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7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241篇
化学   1185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133篇
综合类   20篇
数学   139篇
物理学   16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61.
合成了九种不同摩尔比的苯基苯甲酰甲基亚砜高氯酸镝、铥异核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稀土滴定确定其组成为(DyxTmy)L5(ClO4)3·2H2O(x∶y=1.000∶0.000,0.999∶0.001,0.995∶0.005,0.990∶0.010,0.900∶0.100,0.800∶0.200,0.700∶0.300,0.600∶0.400,0.500∶0.500,L=C6H5SOCH2COC6H5).红外光谱及摩尔电导表明,配体通过亚砜基上的氧原子与稀土离子配位,羰基氧不参与配位,三个ClO4-均在外界不参与配位.荧光光谱表明:当Tm3 的掺入量在0.001~0.300 mol之间时,对Dy3 的荧光有极强的敏化作用,且当Tm3 的掺入量为0.010 mol时,敏化强度最大,可使Dy3 荧光强度增加246%.  相似文献   
16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生物芯片检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莹  钟金钢  张永林  顾大勇  张雅鸥 《光子学报》2007,36(12):2290-2293
根据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原理,提出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 SPRI)的生物芯片检测系统构建方法.介绍了SPRI生物芯片检测系统的原理、自行组建的SPRI生物芯片检测系统的结构.采用Kretschmann型棱镜耦合结构激励SPR,偏振的平行光经棱镜投射到生物芯片上,发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由CCD摄像机采集反射光芯片图像.以巯基修饰淋病奈瑟氏菌探针为例验证该系统,利用自组装单分子层技术(Self-Assembled Monolayer,SAM)固定探针.应用该检测系统采集了探针共振、非探针处共振、探针和非探针处都不共振时的生物芯片图像.  相似文献   
163.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水质分析系统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吕强  黄德修  元秀华 《光子学报》2007,36(7):1268-1272
根据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原理,建立了可用于长期、实时、不间断检测的水质分析系统.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进行了改进,利用LB法在传感芯片的金属膜表面镀制了聚苯乙烯(PS)层.利用改进前后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分别对两种样品进行了稳定性实验研究.分析经过长时间检测前后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发现改进后的水质分析系统所测得的溶液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共振角的变化为改进前系统的1/10,最小反射率改变为改进前的1/30.实验证明,经过改进的水质分析系统能更适用于长期不间断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64.
鉴于钛合金材料具有低弹性模量、受温度影响小等特性,设计制作了一种以钛合金管作为光纤Bragg光栅应变增敏衬底元件的高压压力传感器件.通过与电阻应变计实时监控的对比,从实验上研究了光纤Bragg光栅的中心波长偏移对调谐压强的响应.结果表明:这种增敏设计,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和可重复性,且与理论推导结果吻合较好.增敏后对压力的响应灵敏度可达0.034 nm/MPa,测压量程可达0~40 MPa,甚至更宽.  相似文献   
165.
Inverse kinematics resonance scattering on thick target with EXCYT beam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resonance scattering method in inverse kinematics on infinite target has been applied to two systems, 18O + α and 9Be + α, in order to test and to optimize an experimental apparatus in view of a set of resonance scattering experiments to be performed with 8Li and 9Li radioactive ion beams delivered by the facility EXCYT. The scattering excitation functions, deduced for the two systems, were compared with previous results reported in literature. Results show that reliable stopping power data are essential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66.
We propos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concept of the nano liquid-metal fluid, aiming to establish an engineering route to make the highest conductive coolant. Using several widely accepted theoretical models for characterizing the nano fluid,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enhancement of the liquid-metal fluid due to addition of more conductive nano particles was predicted. Further, the effects of particle size, cluster of nano particle, solid-like layer due to adsorption, volume fraction and particle types were evaluated. Having the highest conductivity, being electromagnetically drivable, the liquid metal with low melting point is expected to be an idealistic base fluid for making super conductive solution which may lead to the ultimate coolant in a wide variety of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area.  相似文献   
167.
多孔材料强化管内对流换热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多孔材料强化管内换热进行了数值研究,详细讨论了多孔材料厚度(0≤e≤1)和渗透率(10-5≤Da≤10)等参数对管内换热特性和压力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多孔材料调整流场分布,剪薄边界层厚度,能够有效地增强管内换热.当Da=10-4时,管内充分发展Nu数最大能够增至空管时5.5倍左右.但管内压力损失随着多孔材料厚度e的增加或Da数的减小而急剧增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采用部分填充多孔材料,文中建议最佳的多孔材料厚度e取O.6左右,此时换热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强化,而且压力损失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8.
A method of contrast enhancement of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images based on least squares fitting and histogram matching is presented. Several different functions are adopted as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 of the gray levels to fit the normalized histogram of an OCT image and histogram matching is used to enhance the OCT image automatic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is proved b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69.
孙知渊  李艳秋 《光学学报》2007,27(10):1758-1764
离轴照明和衰减型相移掩模作为重要的分辨力增强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光刻的分辨力,同时还可以改善成像焦深,扩大光刻工艺窗口,实现65~32 nm分辨成像。从频谱的角度分析了离轴照明和衰减型相移掩模对成像系统交叉传递函数和像场空间频率分布的影响,研究这两种技术的物理光学本质,由此进一步优化光学成像系统设计、分辨力增强技术和确定设备使用的参量。对分辨力增强技术的频谱分析研究表明,分辨力增强技术通过调整像场频谱分布,改善了光学光刻的图形质量。对于65 nm密集图形,离轴照明和相移掩模结合后可以使成像衬比度最高达到0.948,工艺窗口在5%曝光范围内焦深达到0.51μm。  相似文献   
170.
 从实验上研究了矩形波导栅慢波系统的色散特性及其耦合装置的驻波系数,用分布加工的方法分别制作了矩形、燕尾形、梯形3种不同槽形的矩形波导栅慢波结构模型和带输入输出结构的矩形波导栅慢波结构实体模型。采用谐振法测量它们的色散特性和驻波系数,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和模拟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