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12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21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31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高功率微波源对前级驱动电源的计算机自动控制要求,设计了一套1 200 kV高功率微波驱动电源监控系统。系统采用多功能数据采集卡控制大功率调压器产生连续可调的工频电压,再经过环氧高压变压器和整流硅堆等转换为直流高压,对储能电容进行充电控制;采用高速数据输入输出卡控制触发系统按时序进行工作;监测计算机通过RS-485串口方式对直流高压、闸流管阳极电压、闸流管对地电流等进行实时状态监测;控制主机通过以太网与中央控制计算机实现通讯,可以单独控制电源工作,也可以通过中央计算机统一协调工作;采用LabVIEW作为软件开发平台,利用图形控件完成整个电源系统的控制监测等功能的设计;为了解决因电磁干扰强而引起的地电位抬高、高压采集不正常等问题,系统的软硬件都融入了可靠性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可靠稳定,实时性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移植性。  相似文献   
72.
In this paper a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is proposed to describe driver behavior at a single-lane urban roundabout. Driver behavior has been considered as heterogeneous and inconsistent. Most traffic papers in the literature just discussed heterogeneous driver behavior, to our best knowledge. Two truncated Gaussian distributions are used to model heterogeneous and inconsistent driver behavior, respectively. The physical meanings of two truncated distributions are indicated. This method may help enhanc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driver behavior at roundabout traffic, and even possibly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oundabout design an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73.
高超声速激波风洞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宗林  俞鸿儒 《力学进展》2009,39(6):766-776
回顾了高超声速激波风洞的研制与发展,并依据高超声速实验研究对地面实验模拟技术的要求,分别介绍了应用轻气体、自由活塞和爆轰驱动技术研制的主要激波风洞的性能、特点和存在问题.重点介绍了爆轰驱动高焓激波风洞的3种主要运行模式:反向、正向爆轰驱动与双爆轰驱动. 根据这些运行模式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应用这些驱动技术产生的高温、高压气源的特点,探讨了不同驱动技术可能影响激波风洞性能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法.目前发展的激波风洞已经能够用于开展马赫数3$\sim$30的高超声速流动的试验模拟研究,但是试验气流的品质还不能满足高超声速科技研究的需求.为了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通过不断改进、完善、提高激波风洞的性能,尽可能复现高超声速飞行条件是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4.
双驱动激波管稀疏波破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志勇  韩肇元 《力学季刊》2000,21(4):427-431
本文介绍了在双驱动激波管中运用稀疏波破膜的技术。在以压缩空气和氮气作实验气体的情形下,实验研究了中间段长度、稀疏波强度及中间段B膜的破膜压力(压差)对第二激波追韩第一激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间段的长短,显著地制约着前后两道激波的间隔;稀疏波强度及中间段B膜的破膜压力对稀疏波破膜时间及第二激小对反射稀疏波的追赶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5.
KDP/DKDP晶体生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降温法,KDP晶体的生长速度一般在1~2 mm/d,DKDP晶体的生长速度甚至更慢,并且晶体的恢复区域较大,利用率低;而采用快速生长法,晶体的生长速度可以提高到20~50 mm/d,并且晶体的恢复区域小,利用率高.本文回顾了KDP/DKDP晶体生长的研究进展.并重点评述了KDP/DKDP晶体快速生长的研究进展,报道了近年来大尺寸、高质量KDP晶体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76.
Cu2O/C60梯度薄膜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功能梯度材料应用前景广阔,特别在ICF研究中,梯度靶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基准靶。以Cu2O和C60为原料,用真空蒸镀法在石英基底上制备了Cu2O/C60梯度薄膜,并用XPS, AFM, 紫外光谱仪对其成份分布、表面形貌、紫外吸收谱进行了测试。测量结果表明,薄膜的组成沿厚度方向呈连续梯度变化,符合梯度功能材料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7.
压力对热声驱动脉管制冷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充气压力对热声压缩机的起振温度等性能的影响 ,着重研究了工作压力对热声驱动脉管制冷机性能的影响。对自行研制的驻波型热声驱动脉管制冷机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在最近的实验中取得了 1 2 0 K的无负荷最低制冷温度 ,达到液化天然气温区。  相似文献   
78.
宋李梅  李桦  杜寰  夏洋 《发光学报》2006,27(5):822-826
提出适用于场发射高压驱动的高低压电平转换电路设计及性能分析。通过模拟,此电路可以在100V的驱动工作电压以及10mA的驱动电流条件下安全工作,最高工作频率可达20MHz。在50pF输出负载下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分别为14,25ns。同时分析了高压CMOS器件与0.8μm标准CMOS工艺兼容过程中的厚栅氧化对于低压器件及高压N管的阈值特性影响。  相似文献   
79.
针对设计的一种场畸变气体开关,研究中间电极材料分别为不锈钢和黄铜条件下的烧蚀特性,结合开关寿命期间静态与触发特性的变化规律,获得决定开关寿命的关键因素,为三电极场畸变气体开关的性能优化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锈钢和黄铜作为中间电极的烧蚀区域以及表面粗糙度均随着放电次数增加而增大,黄铜电极烧蚀较为严重且表面有明显的烧蚀圆斑,不锈钢电极则具有更高的表面粗糙度,阴阳极表面烧蚀存在明显差异,随着放电次数的增加,击穿点向电极边缘区域集中,影响开关的沿面绝缘特性,是导致开关寿命终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0.
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CMP) has become a primary planarization technique requir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 computer hard disk substrate. In CMP, erosive wear, which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we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brasive particles and polished surfaces, can occur when materials are removed by the surface collision of particles which are carried by a fluid medium. A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in which nanoparticles impact on the surface of the nickel-phosphorous (Ni-P) coating plated on the computer hard disk substrate is important to the control and preventing of surface defects during CMP. In this study, a cylindrical liquid jet containing de-ionized water and SiO2 nanoparticles impacts obliquely on the surface of Ni-P coating at a speed of 10 m/s. Microscopic examinations of the impacted surface are performed using a 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etc.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craters and scratches in the surface have taken place after nanoparticle impacts, and crystal grains in nano-scale and an element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can be found in the sub-surface layer of the impacted surf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