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3篇
  免费   403篇
  国内免费   280篇
化学   1165篇
晶体学   33篇
力学   169篇
综合类   92篇
数学   318篇
物理学   134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历经20年,成功开发出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技术,建成3套20万t/a工业生产装置、多套工业装置正在建设中.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技术包括:钛硅分子筛与浆态床集成用于环己酮氨肟化合成环己酮肟;纯硅分子筛与移动床集成用于环己酮肟气相重排;非晶态合金催化剂与磁稳定床集成用于己内酰胺精制.工业实施后,装置投资下降70%、生产成本下降10%、原子利用率由60%提高到90%以上、三废排放是已有技术路线的1/200、无副产物硫酸铵.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技术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践行了绿色化学的理念,是绿色化学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992.
Acknowledging the benefits of hyperbranched polymers and their nanoparticles, herein we report the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sulfonic acid group functionalized hydroxyl-terminated hyperbranched polyester (H30-SO3H)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biomedical application. The H30-SO3H nano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and 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1H NMR). The good hemocompatibility of H30-SO3H nanoparticles was also investigated by coagulation tests, complement activation and platelet activation. The novel glucose biosensor was fabricated by immobilizing the positively charged Au nanoparticles, H30-SO3H nanoparticles and glucose oxidase (GOx) onto the surface of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GCE). It can be applied in whole blood directly, which was based on the good hemocompatibility and antibiofouling property of H30-SO3H nanoparticles. The biosensor had good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 glucose with a wide linear range (0.2–20 mM), a low detection limit 1.2 × 10−5 M in whole blood and good anti-interference property. The develop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will offer a novel platform for application to substance detection in whole blood.  相似文献   
993.
高消光比双通马赫-曾德尔干涉仪梳状滤波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新颖结构的高消光比双通马赫-曾德尔干涉仪梳状滤波器,将常规单通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两个输出端与光隔离器连接,构成一个双通马赫-曾德尔干涉仪梳妆滤波器,对滤波器的输出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数值模拟表明,与常规的单通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相比,在相同参量的情况下该双通马赫-曾德尔干涉仪梳妆滤器的消光比得到了大大改善,消光比的提高取决于干涉仪的臂长差,当干涉仪的臂长差为0.7366mm时,消光比提高了20dB。实验结果表明,双通马赫-曾德尔干涉仪梳妆滤器的消光比为25.8dB,消光比提高了13dB。  相似文献   
994.
采用溶胶 凝胶自燃烧法制备了纳米尺度的锌钴铁氧体Zn0 6 CoxFe2 4 -xO4 (x =0— 0 30 )粉体 ,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热处理 ,利用x射线衍射仪 (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 (VSM)对其物相结构和磁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 ,锌钴铁氧体Zn0 6 Co0 1 5Fe2 2 5O4 在 5 5 0— 80 0℃温度区间出现α Fe2 O3过渡相 ,在高于 80 0℃温度时生成单一尖晶石相锌钴铁氧体 ;随钴含量的增加 ,Zn0 6 CoxFe2 4 -xO4 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先增后减 ,x =0 0 75— 0 1 5比饱和磁化强度较高 ;Zn0 6 CoxFe2 4 -xO4 在 1 30 0℃时x =0 0 75的矫顽力为 4 75 2 0A m ,x≥ 0 1 5时矫顽力在 1 2 0 0℃附近随温度缓慢上升 ,在 1 2 0 0— 1 30 0℃之间为平台状态 ,并且随钴含量的增加 ,矫顽力略有升高 .在x =0 1 0附近 ,可同时获得较高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和较高的矫顽力  相似文献   
995.
基于体全息技术的波分解复用(WDM)器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小怀 《应用光学》2006,27(4):350-354
为了寻求更高质量和密集度的WDM器件,对体全息技术制作WDM器件的新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耦合波理论讨论了光折变多重体全息光栅作为波长滤波器实现波长解复用的基本原理。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了最大衍射效率、最佳写入光强比与耦合强度大小的关系表达式。考虑有效电光系数和空间电荷场随写入光路几何组态的变化关系,以及各信道衍射光波长、衍射角等因素对曝光时序的影响,利用递推法推导出更为精确的曝光时序。采用高亮度溴钨灯代替价格昂贵的大功率可调谐激光器作为波长解复用光源,设计出基于体全息技术的16通道波分解复用器的实验方案。理论分析表明,该器件可将波长相隔0.8nm的谱线分开约1.0mm,这有助于实现密集波长的解复用。  相似文献   
996.
基于Gibbs抽样的随机前沿面半参数模型的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忠诚 《数学杂志》2006,26(4):423-426
本文对文献[1]提出的随机前沿面半参数模型的参数估计作了进一步研究,利用基于Gibbs抽样的技术,成功构造出了随机前沿面半参数模型的参数估计,并给出了生产技术有效性测算的方法及其证明,提高了随机前沿面半参数模型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国产光学设备棱镜高效制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棱镜制造技术采用刚性胶盘、靠体翻转加工和配以若干类特种粘接胶,在国产设备组成的高效生产线上一次性完成调整铣磨、高速精磨和高速抛光的全部加工。经过六年的实际生产检验,这项技术是成功的,经济效益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998.
Prion diseases are currently in the spotlight. Among them, the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in humans, scrapie in sheep, and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or mad cow disease, are most commonly known. The term “spongiform” refers to the characteristic appearance of the lesions found in affected brains. It is likely that prion diseases originate from a causative agent that replicates independently of nucleic acids. Current research assumes that a structural isoform of prion protein, the scrapie form PrPSc, is the responsible pathogen.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but not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the isoform differs from that of the normal cellular isoform, PrPc. According to a widely accepted hypothesis, the normal isoform of the protein is converted by an autocatalytic process into the scrapie form upon contact with the latter. This hypothesis has not yet been proven. However, considerabl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last few years, which might provide answers to many open questions about prion diseases, the subject of this review.  相似文献   
999.
简要地回顾了分离技术的历史情况。提出了若干分离技术的前沿研究领域。应该从建立分离方法的最根本要素——待分离组分的不同分子性质和分子结构——出发,探求和创造新的分离技术。  相似文献   
1000.
电流变液中悬浮颗粒的体积与形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偶极近似 ,运用电极化方法 ,定量研究了电流变液中悬浮颗粒在外电场作用下其体积和形状的变化 ,并计算了其体积和形状的相对变化率 .研究结果表明 :悬浮颗粒的体积和形状的相对变化率均与电场强度的平方成正比 ,并与ER本身的性质有关 .一般情况下 ,颗粒的体积和形状的相对变化率分别为 8.4 %和 12 .5 % ,对总体积变化率的贡献为 1.6 8% .这种变化对于ER系统的电涨和电热都作出了贡献 ,仅当将颗粒当作刚性球时 ,其自由能才与电场强度的平方成正比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