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13篇
力学   51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22篇
物理学   2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黄涛  黄朝琴  张建光  姚军 《计算物理》2016,33(6):707-716
在模拟有限差分研究单相非线性流动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到低渗透油藏非达西油水两相流动数值模拟中,以拟线性流动模型对该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详细阐述,建立相应的数值计算格式,并采用IMPES方法对其两相流问题进行求解,通过数值算例验证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42.
基于离散裂缝模型的裂缝性油藏注水开发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裂缝性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存在的问题,基于单裂缝等效的概念,建立离散裂缝模型.对宏观大裂缝进行显式降维处理,在保证高计算效率的同时能够真实地反映裂缝对整个油藏流体流动的影响.详细阐述模型的基本原理,基于Galerkin加权残量法推导有限元数值计算格式,实现二维问题的数值模拟,通过算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以此为基础,分析裂缝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对于裂缝发育程度不高尤其是当油藏中存在数条控制着流体流动方向的大裂缝时,离散裂缝模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3.
叶继根  吴向红 《计算物理》2000,17(5):548-552
提出了一种对压力和饱和度隐式、组分摩尔分数显式的部分隐式组分模型求解方法。该方法所需联立求解的方程组数量少,且兼有全隐式收敛性好的特点。通过与引进软件用相同地质模型、PVT资料对柯克亚X51(3)凝析气藏循环注气进行模拟对比研究,验证了自编的部分隐式组分模型软件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标志着自主版权的组分模型软件已经开始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44.
基于三轴压缩试验的破裂岩损伤演化方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基于三轴试验的弹塑性损伤演化方程建立的方法 ,验证了采用该方法的合理性 ,并依此提出了鲁中冶金矿山公司小官庄铁矿两类破裂岩的弹塑性损伤演化方程 ,该方程参数少、物理意义明确 ,对该类围岩巷道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压敏三重介质油藏压力响应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赵冬梅  姚军  王子胜 《计算物理》2005,22(5):444-448
建立由基岩系统、裂缝系统和溶洞系统组成,并考虑溶洞渗透率随压降的增加呈指数减小的压敏三重介质油藏试井解释模型,采用隐式差分格式对考虑井筒储存和污染效应的情况进行了求解.研究表明:无因次渗透率模数导致压力及压力导数明显增大,窜流系数影响窜流阶段出现的早晚,弹性储容比影响压力导数曲线"凹陷"的宽度和深度,外边界条件的影响则和普通三重介质明显不同,表皮系数主要影响全部压力和压力导数早期的"凸起",而无因次渗透率模数则主要影响压力和压力导数的后期.  相似文献   
46.
双层分形油藏的压力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双层分形油藏不定常径向渗流,给出了广义对流扩散方程组在拉氏空间中的通解,得到了考虑和不考虑井筒存储和表皮效应时的不同内边界条件下的解,讨论了在不考虑井储和表皮效应时的解的特征.  相似文献   
47.
48.
The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laser distribution in the steadily oscillating state are investigated to determine the minimum characteristic of the entropy production. First, the laser Langevin equation for five random variables is treated in the light of the stochastic calculus to deduce the photon-number rate equationn = – C+(n – nc) + [A/(1 + sn)](n–nA), where nn and n4 are the two constants of the fluctuation attributed to the noise forces subject to the usual fluctuation-dissipation theorem, withn 4 < 0 for the inverted atomic population. We then combine the dynamics of the lasing mode with a model open system of the Lebowitz type with two reservoirs for which the entropy production(p) is expressed and made subject to a variational principle: The modified variation scheme, the same as Prigogine's local potential method, is shown to give the exact lasing distributionp as the optimum between two distributions of thermal type with temperatures far from each other.  相似文献   
49.
We present a new apparatus capable of maintaining in-situ conditions pertinent to deep geothermal reservoirs over periods of months while in the same time allowing a variety of continuous petrophysical investigations. Two identical devices have been set up at the GFZ-Potsdam. Lithostatic overburden- and hydrostatic pore pressures of up to 100 and 50 MPa, respectively can be simulated. In addition in-situ temperature requirements of up to 200°C can be met. The use of corrosion resistant parts throughout the pore pressure system allows investigations with highly saline formation fluids. Rock permeability,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s well as compressional- and shear-wave velocities can be measured simultaneously and the pore fluid can be sampled under pressure for further chemical analysis. Scientifically, the usage of the device focuses on risk potentials in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deep geothermal reservoirs. Particularly, the investigations address possible effects of fluid-rock interactions on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a reservoir host rock.  相似文献   
50.
针对复合油藏,建立其球向不稳定渗流的试井分析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解得在变流率生产情形下的储集层压力和井底压力的Laplace空间解;根据微分方程解的相似结构理论,得到在3种外边界条件下内外区的储集层压力的Laplace空间解的相似结构.解的相似结构的获得有利于进一步分析解的内在规律;便于在相应的实际问题中分析参数对于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