灌综合症 [2 ] 、 DNA损伤[3] 和神经死亡疾病 [4 ] 等 .自旋捕捉技术是检测自由基最有效的方法 [5~ 9] ,近年来在生物体系活性氧自由基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10 ,11] ,大力推动了生物自由基领域的研究 .合成新型自由基捕捉剂及改善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捕捉性能一直是人们追逐的热点 ,我们正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12 ] .其中提高自由基捕捉剂的脂溶性 ,扩大自…  相似文献   
47.
应用低硒大骨节病区粮,病区粮加硒和非病区粮饲料喂养大鼠,测定大鼠血清以及心、肝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肝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TBA)含量,观察低硒大骨节病区粮对大鼠体内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区粮组肝组织TBA较病区粮加硒组与非病区粮组显著升高,病区粮加硒组与非病区粮组肝TB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SOD活性变化不明显,这些说明大鼠体内脂质代谢紊乱似与低硒有关,加硒可改善这种代谢。  相似文献   
48.
A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biosensor for determination of superoxide radicals has been developed by immobilization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within gelatin (G) on a Pt electrode surface. The properties of the biosensor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nd optimum conditions–enzyme concentration, glutaraldehyde concentration, and pH–were determined. The response of the G-SOD biosensor was proportional to concentration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0.01 mmol L−1 at a signal-to-noise ratio of 3. The biosensor retained 89% and 60% of its sensitivity after use for three and four weeks, respectively. Immobilization of SOD on gelatin provides a biocompatible microenvironment around the enzyme and stabilizes the activity of the enzyme very efficiently. The superoxide dismutase biosensor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acetylsalicylic acid-based drugs and the anti-radical activity of healthy and cancerous human brain tissues.  相似文献   
49.
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自合成的N,N,N,N’,N’-四(2’-苯并咪唑甲基)-1,4-二乙氨基乙二醚(EGTB)的双核铜(Ⅱ)、铁(Ⅲ)、锰(Ⅱ)配合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它们均在10~(-6)~10~(-7)mol/L的浓度范围内具有50%以上的抑制率。  相似文献   
50.
冯喜增  何锡文 《分析化学》1993,21(12):1429-1431
本文以大肠杆菌内毒素攻击介导的感染性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家兔为模型,探讨了血清的特异荧光。应用发光理论讨论了模型血清的分子光谱,以及感染性多脏衰竭进程与特异荧光的关系。同时,还制定了血液、心、肝、肺、肾各组织器官中脂过氧化物代谢产物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变化情况,结果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荧光法可作为感染性多脏器衰竭的早期诊断预示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